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就有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的名句。项羽作为一个时代的失败者,却能得到无数名人大家的赞赏,这是为什么呢?
项羽也许非常的残暴,乱杀百姓。可是我认为他的心中还是存在“仁”的,至少比鸟尽弓藏,兔死狗烹强。项羽本是楚国大将项燕之后,从小跟叔叔项梁相依为命,既不爱学文也不爱习武。没错,就是不爱习武。兵书也并不愿意读,至于他为什么上战场那么英勇,力气那么大,这就不得而知了。项羽曾与秦始皇有一面之缘,始皇帝的车队那年南巡。经过项羽的老家泗水郡,沿路之上百姓无不拜倒口称万岁,唯独项羽,不但不跪,反而说可以取代始皇帝。话刚说一半,急忙被项梁压了下去。听了这话,项梁认为项羽很有勇气并且有正义感,所以自此心中打下了起义的种子。
公元前208年,各地爆发起义。终于,项梁也压不下心中被秦统治的这口气,带领项羽以及家丁等亲信,在家乡泗水郡起了义。之后项羽所向无敌,收英布,力举千斤鼎。破章邯之后,项梁因为贪功自傲被秦将章邯绝地反杀,死在乱军之中。项羽为了给叔父报仇不顾大局去与章邯拼命,好在项羽勇猛,捉住了章邯,司马欣等名将。项羽不计前嫌,收下了章邯等降将,明明是冲着报仇去的,却把仇人收在麾下,委以重任,足以体现项羽心胸宽广了。
项羽收了章邯后,直抵秦都咸阳,但却比刘邦晚了一步。那时项羽势力庞大,刘邦出于无奈被迫去了汉中称王,寻找机会。此时,项羽拥兵四十万,年仅27岁。楚国这时达到了鼎盛时期,空前般强大。
不弁说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