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呼吸:重新掌握天生本能
帕特里克·麦基翁
32个想法
◆ 前言
>> 目前的研究已经证明,限制卡路里的摄取可以延长寿命。实际上,氧气也是一种营养元素,只是被人们经常性地忽略了。正如摄取过多的卡路里会有害身体的新陈代谢,摄入过多的氧气也会对身体组织产生不利影响。氧气在体内分解时会产生自由基,自由基过多会破坏细胞膜的脂肪,损害蛋白质和DNA,也就是说,只要呼吸,体内就会产生不同程度的自由基。通过呼吸训练,保证身体摄取适当水平的氧气,就可以抑制自由基的大量产生,最大限度地降低对身体的伤害。
◆ 导语 少花力气多做事
>> 简单地说,减肥就是身体燃烧的卡路里要大于摄取的卡路里,而呼吸能直接影响这个过程。最主要的问题是,不是吃多少,而是呼吸多少能够让代谢率恢复正常。
>> 要牢记正确呼吸是用鼻子,而不是用嘴——这是扭转换气过度情况的第一道关卡。
◆ 第2章 你有多健康——体内氧气水平测试(BOLT)
>> 一定要记住,呼吸的目的是为了排放多余的二氧化碳,而不是排放得越多越好。
◆ 第3章 鼻子用来呼吸,嘴用来吃饭
>> · 用鼻子轻轻地吸气,再用鼻子轻轻地呼气。· 用手指捏住鼻子,屏息。· 屏息状态能走多少步就走多少步,以产生中等到强烈程度的空气渴求,但不能超过承受范围。· 重新开始呼吸时也要用鼻子呼吸,并尽快恢复到正常呼吸状态。· 重新开始呼吸后,第一次呼吸可能会比平常幅度大,但第二次、第三次呼吸要加以控制,尽可能快速恢复到正常呼吸。· 应该在2~3次呼吸后恢复到正常呼吸,如果呼吸比平时重且不平稳,说明屏息时间太长。· 1~2分钟后,重复上述屏息练习。· 为了增加屏息时间,请做好开头几步,再逐渐增加行走步数。· 重复这个练习6次,要达到相当强烈的空气渴求状态。
>> 做这个训练有助于消除鼻塞,即便是感冒状态,此练习对缓解鼻塞也有效。屏息训练的效果减弱之后,鼻塞症状可能还会出现,但只要反复训练,逐渐增加屏息状态下的行走步数,症状就会得到持续改善。
◆ 第6章 自然(合法)提高竞技优势的方法
>> 有氧运动可以提高耐力,运动时给身体输送足够的氧气,可以长时间坚持训练;无氧运动是以锻炼肌肉力量或速度为目的,争取短时间内提高运动状态。
◆ 第7章 在低海拔地区进行高海拔训练
>> 最理想的程度是屏息结束后,2~3次呼吸就能恢复到正常呼吸状态;如果回不到正常呼吸状态,就说明屏息过度了。
>> 如果屏息能走80步,那么鼻塞、咳嗽、气喘、运动诱发性哮喘等一切症状都将消失殆尽。
◆ 第8章 通过鼻呼吸提高专注力
>> 1974年,穆罕默德·阿里(Muhammad Ali)对阵乔治·福尔曼(George Foreman)的比赛堪称20世纪最伟大的比赛之一。因这场赛事在非洲扎伊尔举办,故也被称为“非洲丛林之战”。当时,福尔曼是无败绩的现任冠军,挑战者阿里是过了高峰期的前冠军。比赛组织者是著名拳击经纪人唐·金(Don King),赛事由扎伊尔总统赞助,并许诺给冠军大笔奖金。赛前没有人看好阿里。福尔曼年轻、体格魁梧,被公认是当时拳击界的最强者,那时,福尔曼所有的对手没过三轮就会被他打倒。但是,阿里除了体力和速度之外,还有一个武器——心理战术。比赛开始阶段,阿里故意靠近围绳让对方出拳,用手臂做防守,让对方打出无效的拳来拖累和消耗体力。到了第7局,阿里就挑逗福尔曼:“你不是号称有重拳吗?就这水平吗,乔治?”到了第8局,阿里瞅准时机出手,先击出强有力的左勾拳,然后接着右直拳,疲惫不堪又心烦意乱的福尔曼颓然倒地,计数时虽勉强站了起来,但裁判终止了比赛。阿里运用心理战术一击获胜。几乎没有人能预测到这样的结局。比赛的时候,福尔曼的实力强于阿里,阿里用奇妙的心理战术挑逗福尔曼,让福尔曼分心出错,情绪失控。阿里趁福尔曼心浮气躁又恍惚之际,重创福尔曼将其打倒在地。把对手从心流状态中拉出来,阿里开创了自己的拳王历史。让对手分心无法专注,也许就这一点,有时候就能戏剧般地改变局面。体育比赛的胜负比起技能、体力和耐力,更多的是心理方面的作用。
>> 契克森米哈赖说,心流就是“完全投入某个活动中,只为了这个活动而动的状态……完全失去自我意识,时间飞逝,所有的行为、动作、意念像行云流水般倾泻而出,就如同爵士乐演奏的即兴表演。自己完全沉浸在活动中,尽情挥洒能力”。这种心理状态被称为“心流”或“注重当下”。
>> 心流是注意力极端集中的状态,完全沉浸于当下。进入心流状态,自己和自己所做事情之间的界限消失,正如玩游戏的人与游戏本身完全融为一体,自我消失,意识也消失,直觉和本能主导一切,不假思索地、自动地做正确的反应。大家都有过进入心流状态的体验吧。有时埋头于运动、写作、绘画、音乐、演戏等创造性的活动,不知不觉中几个小时就过去了,舞者和舞蹈融为一体,画家和画融为一体,跑者和赛跑融为一体。武术世界中武术家经过长年的训练,动作烂熟于心:动作不断重复,脑中积累信息,肌肉记住动作,最终不用思考身体也能自然行动。也就是说,身体记住了动作,这个时候思维不用做任何事情,让身体自己行动就是了。激烈快速的比赛中,没有时间思考判断,思考反而成为障碍。巅峰状态的运动员是不思考的,单凭直觉行动,凭肌肉的记忆自然行动,100%集中在当下的活动中。心流状态中的人不用想什么,直觉统率一切,身体自然进行正确的行动。在1988年的摩纳哥国际赛车大奖赛上,艾尔顿·塞纳(Ayrton Senna)轻松地领先于他的竞争对手,其中包括一名驾驶一辆类似赛车的队友。回顾比赛过程,塞纳描述了他是如何在没有意识的情况下做到这一点的:本能引导着他,他感觉赛道已经变成了一条隧道,不管他开得多快,总是有更多的空间任他驰骋。
>> 心流就是什么也不用考虑便自然进行的状态。当心沉静下来、思绪不再纷飞,就可以沉浸在活动之中,排除多余的杂念,集中注意力的能力是达成某种目的不可或缺的素质。考虑过多就会失去专注力,无法全神贯注地完成手头的工作。
>> 如果沉迷于上网或游戏,就会远离现实世界,抑制社交互动和心理活动的增加。而大脑过度活跃,生产效率、注意力都会下降;再加上社会生活的压力增加,容易出现抑郁的状况。这些都是引发精神疾病的重要因素,会降低整体的生活质量。
>> 不管是什么运动,想要靠直觉进行都需要进入心流状态,自然做出正确的动作,运动员和比赛融为一体。电影《巴格·万斯传奇》(The Legend of Bagger)中,高尔夫名教练说,完美的挥杆动作是“和过去、现在、未来所有的一切融为一体”。要到达这种境界,需仅凭直觉行动,也有必要掌握让内心平静下来的方法。凭直觉行动,不是学来的,而是体验来的。那些给世界带来巨大改变的人,都能凭直觉行动,有的人不用训练,天生具备,有的人则需要后天训练,已故的史蒂夫·乔布斯就是凭直觉行动的典型代表人物。乔布斯在接受传记作家沃尔特·艾萨克森(Walter Isaacson)采访时说,不像西方依靠理性的分析那样,印度人更多是凭着直觉做决定。乔布斯相信直觉力比起西方世界推崇的理性思维更为强大,这个梦想家把逻辑放在一边,凭直觉做判断,正是这种直觉和创造力,iPhone、iPad和Mac等产品才应运而生。
>> 大脑中负责控制恐惧的区域缩小了。无论是战争、商业、体育或是家庭生活,宁静、沉着又专注的心境均能表现出优秀的判断力。要想在高压下选择正确的行动,维持全神贯注的心力是不可或缺的。
>> 让人分心的想法通常是消极的和不理性的,往往是无意识的,以至于自己都觉察不到。这种思考方式会让人紧张,消耗精力,分散注意力。爱尔兰作家奥斯卡·王尔德(Oscar Wildel)曾说过:“思考是世界上最不健康的事情,人们死于这种疾病,就像他们死于其他任何疾病一样。”
>> 停止思考的时间长短取决于控制自己内心活动的能力,不用费劲就可以长时间不起念的人,专注力更高。
>> 首先,意识到自己脑海里有着万千思绪,才能从繁忙的头脑风暴里逃脱出来,进而控制思绪。
>> 如果你坚持观察自己的想法和它们对你身体的影响,浪费在无益的事情上的精力将会越来越少,头脑清晰、身体放松、人生更有劲头,然后会对发生在身边的事情更敏感。
>> 跳跃性思维来自充满活力、富有创造力和高品质的生命状态,拥有专注的心境可能是人生中最重要的财富,无关职业或生活方式。
>> 走在回家的路上,我的思绪好像被放在了一边,把全部注意力集中在自身周围的景色、声音和气味上,虽然都柏林的格拉夫顿大街我走过很多次,但在那一刻我开始明白自己从来没有真正“去”过那里。之前我的注意力完全被脑子里的各种杂念所困,从街头走到街尾,无法记住街上的任何东西。当所有的注意力都囿于脑海里翻腾不休的各式想法与念头时,你根本注意不到身边的人和事物,只是活在自己的世界里。
>> 通过彻底地减少那些无益的想法,我的大脑现在可以自由地专注于我选择的任何事情。
>> 我通过冥想掌握了三种简单的技巧。正是依靠这些技巧,我的人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三点分别是“轻呼吸”“和身体融为一体”“专注于‘此刻、当下’”。
>> 呼吸是人类与生俱来的一种生理活动,是联结心灵和身体之间的桥梁。为了在任何类型的体育比赛中进入心流状态,身体和头脑必须融合在一起,这样才能与比赛合二为一。感受一呼一吸有四个要点:鼻孔内部、喉咙内部、胸部动作、腹部动作。每个人专注的点会有所不同,通过练习可以找到自己最容易专注的那个点。
>> 冥想的时候选择一个不被打扰的场所,上身坐直,闭上眼睛,开始关注呼吸。积累了丰富经验后,你可以在任何场合、任何状况中,做到专注呼吸,对身体进行内观。首先,一只手放在胸部,一只手放在腹部——就放到肚脐上部。感受一下空气从鼻子吸进来,再通过鼻孔流到喉咙,观察吸入空气的位置,是吸到胸部还是吸到腹部?每次呼吸时,是能感受到胸部的起伏,还是能感受到腹部的轻微起伏?这时,不需要改变你的呼吸,只观察就可以。
>> 然后,边观察呼吸边让身体放松,在心里,悄悄地对着胸部和腹部肌肉说:“放松吧。”感受到身体柔软下来后,轻轻地放慢呼吸。这个时候要注意是否出现呼吸肌紧张而限制呼吸的状况,要放任身体回归自然状态。
>> 练习的目标是把呼吸降低到轻度或中度的缺氧状态:能明显感觉到身体对空气的渴求,但不至于急迫的程度,如果出现腹部肌肉痉挛或呼吸节奏紊乱的情况,就是屏息过度,停止训练15秒,等呼吸恢复正常后再继续练习。这个呼吸训练需要持续10分钟。
>> 制造轻度缺氧状态的练习,有助于减缓大脑的活跃度。因为是做专注呼吸的练习,所以感受屏息痛苦是最好的方式。轻呼吸的另一个好处是促进身体放松,这之后口腔唾液的分泌会增加。
>> 我刚开始用轻呼吸的方式进行冥想练习时,经常被各种杂念打扰,这是不可避免的正常现象。事实上,一开始你应该允许有杂念,经过不断练习,杂念会越来越少,每个杂念之间的静寂时间也会越来越长,人越来越祥和喜悦,洞察力也愈发敏锐。
>> 首先,闭上眼睛,把注意力放在一只手上,用心去感受它。你或许能感受到弥漫在手周围的空气温度,或许可以感受体内的细微变化。让这些感受保持一会儿,静静地观察它们,当你能感受到手内部的细微变化时,把这种感受扩展到手臂。现在,同时感受手和手臂两部分,这时不要分析、不要思考,只感受即可。接下来,把注意力集中在你的胸部,内观1分钟左右。这时,你或许能感受到紧贴皮肤的衣服面料,或者你能感受到胸部散发出的热量;1分钟后移向胃部,感受那里的紧张度。如果胃部紧张,想象它慢慢放松;再感受腹部周围的区域随着紧张的消失而慢慢变软。你的思维越活跃,胃就会越容易紧张。用你的想象力放松这个区域,让紧张感消失。现在来感受双手、双臂、胸部、腹部的能量场。把注意力集中在这些地方,只要专注于身体,而不是脑子里,烦乱的思维活动就能逐渐消退,保持专注力在身体内部。稍加练习,你就能保持专注于身体任何部位的感受。而能够把专注力分散到体内任何地方,在训练和比赛中是特别有用的技巧,如果学会了这个技巧,就可以在需要的时候随时进入心流状态。
>> 专注于“此刻、当下”的简单方法就是和周围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