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而有文,行之将远——我读《王崧舟观课十讲》

写在前面

有人说:“语文是一种我们浸泡在其中的文化环境,它不仅仅存在于课堂上,更像空气一般无时无刻不在我们的生活与学习中。”

作为一名语文老师,我深以为然。那么,如何去发现,去利用语文的这种知识特性呢?这是我这几年语文教学中一直追寻的目标,我深深明白,想要将语文的知识性和文化性真正落在课堂上,不仅需要有扎实的语文知识,还要有终身学习与借鉴的自觉性。

以往听名师讲课,隐隐约约感到受益匪浅,却不知如何精确地汲取其中的营养。读了《王崧舟观课十讲》一书,如山雾由浓重氤氲转而成稀薄的流体逐渐散去,露出了山峰的本来面目,很多东西便在眼前逐渐明朗了。

【阅读收获】

一、语言实践,思维呈现

曾经在传播学中见过一个理论,大概意思可以概括为:“语言和文字是思维的符号与表达”。的确,语言在人的思维发展中所占的地位是不言而喻的。正如王崧舟老师所认为:“语言是思维的外壳,思维是语言的内核。”以往我们过度关注于教材,总认为教材的详尽已经足以让学生体会语文的魅力,提高其语文触感和思维能力。

然而王崧舟老师在第一讲中却提出了别样的观点,那就是:“通过语文要素来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在语言和思维两种事务之间搭建一座桥梁。”

在第一讲观薛法根老师《灰雀》一课中,王崧舟老师从语文要素的特点和学生思维发展的特点入手,认为“语文要素阅读与习作缺一不可,语文要素和人文主题亦是双线并进。”精彩的课文解读,不可或缺的课堂语言,须得在语文要素的建构和运用的过程中得以实现,唯有如此才能使得学生的思维在潜移默化中得到发展的提升。

阅读摘抄:课例观摩《灰雀》

核心目标:应该是帮助学生学会带着问题默读对话,揣摩人物内心的想法,体会列宁对儿童的尊重与呵护。

第一板块:读出语气,发展形象思维。

第二板块:理清顺序,发展概括思维。

第三板块:填补空白,发展推理思维。

第四板块:揣摩心理,发展想象思维。

第五板块:追问意图,发展深度思维。

学生的思考真正触及了文本的核心和灵魂。

教学反映的其实是老师的站位和境界。语文课程要落实立德树人,必须以语文的方式,必须以隐性、自然、融合的方式。

总评:

第一,将语文要素置于语文核心素养这个大背景之下,既着眼于语文局部要素的落实,又着眼于语文整体素养的发展。

第二,思维的发展与提升,必须依托语言实践,在语文要素的建构与运用的过程中得以实现。

第三,要按照学生思维发展的一般心理过程,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

第四,要尽量展露语文要素学习过程中隐含的思维过程。尽可能地以语文的方式来呈现学生的思维过程和结果,可以是口语交际,可以是小练笔,也可以是有感情的朗读。

以语言促思维,须我们老师言之有文,两者才能够相得益彰。第一讲第二部分课例观摩《灰雀》末尾,王崧舟老师指出要“以自然、隐性、融合的方式”反映出“教师的站位和境界”,帮助学生深入性地阅读,体会文本最深处的核心与灵魂。其中我们自身的教学语言的运用到位也是弥足珍贵的。

最终要尽可能地用语文的方式来引导学生的思维,辅以朗读、练笔、增添等形式发展学生各式各样的思维,最终以语文的方式来呈现学习的思维过程和结果。

二、解构情节,直击灵魂

虚构文学是语文学习中相当重要的一部分,以小为例,人生百态,包罗万象。然而,对于小说的语文教学却没有想象得那样简单明晰。有时出场人物繁多,情节顺序万变,人物心理复杂,环境暗示微妙等等这一系列的整合都需要教师的带领与引导。在第四讲,以孙双金老师的《穷人》课堂教学为例。

阅读摘抄:

一、《穷人》所在单元的语文要素:读小说,关注情节、环境,感受人物形象。

二、课例观摩

孙双金老师的课无论是设计还是实施,都非常大气。体现在三方面:

第一,教学板块非常简约,教学有弹性

第二,教师引导非常有智慧,教学有“活”性

第三,学生探究非常充分,教学有灵性。

课堂教学板块:

核心目标:关注情节与环境,聚焦人物的动作、心理与对话,感受穷人的善良品行。

第一个板块:关注故事情节,感受人物心理。

第二个板块:对比环境描写,感受人物性格。

第三个板块:聚焦人物活动,感受人物品行。三个板块分别凸显了小说的三要素。

思考两个问题:

第一个问题:小说情节我们应该教什么?第二个问题:小说情节我们可以怎么教?

(1)明确要素,提供支架

情节包括:开端、发展、高潮、结局。

(2)梳理“开端”,关注“心理”

(3)梳理“发展”,感受“心理”

(4)梳理“高潮”,体会“心理”

(5)梳理“结局”,推测“心理”

(6)总结比较,把握精髓

1.小说情节应该教什么?

第一,小说情节的特征;第二,小说情节的脉络;第三,小说情节的作用。

第一,小说情节的特征:

完整性。开篇交代什么,结局就要回应。

第二,情节之间的因果关系。

第三,情节中的矛盾冲突。

第二,引导学生理清小说情节的脉络。

第一种,线性情节。以《穷人》为例

第二种,倒叙情节。以《少年闰土》为例

第三种,突转情节。以《桥》为例

第三,引导学生体会小说情节的作用:展示人物性格,塑造人物形象。

2.小说情节可以怎么教?

第一,提供概念支架,梳理情节脉络。

第二,例举正反案例,强化情节特征。

第三,采用双线并进的教学结构,让学生体会情节的作用。

总之,第一,要让小说教学立起来,就必须全面完整地理解小说三要素之间的关系。

第二,要让小说教学立起来,我们教师需要建构一个大气的教学格局,在情节演变的过程中,放手让学生“瞻前顾后”,发现纵向的因果关系;“左顾右盼”,觉察横向的相互影响。

最终让学生在自主探究、充分思考、尽情表达中高质量地达成教学目标。

此课,我提炼出了这个观点:解构与整合小说情节是带领学生直击文本灵魂的第一要义,具体落实便是要将小说架起来。将情节架起来,将人物架起来,而并非是呈现在纸张上二维化。这给小说的教学提供了一个上佳的思路。并非是以前干瘪的情节介绍,要素梳理,而是像“支架撬动地球”一般牵一发而动全身。

此阅读非彼阅读,并非天马行空的自由阅读,而是要明确要素,为学生提供一个小说的支架。梳理小说情节的开端、发展、高潮,把握整篇小说的脉络。做一个指路人,使其完整全面地理解小说三要素、小说人物的形象塑造的作用,从而达到一种语文教学的“灵性”。

三、深入故事,激发想象

有哲学家说:“人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的确,人类最伟大的部分之一就在于其思想的无限性。想象力的构建,对于仍处于学校这样的象牙塔中的学生是非常重要的。在第五讲的内容中,我注意到《牛郎织女》这种民间故事的语文教学其中自有独特之处。其中第一部分,创造性复述故事的策略,虞大明老师改变人称的这种做法让我眼前一亮。

阅读摘抄:

一、创造性复述故事的策略

第一,改变体裁。比如把故事变成课本剧。

第二,改变结构。把顺叙变成倒叙。如《牛郎织女》从故事的结局开始讲:每年的七月初七,牛郎织女就会在一座非常特殊的桥上相会,这座桥叫鹊桥。

第三,改变人称。大多数故事采用第三人称,我们可以采用第一人称。如《猎人海力布》用“我”的口吻来讲,如“我”是怎么救下乡亲们,我怎么得到龙王宝石。

第四,刻画人物。复述时加上外貌、动作、神态、语言等。

第五,补充情节。如王母娘娘派天兵去人间查访,情节简单可以展开具体描述。

第六,渲染环境。抓住环境描写的空白点进行创造性复述。

二、课文情节和线索梳理

男耕女织,儿女双全——老牛临死,留下牛皮——王母查访,抓走织女——牛郎追赶,被隔天河——喜鹊搭桥,夫妻相会

三、以讲故事为教学主线的理由与好处

虞大明老师采用讲故事的方式:以讲故事为主线,在讲故事的过程中,引导学生梳理故事的情节线索,理解故事的主要内容,并创造性复述故事。

这样设计的理由和好处:

理由一,这样的教学主线契合了民间故事的文体特征。

理由二,以讲故事作为教学主线,可以提升学生精读课文的能力。

理由三,与这个单元的口语交际吻合。

理由四,可以统整略读课文的各项任务。

此外,王崧舟老师对于此课堂,这种关于激发想象力的评议和总结使我的思维也焕然一新。“将课堂交给学生”,将自身的视角变为故事的视角,将语文学习的主动性把握在学生自己手里,充分发挥想象力,提升自身的参与感,这些都能够很好地让语文课堂“活”起来。

在评《牛郎织女》课堂中,王崧舟老师认为“用讲故事为教学主线,创造性地复述故事”是十分具有魅力的。让学生在老师和教材建构的合理框架下,扮演角色,添加自身的想象,在此过程不仅能够梳理故事的情节,而且还能提升精读课文的能力,此中渗透着民间故事传递的语文知识,也训练了学生形象想象的思维。

四、还原意象,品味意蕴

常阅古人语,诗文以慰心。古诗的教学一向是语文教学重点。中华传统文化千年的精粹与韵味,共同融成了历经时光不朽的一首首古诗。由于时代的局限,文字词语的变迁,古诗词的欣赏与学习变得有些艰难,进一步成为了学生语文学习登堂入室的屏障。
王崧舟老师对于此的理解让人醍醐灌顶。只是背一背“床前明月光”的学生,他们知道为什么吗?这月光之后有着诗人怎样的深思与情感?此月光是否是彼月光?千年前的古人所语和我们有何不同?如我们所见,这些学生无法切身体会到的情感与哲思,作为老师,我们又应该从什么地方入手,带领他们去探求这方天地呢?
拆解意象,品味意蕴。王崧舟老师给了一线老师一个以不变应万变的指南针。在第十讲,如何在还原意象中开掘古诗的文化意蕴,王崧舟老师以《墨梅》课堂为例,首先是还原意象。第一部分说我们自身首先要将这种意象的建构还原,明白文化意蕴是精神层次的最核心部分。于是一步一步,由深入浅带领学生进入诗人的精神世界。第二部分的课文解读也是抽丝剥茧,诗中的梅花是家中实际上的梅,是画中墨笔的梅,亦是自身心中的梅。由感性的认识,上升为该感性所承载的深层意蕴,从语言描述到激发想象,再到升华还原。我们只有通过意象还原,才能带领学生体味到古诗的灵魂。
阅读摘抄:

一、还原意象和文化意蕴

意象是主观和客观的统一,是心象和物象的统一。

为什么古诗教学要抓意象呢?孙绍振先生在《孙绍振谈古典诗歌分析基础:意象篇》中曾指出:面对一个诗歌文本个案,应该从意象开始。在最简单、最平常的意象背后,往往有最为深邃奥秘的情意。

意象是中国古典诗歌的细胞,是最基本的建筑材料。所以,离开意象谈古典诗歌的教学,无疑是缘木求鱼,水中捞月。

文化是有层次的,它至少可以分为三个层次:第一个是物质层次,第二个是制度层次,第三个是精神层次。文化意蕴就属于精神层次,它深刻地影响着我们每个人的生存方式、生活状态和生命质量。文化意蕴是文化最核心的东西,是文化的灵魂。

二、课文解读

《墨梅》实际上藏着三种不同的梅花。

我家洗砚池边树写的是“家中梅”

朵朵花开淡墨痕写的是“画中梅”

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写的是“心中梅”。——清气既在传递一种道德品格——冰清玉洁,光明磊落,也在表达一种高尚气节。清明旷达,坚守节操。

三、课例观摩

第一个板块:整体感知,梳理《墨梅》这首诗的内容,即三种不同的梅花。

第二个板块:分类品读,还原意象。品读每一种梅花,并通过还原其关键意象,让学生体悟到意象所承载的文化意蕴。

第三板块:整体回归,升华意象。诗格是人格,人格是诗格;王冕是墨梅,墨梅是王冕。这样的写法是托物言志。

核心板块:分类品读,还原意象。

第一个环节:引经据典,品读“家中梅”;

第二个环节:知人论世,品读“画中梅”

第三个环节:互文参照,品读“心中梅”

1.引经据典,品读“家中梅”

第一步,还原常态,发现矛盾。一般人把梅花种在庭院或者花圃,为什么王冕要把梅花种在洗砚池边呢?

第二步,引导猜想,激发期待。

让学生猜为什么要把梅花种在那儿。这也是在制造一种悬念。

第三步,提供典故,揭示意蕴。

第四步,想象情境,体悟意蕴。在课堂上将洗砚池拟人化,创设了一个洗砚池和王冕对话的情境。

2.知人论世,品读“画中梅”(关键意象:淡墨痕)

第一步,还原常态,发现矛盾。大多数人画梅花,要么把它画成红色,要么把它画成白色,为什么王冕的是淡墨色?

第二步,引导猜想,激发期待。

第三步,知人论世,了解意蕴。通过历史文献资料,聚焦王冕五次“拒绝”,进而体会其人生的追求与信仰。

第四步,联结意象,把握意蕴。把淡墨痕和品格联结起来。

这一环节的还原策略为“背景还原”。知人论世,了解王冕当时所处的环境及具体生活状况,以及他在生活中所表现出来的态度。

3.互文参照,品读“心中梅”

第一步,还原常态,发现矛盾。很多人都写香气,王冕写的却是清气?为什么?

第二步,提供支架,比较异同。为学生提供了思考支架(四道填空题)以小组为单位阅读,讨论。

第三步,联结意象,复现意蕴。

第四步,互文参照,升华意蕴。

这种意象还原策略称为“类比还原”。拿清气和香气对比。

总之,古诗教学的关键就在于意象的多角度、多层次还原,我们只有通过意象还原,才能引导学生触及古诗的灵魂——文化意蕴。

五、策略阅读,知识多元

最后是策略性阅读的解读。都说天降神童少,后天努力更为重要,蒋军晶老师的策略阅读就是将语文阅读方式化的一项绝佳途径。“不是每个孩子都是天生喜欢语文,喜爱读书,并且,每个孩子的阅读能力也是有较大差异的。”故而,正面的示范与预测,是带领学生爱上阅读,体味语文的一大法宝。本书中,两位老师详细地解释了什么是策略,什么是预测,如何帮助学生学会预测、推论,理清线索、依据,教给他们阅读的策略,启动他们的先备知识,获得知识的多元化的方法,让人如沐春风。

在该书中,王崧舟老师针对不同的文体,进行了细致的评课讲课,将这种最高的语言规则用多种形式展示出来。散文、小说、古诗词,这些文体形式虽然不同,但共同代表的都是伴随着我们一生的母语与母语文化,是传承民族精神的纽带之一。

语文对于学生的价值塑造是影响巨大的。孔子曾经说过:“言之无文,行而不远。”本意是说语言需要文采来修饰,否则流传不远。对于语文教学来说同样如此,怎么样将自身内化的知识用语言准确地表达出来,怎么设计语言的艺术和形式,让我们引领学生走进知识殿堂,怎样将语言和思维合二为一,都是作为一名一线教师终身学习的目标。

致精微,尽广大,孜孜以行,教学相长。语言与文字的力量能够慰人心灵,催人向上。作为一名教师,能够带学生欣赏语文之美,体味这种文化的韵味,品读千年文字的精华,也是人生一大幸事!

赞(0)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帕布莉卡 » 言而有文,行之将远——我读《王崧舟观课十讲》
分享到: 更多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