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不是挤出来的,是安排出来的》读后感上

这是一本时间管理方面给人以启迪的书。书的开始部分作者振聋发聩提出时间比金钱更重要的观点。理由一方面是现在教人利用时间去赚钱的书很多,而教人用时间去增加幸福感的书却不多;另一方面就是金钱至上的固定思维,紧盯着如何省小钱的习惯让我们在时间上蒙受巨大的损失。因此,我们很多人就是失去了时间的掌控感,才会觉得随着年岁的增长而时间呈“指数”增长的速度逝去。换一句话说,时间本来是一种虚幻的东西,重要的是我们对它的价值换算并因此做出的选择。

我们总是不知不觉陷入时间的陷阱,恨不得把自己的全部时间用来工作和追求梦想。这就是作者所说的“时间的穷人思维”。

作者认为改变的关键就在于选择一种“时间富裕的思维”,认识到拥有快乐时光的秘诀其实很简单:把时间置于金钱之前--一步一步慢慢来。

急于求成往往会让你脱离当下,失去时间的掌控。想要避开时间的陷阱,就要精心安排自由时间,每天用心打造更快乐和有意义的瞬间。

首先,对于打造空余时间方面,作者的建议是:发掘和购买时间。

所谓的发掘时间就是减少纠结决策,比如购物时随心所至,不在关注性价比,而是干脆选贵的或是品牌的那一个,这样不用担心选择是否完全正确的放松心态更有利于享受拥有的东西,从而把注意力天平从金钱上引流到时间的一端。

值得注意的一点是在发掘时间的过程中减少不开心的时间,比如等车的时候可以做自己喜欢的事,比如带本喜欢的书或者平板看漫画听音乐。

购买时间是一种任务外包,如果去实体店和外卖吃的一样,那就可以点外卖节省下半小时的时间。

再如选择住所,如果选择靠近公司,同样的价格你可能会少拥有一两间卧室,但另一方面,我们也要考虑未来五年节省的通勤时间也就是将近一百多天的生命是否值得这两间卧室。

其次,作者开创性的提出了“时间富裕的艺术”。其实也就是教导我们把快节奏的脚步放慢,不妨倡导一种循序渐进的慢生活。那种永不停歇的忙碌实际上反而会破坏我们希望努力达成的目标。

在某些关键时刻索性来个“临时起意”,你会发现天并不会塌下来,你要做的事也不会被别人做了去。比如我看过一个真实故事:《一生里的某一刻》的作者李春有次赶到机场,离飞机起飞还有不到二十分钟的时候,她被一家店的牛肉粉丝吸引了注意力,她那时真的特别想吃一碗粉,于是坐下来忘记一切吃了一碗她此生吃过的最好吃的牛肉粉丝。她吃完发现这趟飞机居然晚点了,她大摇大摆理直气壮的坐上了飞机。

也许,这种“临时起意”,会让你收获一份工作或者一段浪漫经历,进而改变你的生命轨迹。

赞(0)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帕布莉卡 » 《时间不是挤出来的,是安排出来的》读后感上
分享到: 更多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