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文提到黑牢囚禁的黑田官兵卫以谜语的方式提示城主荒木村重破案,其实也是引导他走上一条不归路以达到官兵卫的复仇目的--从历史上抹杀村重。
在第二案中,村重手下勇猛的两个派系发生了争执,因在一场与织田军的战斗中取的胜利,双方各拿出一个面目全非的首级摆在桌上,都认为自己夺得了敌方将领的首级。因此,如果村重不能终结这场无谓的争执,势必引起军心动摇。
于是村重再次潜入地牢请教官兵卫。官兵卫听了情况描述之后,提出了一个令村重意想不到的问题:虽然你方士气高涨,但这场战斗好像织田方过于不济,大人不觉得这次战斗顺利的有些违和吗?
确实,这也是村重心中没底的原因之一。在思考了整宿之后,村重叫来家臣,宣布他的调查结果:这两个失去面部特征的首级都不是敌方将领,因为目标早在战斗开始就被村重本人有意无意之间射出的箭矢命中(他是神射手这点前文有暗示),因此敌方阵营才会大乱让村重方有机可乘,大获全胜。此种推理让家臣无话可说,至少表面上心服口服,目的打成。
第三案可以说是这本书的转折点,因为村重认怂了。
他请一位高僧作为使者,将自己愿意投降的信息传达给了织田的重臣明智光秀。明智光秀希望村重献出那个价值连城的茶碗以表诚意。因此,村重挣扎一番做出取舍,将宝物和投降密信交给僧人送出去。
对于村重而言,投降也是无奈之举,因为他和织田信长一样,统治地位都是名不正言不顺。如果拖的太久,信长肯定不会接受他的投降。
谁知,第二天传来了那位高僧的死讯。茶碗不翼而飞,然而那份缝补在衣领的密信还在。
村重推断这应该是内部人所为。这位高僧身手了得,护卫都没来得及拔刀就被杀,这样的高手基本不可能出现,更合理的解释是守卫和僧人都相熟的人所为。缩小了范围后,村重排除了知情的老婆千代保和心腹后凶手就呼之欲出了。
于是村重再次召集家臣指认了凶手,作案手法是先拜访僧人趁其不备将僧人杀害,然后换上僧人的服装迷惑杀死了守卫。结果这个凶手狂傲的来到舞台中央讽刺村重,突然当场被雷劈死,包裹着的茶碗安然无恙。村重查看现场发现可疑点:即使凶手不备雷劈死也是必死无疑,因为现场存有火药弹片,至于是谁做的好事就值得仔细推敲一番。
村重这一推敲发现细思极恐,发射炮弹的凶手可能是在暗示:“佛罚”的对象不是僧人而是他村重。他也明白家臣们之所以劝他:只要毛利成功牵制秀吉,信长就不会坐视不管肯定会支援秀吉。那么村重就可以在后方追击信长,夺下信长的城池,我方有胜算云云。家臣可能已经达成协议,无论胜败,只要把村重交出去就可以有恃无恐,除了失去领袖没啥损失。
村重曾经为这枚没有经过妻子批准的炮弹是哪来的而困扰,这次他越过了藩篱直达目标,他问妻子:幕后指使就是你吧,千代保?
千代保很坦然的承认了,理由是她要策划一系列的“佛罚”来安抚百姓。自念的死也是出自她的安排,甚至她都事先和自念沟通过,答应要给他一个痛快。她认为百姓有比死更害怕的东西,那就是死后不能到达极乐,死也不能解脱才是百姓最怕的事。
事已至此,村重也不想处理他的妻子,而是来到黑牢请教官兵卫脱困之法。官兵卫建议他带一伙精兵杀出重围,亲自去毛利家请求派兵支援,否则只有当替死鬼的一条路。
这次村重真的逃出了重围,这是历史留下关于他的最后一条记录。而他的夫人千代保则从容赴死,据说当天她穿着美丽的服装,留下一首绝命词(后来还被丰臣秀吉改编作为自己的绝命词:如朝露降临,如朝露逝去,此即吾生;大阪往事犹如梦中梦)后被礫死。
至于官兵卫,被成功救出后损失了一条腿。他在狱中闻自己的幼子松寿丸被信长处死泄愤后悲痛不已。后来他得知其实松寿丸没有死,竹中半兵卫请求秀吉挽救了他的生命,而且是以自己的性命换来的结果。米泽穗信在书中屡次描写村重祈祷时佛祖紧闭双眼,这一描写的暗示我想引用一位读者德坤的话来解读再好不过:人之力,终究可以抵挡乱世吗?至少在本书未曾提及的场所,在压抑的“黑牢城”之外,竹中半兵卫在生命的最后,以人性之光照亮了这个乱世。相比“灯火下的释迦牟尼佛一言不发”,我们终将明白,神佛救不了世人,但普通的凡人,身上却可能会闪耀着神佛般的光芒。
于是官兵卫为后代留下一句家训:
神罚可畏,主君之罚甚于神。主君之罚可畏,臣下百姓之罚甚于主君。其罚难凭祈祷、道歉抵御,是以怠慢臣下百姓之国必亡。因而相较于神佛之罚与主君之罚,臣下万民之罚尤为可畏。
官兵卫遗训广为流传,人称治世之基础,福冈亦颇为光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