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内容:
文本解读的核心策略二:分析矛盾
首先,提炼矛盾
其次,比较矛盾
最后,还原矛盾(想象文本没有写什么)
发现矛盾,还原矛盾才能让我们抵达文本的精髓。
NO.01
还原矛盾
以四年级上册第9课《题西林壁》为例
题西林壁
【宋】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1.可能会写一写庐山的水
如《望庐山瀑布》
日照香炉生紫烟(庐山的雾)
遥看瀑布挂前川(挂:化动为静)
飞流直下三千尺(气势磅礴)
疑是银河落九天(绝妙的联想)
2.可能会写一写庐山的峰
《登庐山五老峰》李白
庐山东南五老峰(点出位置,抬头仰望)
青天削出金芙蓉(抬头仰望,芙蓉为荷花)
九江秀色可揽结(登上五老峰)
吾将此地巢云松(希望安家在云松之间)
3.可能会写一写庐山的云
《湖上望庐山》唐.孙鲂
辍棹南湖首重回,(坐船回头)
笑青吟翠向崔嵬。(青翠的山色吸引人)
天应不许人全见,(云雾缭绕)
长把云藏一半来。(云雾很浓)
三首都是写景。
NO.02
问:
《题西林壁》是否在写景呢?
横看成岭侧成峰,
远近高低各不同。
这两句是否是写景?
写景状物必须抓住特征写出特色。这是否写出了庐山的特色呢?不知如何判断?
我们举例把这句诗用在形容泰山可以吗?
(完全可以)
爬黄山可以用此句诗吗?爬昆仑山同样可以用。
矛盾:此两句诗写出了庐山的特色了吗?很显然没有。
不识庐山真面目,
只缘身在此山中。
还原矛盾:苏轼既没有写水、峰、云,那《题西林壁》究竟在写什么?
NO.03
知人论世解《题西林壁》
孟子提出了: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
(颂他的诗,读他的书,不知其人,可以吗?我们必须要了解他的社会时代背景,才能够进一步颂他的诗,读他的书。)
《题西林壁》之论其世:
《题西林壁》写于宋神宗元丰七年(公元1084年)。那年,苏轼47岁,由黄州贬所改迁汝州团练副使。改迁途中,经过江西九江,苏轼顺道游了庐山。游庐山期间,苏轼写了十多首诗,《题西林壁》是其中的最后一首诗也是最出名的一首诗。
一首好诗必须有外缘和内因
第一个缘:身在庐山
第二个缘:特殊经历(乌台诗案)差点丢了性命
写这首诗有点人生迷茫。
第三个缘:特殊政治(王安石变法)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兼听则明
第四个缘:西林禅寺
拓展:禅宗修行的三种境界:
见山是山,见水是水;
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
见山还是山,见水还是水。
此诗的禅:
1.真面目:来源慧能《坛经》不思善,不思恶,正与么时,哪个是明上座本来面目?
2.身:佛法最大的是破执。破除身执。
因此,苏轼写的这首诗是:风景场、人生场、文化场三场之中。
特殊经历和特殊政治是人生场,所处的庐山看到的各种山形是风景场,在西林禅寺所处的是文化场。
这种生活态度,不是儒家悲天悯人的入世情怀,而是近于“曾点之意”;也不是道家“知其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的处世态度,而是近于旷达自适的认真态度:更不是遁入空门杜绝世俗的修炼态度,而是近于入世悟禅机的平常心。
阮延俊著:《苏轼的人生境界及其文化底蕴》,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14年,第21页。
最后揭晓答案:《题西林壁》写的是苏轼的人生感悟和内在心灵,写的不是景,写的是物,写的是形。
总之,不知古人之世,不可妄论古人之文辞也:知其世,不知古人之身处,亦不可遽论其文也。
正如孙绍振先生在《月迷津渡一古典诗词个案围观分析》一书中说的:“作品毕竟是作者的作品,作者的精神风格和艺术追求,不可能不在作品中留下足以让读者解密的蛛丝马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