可能是互联网的普及,读书忽然成了很高大上的事情,书香社会、全民阅读、城市书房……大家忙得不亦乐乎。
虽然很多人没有读过《论语》,但是对其开篇“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当耳熟能详。个人理解是随时随地地学习,如有所得,则会产生一种心理上的愉悦。
当然,孔夫子说的“学”并非单单是读书,是我理解得狭隘了。
在我看来,读书,纯属个人的私事。
至于为什么要读书,我还真没认真思考过。周恩来总理说“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宋朝皇帝赵恒说“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好像对我都不是答案。
曾记着看过这样一句话:“读书不是一种追求,而是一种生活习惯和方式。”确实,自从工作以后,读书对我已经脱去了功利性外衣,就像每天喝水吃饭睡觉一样,变成了一种生活习惯。
既然不再功利,读书则是件很轻松的事儿。所读图书好像也没有什么固定的范围,以政治、军事、历史、文化、哲学、国学为主,文学也有涉猎,当然还有专业书。我读书不是特别专一,经常是客厅放一本,卧室放一本,书房放一本,到了哪个房间,抓起来随便读几页、十几页或几十页……
读书,使我有更开阔的视野,学会谦卑,懂得感恩,用多元和包容的心胸,去审视和丈量世界,对待身边的每个人和每件事。
借用一句“好读书,读好书,读书好”的时髦语言,祝贺烟台大学阅心空间成立一周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