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B站看到关于一套布拉客版无删减《一千零一夜》的介绍,勾起笔者极大的兴趣。
据介绍,此次推出的版本共有十本,大概收录了比之前世面流通的版本多了将近一倍的内容。
众所周知,这部书属于起源类型的故事书,很大程度上塑造了全球最广大人民的童年,包括耳熟能详的《阿拉丁圣灯》·《辛多巴达历险记》·《阿里巴巴和四十大盗》等故事。不过据说这些积极向上的故事并不是《一千零一夜》的主题,它更多的是一种黑暗现实的表达,当然露骨的内容也更突出。
童年看过一本盗版的《一千零一夜》,封面是宰相的女儿也就是王后在给国王讲故事,正文里这个国家的女性因为国王的残暴基本上都跑光了,最后剩下宰相的两个女儿。大女儿也就是愿意牺牲自己嫁给国王的那位,她立志要用故事的力量唤醒国王的良心,拯救天下的女性。她让妹妹强压恐惧陪着自己,假装想听姐姐讲故事,而且故意第一天没讲完,让妹妹缠着她第二天继续讲。躲在帘子后面偷听的国王也跑出来要求和妹妹一起听。然后就讲了一千零一夜,最后国王也放弃了杀戮,当了王后一辈子的听众。
现在我重温了第一个她讲的故事也觉得太吊人胃口了,国王舍不得杀她也是情理之中。这大概就是可在我们人类骨子里的对故事的渴望吧。
记得那本《人类简史》中,作者赫拉利认为智人伟大的第一项发明就是钻木取火,有了火,人就可以延长自由闲暇的时间,比如在晚上篝火边有了聊八卦的欲望于是发明了语言,那些会编故事的人就成为了领袖,用自己都不一定相信的故事将大家团结在一起,实现了探索和征服的目标。
回想了一下,笔者也曾经看过带有这部书影子的作品,比如文艺复兴时期的[十日谈],薄伽丘曾在一个故事中表达最高级别的讽刺,认为当时宗教如此腐朽都能不倒,或许真的是有神保佑;再如《我的名字叫红》,里面的阿拉伯细密画被描述的神乎其神,最好的画家都要把自己画到失明才会达到至高境界;还有特德姜的《炼金术士之门》,利用古老的方式来讲科幻故事,一个男人发现婚后老婆的房中术特别好,于是到炼金术士那里花钱进入那扇穿越之门,被一伙强盗怀疑偷走宝藏想要灭了他,结果被面纱女郎救了,然后两人发生了关系,她竟是自己未来的老婆,始作俑者竟然是他自己。特德姜以此表达了主题:过去不可改变,只能不断加深对它的理解。
笔者注意到买家的评价基本都是正面的,包括书的纸质和装帧都无可挑剔。不过在序言中发现,有的故事是民间抄写的过程中随意发挥的,有毁三观的可能,因此暂时不打算收藏一套,等出电子版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