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年回老家,看到人家有一盆花挺好,五六对叶子,蹿出一根茎,茎上两对红花,花开如火,烈焰跃动,很是惊艳,但又不好意思要。后来跟母亲说了此事,不久母亲就给我挪回了一棵,说是去看老姑从老姑家挪的,叫并蒂莲,一对一对的开。
花开花落,几载过去,那一棵花已经分出了许多盆,也送了别人几株。去年秋天再次分栽后,又把多余的球茎一块埋进了一个泡沫箱里,临近冬天搬到了顶楼和阁楼之间的楼道里,那里没有窗户,正可以御寒,许多花也都摆在了那里。我家住顶楼,阁楼几乎全是我个人的空间,大多数时间我也都在阁楼上。那放花的楼道光线不好,天天上来下去,路过也是匆匆,我是它们的过客,它们也是我的过客。
突然一个清晨,早早地接到了母亲的电话,让我送他们回老家参加我的老姑的葬礼。这个老姑是我爷爷的妹妹,是我父亲的亲姑,享年九十五岁。以往这种老亲戚家的事一般都是父母和叔叔他们去处理,很少和我们这一辈的人说,就像这个老姑,留在我记忆里的事也不多,仅存的也是年少时她来看我爷爷的事。爷爷是农村里传统的那种天天板着脸的倔老头,父辈们都有点怵头,而这个老姑却是始终微笑着的,她来的时候,爷爷的脸也才会舒展开。后来读书、工作,爷爷奶奶去世,老姑不再来,逢年过节父母约了叔叔或者姑姑们去看望她,于是也就少有机会见到老姑。前几年偶尔一次志愿活动,我在一个敬老院见到了老姑,她见人还是那样热情、那样笑着,拉着我的手问我是谁,我说了父亲的名号,过了一会她再问,我再说。她再问的时候,旁边的人员笑着说,你老姑年纪大了,已经迷糊不认人了。据说老人如此也算不错,心无旧事,自无挂念。望着老姑那清瘦的脸庞,当时我的泪水就下来了。后来我去买了些营养品,专门又去看过她一次。再后来,听说病重被接回家了。遗憾的是此后我却再也没有去看她。
出殡这天,雨一直下,哗哗啦啦,不像春天的雨如牛毛,顶多打湿了发梢,倒像秋天的雨密密绵绵,一会儿就会淋透。因了天气等原因,仪式一切从简。来的人在屋子里说话,我的目光透过窗户,停留在院墙后面的一簇并蒂莲上,细长而碧绿的叶子淋了雨,生机盎然,我的并蒂莲大概当年就是从这里移走的吧。它大概不知道这院子的老主人已撒手西去,再无颤颤抖抖的水浇下。活了近一个世纪的老姑就这样走了,佝偻着身子,我印象中她一直是那样弯着腰,记得爷爷晚年也是如此。那个年代子女多,生活的压力大,干活累,没有几个人到老还身板挺直。哎,老姑这一去世,爷爷那一辈的亲戚就都没有了,再晚几辈的亲戚随之渐行渐远,也就几乎不再走动。想着这些,我的泪水难以抑制,心情低落。父母、同去的二叔、小叔他们更是几次抽噎着哭出声来,也许他们想起了我老姑对他们的好,也许联想起了已经逝去三十多年的我的爷爷。
生老病死本是自然规律,人间谁也摆脱不了。这个道理谁都明白,劝慰别人时也都头头是道。可真若摊上家中有人故去,低落的情绪总不会象翻书那样快!
脚步沉重地回家,上楼,走到楼顶往阁楼上拐时,眼前陡然一亮,往日有些暗淡的楼道里此刻却似有星星点点闪烁,原来栽在泡沫箱里的花绽开了几朵。我连忙把这一泡沫箱花搬到露台上,浇上水,让她回到阳光下,自然生长。箱子比一般花盆大,当时种的球茎也多,密密的一大簇叶子间竟然蹿出了七八根绿油油的茎,上面花头攒动,在微风鼓动下,绽放的花头如孩童般跌跌撞撞地扑过来,宛然不忍拒绝。
于是就有机会近距离去看,一根茎上两朵花背对着开放,后面是喇叭状的花筒,前面花瓣外翻,红的如火,跳动着,艳丽的颜色在眼前晃动着,惊心夺目。另两朵初绽的像小年轻的,还在观望,仿佛有些羞涩。四五根茎上都是如此。接下来的几天,晨起后,我都是先来看一眼,浇浇水,观察一番。花次第、接续地开放,多数是两对,也有只有三朵的。
不是叫并蒂莲吗?怎么还有单个的?今天查了一下,才知道这叫并运莲,学名朱顶红。一直以为这就是并蒂莲,也就先入为主,总认为这花一根茎上都是一对一对地开的,而且可能初见时也确实多数如此,后面也未认真考究,一错多年。其实并蒂也吧,并运也吧,都带了些个人的感情色彩,赋予了许多期望,好事成双,花开成对,好运连连,而且红艳艳的,像个泼辣辣、利索索的嫁娘,在一众绿叶的衬托下更有超然脱群的气势,该是招人喜欢的主。而且花瓣厚实,全然不似那种薄如蝉翼、吹弹可破的花瓣,总担心弱不禁风,一个不小心伤了娇嫩的“玻璃心”。那天我把其余几盆朱顶红也都搬出来了,袅娜绿叶之上齐刷刷都是红的花,也颇壮观。
今天晴好,来露台上转一趟,发现朱顶红的花又有盛开的,而且晨光照上去,明暗突现。只是最早开的,花瓣已近枯萎,花蒂处还结了个绿的果,下面球茎上又有茎冒出。据说这朱项红的繁衍,一种是球茎,一种是果实。我的经验,球茎分离出小的种最好,易生根。生命万物,有生有灭,只要有根,就能赓续不断,生生不息。
如今花依然一年一年的红,而人却已不在,想来总有些悲伤。但不能因了一事一时的悲伤、情绪低落而失了希望。看那花长的多么旺盛,红的多么娇艳,想它在楼道的暗地里也会闪出一星火光,燃起一点希望,还是还它一个带“红”的名字,为其正名叫朱顶红吧!以此赏花怀人,顺祝花开红运!
作者简介:耿立新,笔名、微信名孤村,男,山东大学本科毕业,经济学学士,中共党员,山东省淄博市淄川区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