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的大数据程式--【易经】

【易经】具有我国古代”万经之王”的称号。很多历史上的著名学者晚年都会不可避免的研究它。如孔子50岁开始勤读易经,以致用来编联竹简的皮绳多次脱断,这就是典故【韦编三绝】的由来。孔子认为学会运用它,可以做到无过错。易经里也有很多个子曰,也就是孔子提供的教程。
这本书堪称古人的大数据程式,仿佛一台超级计算机,只要输入数据,就可以得出结果。比如有人以算卦的方式”算”出了宇宙的开端。也得出了类似于宇宙大爆炸那样的巨变,只是不同的是,易经是一种周而复始的思想。所谓的宇宙诞生伊始的”因”,其实是另一件事物的”果”。也就是说,因果循环可能并不存在开端。这就是为什么90多岁的杨振宁先生参加节目采访时说道他相信有一个创世的”上帝”存在,它可能是物理定律,不应该是一种人格化的”神”的存在。
再来说说我国的古老传说中的–龙。有人说龙是真正的存在过的,不然古人怎么会能想象出这样的东西来。甚至有人认为老子是一条龙,不然怎么会有如此超越人想象的大智慧,而且还能有几百岁的寿命。殊不知老子的智慧很可能也是来自于易经,因为易经的坤卦的智慧思想和老子的以退为进的哲学不谋而合。而且有学者输入数据通过易经测算出老子这个人真实存在,而且见过孔子。可惜历史关于他的记录太少,最早的老子生平记录出自【史记】一篇很短的文章,文中老子是周朝的图书馆守藏令,因为看透世事运行规律骑上一头青牛出函谷关却被关令尹喜扣留。老子无奈留下5000字著作得以出关,随后不知去向。有趣的是后来出土的战国时期的道德经【周店楚简】两种版本都远没有5000字,这个版本甚至司马迁都没见过。因此【道德经】很多是后人发挥添加的。倒是在【庄子】有一段关于老子很有人性一面的记录,那是老子死后,庄子去参加了葬礼,庄子回来对学生说老子不算得道,不然他的亲戚不会哭的那么厉害。得道之人的死是一种蝉蜕和解脱。
回到龙的起源,它是易经乾卦创造出来的图腾,它最初的版本是马首蛇身鹰爪和鱼尾,是一种集水陆空为一体的三栖动物。后来变演化成我们现在的龙形象,因此龙的传人具有很大的意象和象征意义。于是我们就有了那几个关于龙的耳熟能详的成语,飞龙在天,见龙在田,群龙无首。这是易经中理想的社会形态。当一个人顺势而为达到顶峰就是飞龙在天,这时他需要一个见龙在田的人来辅佐他,最后他作为首必须受到权利制约,不然首就会成为恶之源。社会的最高形态应该是群龙无首,演化为任取一个人都可以作为龙首的去中性化形态。只是后来人无法理解这种最高境界,这个词语蕴含的道理不断减损走到了它的反面。这刚好是典型的无极。
最后是它对于我们个人的启示,易经告诉我们君子当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唯有凭借自身的力量冲破束缚才会催生出无穷的力量,然后就要达到与群众很好融合的厚德载物的境界。

参考来源:刘君祖完全破解易经密码

赞(0)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帕布莉卡 » 古人的大数据程式--【易经】
分享到: 更多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