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小传

孔子小传

史飞翔

一、孔子的身世

孔子的远祖是宋国(今河南江苏交界处)的贵族,殷王室的后裔。周武王灭殷后,封殷宗室微子启于宋。由微子经微仲衍、宋公稽、丁公申,四传至泯公共。泯公长子弗父何让国于其弟鲋祀。弗父何为卿。孔子先祖遂由诸侯家转为公卿之家。弗父何之曾孙正考父,连续辅佐宋戴公、武公、宣公,久为上卿,以谦恭著称于世。孔子六祖孔父嘉继任宋大司马。按周礼制,大夫不得祖诸侯,“五世亲尽,别为公侯”,故其后代以孔为氏。后宋太宰华父督作乱,弑宋殇公,杀孔父嘉。其后代避难奔鲁,从此孔氏在陬邑定居,变成了鲁国人。卿位也失,下降为士。

孔子曾祖父防叔曾任鲁防邑宰。祖父伯夏事迹无考。孔子的父亲名纥,字叔梁,是鲁国有名的武士,建立过两次战功。一次是公元前563年,鲁国大将孟孙蔑奉命攻打偪阳城,大军兵临城下,结果却中了空城计。副将堇父率军冲进城内后,敌人便下令放下城门,欲一举歼之。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忽见一壮士挺身而出,用高大的身躯擎起了正在落下的城门。冲进城内的士兵终于撤回。这个武士就是孔子的父亲孔纥。还有一次是在公元前556年,孔纥和其他两个鲁国将领,率领三百武士,击退了齐国的侵扰。孔子的父亲孔纥后来做过陬邑大夫。孔纥先娶妻施氏,生九女。后娶妾王氏,生一男,名孟皮,字伯尼。但孟皮先天跛足,孔纥很是不满意。复娶颜徵在。当时,孔纥已六十六岁,颜徵在不过十五、六岁。不要说当时,就是在今天,他们的结合也是惊世骇俗。

孔子的父母是典型的老夫少妻。一个是魅力四射、年富力强,一个是少女情怀、情窦初开。从优生学的角度讲,这有利于下一代。这里有一点需要补充,那就是孔子在肚子的时候就接受过胎教。据说,只要颜徵在一弹琴,孔子便在腹中踢动。孔子的父母在孔子出生以前曾到尼山祈祷,因为孔子的父亲一心想生个男孩。他在结婚的当天晚上就曾对颜徵在说:“你看,我家就跟个女儿国一样,求求你给我生个儿子吧!”

“天不生仲尼,万古长如夜。”

公元前551年9月22日,孔子诞生于鲁国陬邑尼山坤灵洞(今山东省曲阜市南尼山)。据说,颜氏在生孔子时,朦胧中,仿佛有一只金光灿灿的凤鸟飞进洞内。结果,孔子出生后,果真是百鸟朝圣。

关于孔子的身世,有一种说法说孔子是“野合”而生。这种说法是站不住脚的。孔子父母的结合按照当时的礼制的确是不合乎礼的。事实上,孔子母亲的身份究竟是妻呢,还是妾呢,也是不大容易说清楚的。我个人以为孔子母亲的身份准确地说应该是续妻。因为,孔纥一直把她当作妻来对待。

那么,孔子为什么名丘、字仲尼呢?他的名字又包含着什么意思呢?丘,是孔子的小名。之所以叫丘是因为孔子出生时,头上有个小凹,周围高出来,样子像个小丘,再加之他又是在山丘生的,因此取名丘。仲尼,是孔子的大名,它有两层含义:一,尼山出生;二,排行老二。

据说,孔子小时,聪明伶俐,十分可爱。满周岁时,家中为他举行庆宴,抓周。小孔子先是抓了一件礼器鼎,然后又扑向一把琴。众人见状都纷纷说孔丘将来必是一个礼乐有成的人。抓完周后,颜徵在要把他手中的鼎器取下,结果孔子死死抓住不放。

孔子的早期教育是抓得很好的。母亲抚琴,他侧耳细听。另外颜徵在还教孔子诗。孔子三岁就会背诵《诗经·大雅·文王》:“文王在上,於昭于天。周虽旧邦,其命维新。”

……

然,“天有不测风云,人有祸福旦夕”。

孔子三岁的时候,父亲突然死亡。从此,孔家成为施氏的天下。施氏为人心术不正。她先是因分家产而与妾王氏大打出手,后又将王氏虐待致死。孔子母子也为施氏所不容。孔母颜徵在只好忍气吞声,寄人篱下,待孔子七岁时,颜徵在又携孔子与孟皮移居曲阜阙里,艰难度日。

二、孔子的青少年时代

孔子3岁丧父,长期生活于一个单亲家庭。孔子自己也说自己少时是“贫而贱”。孔子的幼年是孤苦的、悲惨的,孤儿寡母,寄人篱下,遭人白眼。因此说,孔子从小就感受到了世态炎凉、人情冷暖。于是,他养成了谨慎、敏感、善于应付人,遇事善思的性格。一个人早年的经历在很大程度上将影响他的一生。美国科学家甚至这样认为,一个人对世界的认识和看法早在童年时期就已形成,而此后的人生只不过是对早期的修修补补。考察孔子的青少年时代,对于我们研究孔子的人生和思想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孔子7岁时从家乡陬邑迁至曲阜。曲阜,是一块历史文化圣地,早在春秋时就已赫赫有名,因为它是周公的封地,其子伯禽就任,首封鲁君,他带来了大批典籍礼乐,因此说,曲阜是“礼的圣地”。颜徵在来到曲阜为的就是让儿子接受这礼的熏陶。

来到曲阜后,颜徵在变卖了所有的首饰,才购得茅屋两间,勉强居住。从此,颜徵在起早贪黑。养蚕、纺纱、织布、种菜。带着孔子艰难度日。

一天,颜徵在带着孔子去观看鲁君祭祀文王。结果孔子立刻陶醉于那宏大、庄严的祭祀场面。回来后念念不忘,以至于以后经常玩祭祀的游戏,小盘小碗,打躬作揖。

孔子的母亲为了教育儿子,曾托子礼带孔子去王宫观礼乐。后来又提着两只小鸡,带孔子去拜宫廷乐师师襄子学琴。不仅如此,她还花掉所有积蓄带孔子去见曲阜官学校长晏平仲。曲阜官学是国立学校、贵族学校(相当于现在的重点学校),只有贵族子弟才能在此就读。因为孔子是英雄后代,校长就批准他入学。从此,孔子开始读官学。只是这样苦了他母亲颜徵在。她不得不为昂贵的学费而发愁。

公元前537年(鲁昭公五年),孔子日见其长,并已意识到要努力学业习做人与生活之本领,因而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

……

孔子17岁时(公元前535年,鲁昭公七年),母亲颜徵在去世(时年35岁)。母亲死时,孔子以头撞床,哭天喊地。依照当时的习俗,母亲是应该和父亲合葬的,可是孔子不知道父亲葬在哪儿(母亲颜徵在因为社会舆论的压力,一直没有告诉孔子丈夫葬在哪里)。因此,孔子只好长跪问葬。当时是大雪纷飞,他从早跪到晚。后来,一个叫曼父的人的母亲告诉孔子他父亲葬在防山。于是,孔子他便将母亲埋葬在父亲的坟地。

两年后,孔子按照母亲生前遗愿娶宋人亓官氏之女为妻。时年,孔子19岁。

孔子的青少年时代是在艰难挫折中度过的。他长期生活于社会的最底层遭受歧视和冷遇,难免孤独和苦闷。然而可贵的是,孔子始终保持着乐观的心态、昂扬的斗志以及健康的心理。他好读书,勤钻研,坚持奋斗,持之以恒,终于三十而立。

三、孔子走向成熟的起点:巨人之会

两千五百年前,洛邑。

初夏。阳光灿烂。

在通往洛阳的古道上,一辆马车疾驰着。车上坐着孔子和他的学生南宫敬叔。他们前往的地方是周都洛邑(今洛阳市)。孔子对南宫敬叔说:“这次我们来京都要做三件事,一是瞻仰明堂王宫,二是去太庙朝圣周公,三是拜见老子。”

一日午后,孔子和弟子南宫敬叔在老子的弟子无为的引荐下拜访了老子。

老子当时担任守藏室管理,相当于现在的图书馆馆长或历史博物院院长。他听说孔子要来,自己套上车,亲自到郊外去迎接。而且还叫他的僮仆把道路都打扫的干干净净。孔子也依照当时的礼节,手捧大雁,作为见面礼,送予老子。

入座后,孔子观老子面堂红润,银发白须,双目炯炯,仙风道骨。

在接下来的时间里,孔子向老子请教了不少东西。

孔子表示很艳羡老子的藏书。老子却说:“书对于我来说,有也可,无也可,读也可,不读也可。依老朽之见,绝弃至智,反而利民百倍。所以不如使民无知无欲。你又何必读那么多书呢?”

孔子愕然。

见状,老子又说:“古之善为道者,非以明民,将以愚之。民之难治,以其智多。故以智治国,国之贼;不以智治国,国之福。”

孔子万万没想到,老子竟会说出这样莫名其妙的话。因此,一开始,谈话便不愉快。

孔子又问:“久闻先生对道极为精通,丘想垂教。”

老子端起一杯茶,抬头望天,曰:“道之为物,恍恍惚惚,惚惚恍恍,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

孔子不解,又问:“敢问道先生于物,还是物先生于道?”

老子半闭着眼:“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可以为天地母。”

孔子见再问下去也没意思,于是又向老子请教周礼。

老子问孔子,“依你之见,何谓礼?”

孔子说:“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礼即仁之形,仁即礼之核。”

“如何才能有礼?”老子又问。

孔子说:“不知礼,无以立,为国以礼,克己复礼。”

听完孔子的话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何必克己?你看那鸟儿、鱼儿是多么地自由,何必人为地限制呢?”

谈话再次陷入僵局。

老子看了看孔子,心想,不争之为德,我何必与这年轻人争执呢?于是他又说:“依老朽观察,你日后必以入仕为己任?”

“是的,大丈夫当有所为,再说,学而优则仕,吾当入仕。”

老子淡然一笑:“无为而不为,又何必一定要为,知足者常乐也。”说到此,老子突然起身:“好啦,我们就切磋到此吧,‘道不同,不相为谋’,你我又何必多说呢?”

于是,不欢而散。

几天后,孔子要离开洛阳了。老子来为他送行。

“我听说,有钱的人给人送行的时候是送钱,有道德有学问的人给人送行的时候是赠几句话。我没有钱,姑且冒充一下有道德有学问的人,送你几句话吧。第一,你所钻研的,多半是古人的东西。可是古人已经死了,连骨头都烂了,不过剩下那么几句话。你不能把那些话看得太死。第二,有道德有学问的人,生的时候呢,固然应该出门坐坐车,阔绰一下;如果生的不是时候,只要过得去,也就算了。第三,我听说有句老话,会做买卖的都不把东西摆在外面,有极高的道德的人都是很朴实的。你应该去掉骄傲,去掉很多的贪恋,去掉一些架子,去掉一些妄想,这对你都是没有好处的。一切事不要太任自己的性,这样在家庭也不合适,在朝廷也不合适。我要告诉你的,就这些了。”说完话,老子便骑着水牛,吹着笛子,悠扬而去。

回到鲁国后,当弟子们问起老子是一个什么样子的人时,孔子说:“鸟,我知道它会飞,可是会飞的还常被人射下来。鱼,我知道它会游水,可是会游水的还常被人钓起来。兽,我知道它会走,可是会走的还常落了网。只有一种东西,我们不能控制它,它爱云里来就云里来,它爱风里去就风里去,它爱上天就上天,它爱入地就入地,这就是传说中的龙。老子就像龙一样,飘忽不定,难以捉摸。”

这就是两个巨人的相会。在孔子的一生中,拜见老子是一件具有重大意义的事件,它是孔子走向成熟的标志。

我们不难看出,孔子与老子的这次相会其实是不愉快的,甚至是针锋相对的。我们与其说这是两种学说的不同,倒不如说是两种人生观的根本对立。孔子积极上进,一心入仕;老子率性依道,无为而治。相比较于老子的超然、洒脱,孔子便不能不说是一种悲剧。可以说,老子不失为一位大思想家,一位智者,他一眼就看出了孔子此后的整个一生。他临行前送给孔子的那段话,一语中的,入木三分。推心置腹,情真意切。可惜的是,孔子却未能接受。只是到了晚年的时候,在遭遇了一生的坎坷之后,孔子这才想起老子的先见之明。

孔子见过老子后,他一改过去张扬的作法,变得深沉内敛,遇事也能客观冷静,过去的一些偏于主观的做法也有意识的减少了许多。孔子开始变得沉着稳健,勤于思考。这一年孔子三十四岁。

四、孔子生命中的两个女人

古往今来,好像一切大凡先贤圣哲及伟大人物无一不是受异性熏陶之结果。“永恒之女性引领我们前进”,这似乎已成为一种规律。那么在孔子的一生中,有没有影响他的女人呢?这种影响有多大呢?

对孔子而言,有两个女人影响了他整整一生。一个是他母亲颜徵在,一个是她妻子亓官儿。

孔子从小生活在女人堆,他有9个姐姐,两个姨妈。他三岁的时候,父亲突然死亡。从此他便和母亲相依为命。由此可见,孔子是在一个单亲家庭中长大的。种种迹象表明,孔子似乎有严重的恋母情结。他对母亲的依恋超出了正常人的想像。17岁母亲去世时,他竟然手足无措,一连数日神情恍惚。还有,后来他之所以愿意和宋人亓官儿结婚,也是因为在她身上有母亲的影子。

孔子有恋母情结不是没有可能。你想想,孤儿寡母,相依为命,同居一茅屋,天长日久,有个亲昵动作恐怕在所难免,何况孔子母亲对孔子还是十分的溺爱。最重要的是他们母子之间那种精神上的相互依赖,情感的互相慰藉常人是无法理解的。孔子的母亲颜徵在嫁给孔子的父亲时还是一个十五、六岁的情窦初开的少女。她在几乎还没有品尝到婚姻的快乐时,丈夫就离她而去。在此后长达十五、六年的漫长岁月里,她该承受着怎样的孤寂。可以说,她人生全部之希望,就在于孔子一身。女人一旦铁了心,世间就没有她承受不了的苦难。孔子有无恋母情结,他母子之间是否超越了正常伦理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孔子的母亲确实是一位了不起的女性,是一位伟大的母亲。我以为,没有孔子母亲的母教如山,就没有孔子后来的传世佳绩。她的节衣缩食,她的隐辱负重,她的无私奉献以及她的牺牲精神都令我们肃然起敬。

为了给儿子提供一个理想的读书环境,她在儿子7岁的时候,变卖了所有家产及首饰从穷乡僻壤,迁至大城市。后来又花掉所有积蓄送儿子上学,而且是昂贵的重点学校。不仅如此,她还利用一切机会,带领儿子见名人,增长识,参加各种培训班。而她自己除忍受精神上的孤寂、世俗的偏见外,还要承受难以想像的生活压力。为此,她不得不起早贪黑。养蚕、纺纱、织布、种菜、上集市。为了证明这位女性的伟大,这里我举两个细节。一天,正是秋收,颜徵在病了,卧床不起。孔子见状,天未亮就悄悄下地,在星光下掰起玉米苞谷。天刚亮,母亲便摇摇晃晃地走来,“丘儿,谁让你来的。还不快回去吃饭。好了,上学去。”“母亲,我请两天假吧,让我把这地收拾好。您有病。”结果,颜徵在死不同意,并且说,“你要再不回去,为娘我就生气了。”还有一次,孔子的母亲因高烧昏倒在桑地。面对此,孔子一跺脚:“孩儿不念书了,孩儿只要母亲。”几天后,孔子为母亲买来补品并对母亲说:“我有钱交学费了。”母亲问:“哪来的钱?”孔子说,给街上办丧事的人家当吹鼓手挣来的。结果,颜氏让孔子跪下,说:“丘啊,你知道吗,你这样会让别人瞧不起啊!”“你只有将来成大才,那才真正是给母亲分忧。”母子遂抱头痛哭。读到此处,我潸然泪下。很多人不明白孔子为什么一心要作官,他们哪里知道生活的艰难,孔子也是生活逼的。苦难造就了早熟。苦难造就了伟大。可以说,孔子早年的经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他的一生,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她母亲的影响。尤使人痛惜的是,孔子的母亲颜徵在35岁便早早离世。一个女人在她风华正茂的、最美的巅峰时刻却突然间香消玉殒。她的一生是如此的短暂,如此的苦,如此的悲。她是幸福少,劫难多。痛苦长,快乐短。对于一个女人而言,这不能不说是一个悲剧。然而就是这样的一位女性却为我们,为中国,为世界生育和培养出了一位千古圣人。让我们记住,孔子生命中最重要的这个女人,颜徵在。关于孔子生命中的另一重要的女人我将在下一章《孔子的婚姻生活》中讲来。

五、孔子的婚姻生活

关于孔子的婚姻长期以来人们一直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有人说,孔子的婚姻不完美,有离婚倾向,有人说孔子娶过小老婆,甚至还有人推测过孔子的性取向。那么,孔子的婚姻状况究竟怎样呢?

公元前532年(鲁昭公九年),孔子依照母亲的遗愿娶宋人亓官氏之女为妻。当时孔子十九岁,经太史推荐在季平子手下作了一个管理仓库的官吏,有了份正式工作和固定收入,可以考虑婚事了。于是孔子的哥哥伯尼便替他拿了鸡、大雁和小猪、帛锦等聘礼到亓官姑娘家去提亲。亓官儿托伯尼将一块绣有一对金灿灿凤凰的刺绣琴套送于孔子作为爱情的信物。很快,他们便结婚了。新婚之夜,亓官儿对孔子说:“我知道你三岁丧父,少年又丧母,我会对你好的,一辈子疼你,爱你……”孔子听了十分感动,心想,自己的母亲就是因为没有了丈夫才悲苦一生,所以我要爱你,给你幸福。于是,他便将母亲生前留给他的玉佩戴到了亓官儿的胸前。

需要说明的孔子与亓官儿,既非青梅竹马,也非两小无猜。他二人的婚姻是典型的包办婚姻,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因此自然也谈不上什么感情基础。只是偶然走到了一起,结合而已。但是孔子夫妇似乎感情笃深。白天,孔子到城外粮仓上班,亓官在家收拾屋子洗衣做饭;晚上孔子在灯下复核粮仓账务,妻子则陪坐一旁刺绣缝补。

关于孔子的妻子,历史上几乎没有什么记载,因此我们无从得知她的相貌品行。不过作者猜测,孔子的妻子大约是那种传统的贤妻良母,她一生为孔子生下一儿一女,并与孔子相濡以沫、患难与共。

正因为如此,人们对孔子以及他的婚姻生活才多有好奇。人们想知道,被誉为圣人的孔子是否同正常人一样也有七情六欲。孔子的子弟子路就曾有过这样的想法,并将它付诸于行动。

话说,有一年孔子从齐国回到家乡曲阜。夜间,子路入茅厕小解,回来后见孔子寝室的灯还亮着,子路想,孔子离家几年,常言道:小别如新婚,吾何不借此看看夫子是圣人还是凡人。于是悄悄地走过去,用舌头在窗户上舔一小洞,往里窥去。只见师娘和老师双双坐在床头,师娘依偎在老师怀里,老师用手搂着她,两人正亲热着哩……

子路这一窥,为我们窥出了一个真实的孔子。孔子同样也食人间烟火,也有七情六欲。这样,我们也就能理解孔子为什么会说出“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这样的话来。敢情这圣人哪,也是凡人。

在孔子周游列国的十四年间,亓官儿孤守家园,养儿育女,含辛茹苦,任劳任怨。但是即使是在最孤苦无助的时候,她也没有拖累孔子。她相信她的丈夫终会事业有成。她理解并支持孔子。当年,孔子办杏坛,盖校舍,缺少资金,她便将家传玉镯变卖以支持孔子办学。

公元前485年,鲁哀公十年,孔子夫人亓官氏因积劳成疾逝世,这一年孔子六十七岁。妻子的离世,对孔子打击很大。站在妻子的墓前,孔子行以头触地的稽颡重礼,并老泪纵横:“爱妻啊,未能和你见上一面,成了我终身的抱撼。你生前孤独,死后也寂寞,都怨我,我对不起你。”可见,孔子对妻子是心存感激和内疚的。

已故学者张中行先生在谈到婚姻时,曾将现实中的婚姻分为四种:可意、可过、可忍和不可忍。对于我们这些红尘男女而言,婚姻说穿了其实就是一男一女过日子,并无多少浪漫可言。孔子的婚姻生活同今天我们的婚姻一样毫无二致,虽不能说是幸福美满,但也不至于索然无味。孔子的婚姻大约同尘世中的大多数人的婚姻一样是平淡而又无奇。

六、孔子为什么会讲“惟女子与小人难养也”

“惟女子与小人难养也。近之则不逊,远之则怨。”对于这句出自《论语·阳货》中的孔子的名言,人们历来是说法不一。有人说,这是孔子在对自己的婚姻失望后发出的感叹。有人说,这是孔子见自己的女儿婚后过得不好,自己又无法帮助,无奈之下说出的一句话。也有人认为,这话实际上反映了孔子的择婿观。还有人说,这话反映了孔子的政治观。那么这句话究竟是什么意思呢,孔子是在怎样的一种情况下说出这话的,他为什么要说这话?

要探讨孔子为什么会讲“惟女子与小人难养也”这个问题,我们首先要弄清楚“惟女子与小人难养也”这句话的真正含义。对于“惟女子与小人难养也”这句话的理解真可谓是形形色色,五花八门,甚至令人啼笑皆非。最常见的理解是,女人和小人难以相处,亲近了他们会不尊重你,疏远了他们又会怨恨你。这种理解最普遍,也代表了绝大多数人的意见。但是也有许多不同的理解。金池主编的《论语新译》这样解释这句话:孔子说:“只有你们(几个)学生和小人一样是不好教育的,(传授给你们)浅近的知识就不谦逊(说会了),(传授给你们)深远的知识你们又埋怨(说听不懂)。”如果说这个说法还值得商榷的话,下面的这些说法就不免牵强附会了。有人说,“惟女子与小人难养也”意思是说“只有女人和平民是比较难以教化的”。有人说,这话的真正意思是:“养育儿女小孩是非常辛苦、困难的事情”或者说:“只有女人和小孩是最难养活的”。当然也有学者认为“小人就是小人,女子就是女子,无他耳,盯着‘近则不逊,远之则怨’八字即可。”那么,究竟那种说法对呢?

笔者为此查阅了不少资料。朱熹对这句话的注解采用的也是大家普遍理解的“女子”即“女人”。钱穆在《论语新解》中将这句话译成白话:“只有家里的妾侍和仆人最难养。你若和他们近了,他将不知有逊让,你若和他远了,他便会怨恨你。”钱穆又解释说:“此章女子小人指家中仆妾言。妾视仆尤近,故女子在小人前。因其指仆妾,故称养。待之近,则狎而不逊,远则怨恨必作。善御仆妾,亦齐家之一事也。”如果说朱熹、钱穆正确的话,那孔子岂不正像一些人说的那样,公然蔑视女同胞,歧视女性?这似乎又有些说不过去。如此看来,“惟女子与小人难养也”这句话恐怕是长期以来一直被误解的圣人言论了。

那么我们究竟该怎样来理解这句话呢?我个人的理解是这样的:“惟女子与小人难养也”这句话其实是标点上有误。“女子”中间应断开,为“女、子”。“女”指的是君主的妻妾,“子”指的君主的儿子。“小人”则指君主周围的宠臣、优伶、宦官之类的。“不逊”——就是胆大妄为,“怨”就是图谋不轨的意思。在先秦的典籍文献中,君主的妻妾为使自己生的儿子继承王位,而伙同儿子及近臣相互勾结,争夺权位的事例是屡见不鲜。譬如:晋献公时,献公宠妾骊姬与优施联手,用阴谋诡计逼太子申生自杀,赶走公子重耳、夷吉,立自己的儿子奚齐为太子,结果种下晋国多年动乱的祸根。

在孔子看来,女、子、小人三者勾结乱政私篡是引发当时政治动乱的主要根源。但是由于女、子、小人皆为国君亲近之人,孔子未能敢直言其为乱国之因,只好委婉地说是“难养也”。

那么孔子为什么会说“惟女子与小人难养也”,我认为这是与孔子的亲身经历和个人认识有关系。孔子一生栽就栽在女子与小人身上。公元前501年,鲁定公9年,孔子作了鲁国的中都宰,继而提升为司空、司寇,他原想辅佐国君大展宏图,结果齐国送来80个美女,给鲁定公和相国季桓子。于是国君陷入女色不理朝政,并很快疏远孔子。孔子在等待祭肉不得的情况下含恨离去。显然,孔子的政治前途就是葬送在了这80个美女手中。依据作者的考证,孔子是一个常发牢骚、爱说怪话的人。在这样的情况下,他说出一两句攻击女子的话似乎也在情理之中。至于小人嘛,那就更多了,像当年羞辱孔子的阳虎等。

由此可见,孔子说出“惟女子与小人难养也”这绝非一句轻描淡写的戏言,它恰恰是孔子在对自己的政治理想屡屡受挫,仕途处处碰壁,审视、反思之后得出的一句沉甸甸的人生感悟,它实际上反映了孔子生命中一些无法言说的痛。

七、孔子的两次受辱

在孔子的一生中有两次受辱经历。一次是在19岁的时候,一次是在56岁的时候。

先说第一次受辱。一天,身高八尺,气度非凡的、19岁的孔子在大街上走着,腰上系着孝麻带(正在为母亲守孝),踌躇满志。他听说鲁国“三桓”之首的权臣季武子在相府举行宴请名流学士的盛会,于是便前往。

季武子的豪宅大门前张灯结彩,车水马龙。一条红地毯从台阶一直铺到门外,身着华贵衣服的宾客们正弹冠相庆、鱼贯而入。

门外香气袅袅,门内歌舞升平。

孔子沉醉于欢快的宴饮乐歌声中,他登上了红地毯,拾级而上,脚刚要跨在大门,忽得传来一声大吼:“站住,你是什么人?”

孔子一下子从乐声中回过神来,抬头一看,自己被季武子的家臣阳虎挡在了门外。

“赴宴。”

“赴宴?赴什么宴?谁邀请你了?这是什么地方?你也配进去?”

“我是堂堂陬邑大夫孔纥的后代,曲阜城里最知书达理的名士,为何不能进?”

阳虎眼睛一翻,冷笑一声:“孔纥的后代又怎么样?你只不过是个给人办丧事的吹鼓手,一身晦气,还不快走开!”

“你……你……”孔子脸变得煞白。僵持了几秒钟后,孔子猛地一转身,退了出来,扭头往回走。众目睽睽之下,遭此污辱,孔丘简直是痛不欲生。他回到家后,把关一门,对着母亲的祭桌发誓道:“娘啊,孩儿今天遭受了一件奇耻大辱,孩儿发誓,今生若不混出个样子来,决不罢休。”

这是孔子平生遭遇的第一次羞辱,它留给孔子的是一辈子无法忘却的伤痛。这次的豪门受辱一方面让孔子体验到了世态炎凉,另一方面也激发了孔子作出一番事业的决心。

孔子的第二次受辱是在他周游卫国期间发生的。一天,卫国国君卫灵公差人请孔子入宫。孔子以为是卫灵公要起用自己了。于是便穿着新衣服,早早起来在大门外等待王宫马车来接。不一会儿,果然来了一辆豪华马车,驾着孔子就走。到了王宫门外,宫人说:“请夫子稍等。”一会儿,鼓乐奏响,两扇宫门缓缓开启,两列乐工击鼓吹竽在前开道,接着是手执伞盖、彩旗的仪仗队,继而便见一辆嵌金镶银的车辇出来,后面是威武的卫士。

在行过君臣之礼后卫灵公对孔子说:“今天南子陪我出游,请夫子同往。”

孔子以为卫灵公会让自己和他同乘一车。结果没想到,卫灵公端直和夫人南子坐上车先走了,于是孔子只好跟在卫灵公和南子的车后,向中心街道驰去。

国君、美女、圣人招摇过市,全城轰动,一时间人们将街道围得水泄不通。卫灵公下令车辆慢行,不要驱散人群。他要让百姓们看到自己是多么地礼贤下士。而站在卫灵公身旁的南子更是美艳四射、风姿绰约。她要让人们看到连孔夫子这样的圣人都愿意陪她同游。

跟在卫灵公和南子车后的孔子,犹如被人抽了巴掌一样,狼狈至极。他的脸涨得通红,额头上也渗出汗。又羞,又气,又急。他觉得自己就像一个被人愚弄的猴子一样。

蒙此羞辱,孔子回来气愤地对他的子弟说:“我们明天就离开卫国,我从来没见过如此好色的国君,如此不讲道德的国君,我不愿意辅佐这样的昏君,我们走。”于是第二天孔子便离开了卫国。

较之前一次受辱,这次是有过之而无不及。因为此时孔子已56岁。老来受辱,无异于死。孔子的悲愤,我们可想而知。

历史上和孔子有着相同经历的还有孙膑、韩信、司马迁。敢情这伟人之路无一不是用屈辱铺成。孔子以及此后先哲圣贤们的经历启迪我们:人,一要受得了委曲,二要吃得了苦。世情上的事情永远不是绝对的,结果完全因人而异。苦难对于天才是一块垫脚石,对能干的人是一笔财富,对弱者是一个万丈深渊。人生自有沉浮,每个人都应学会忍受生活中属于自己的那份悲伤和屈辱,只有当你把悲伤和屈辱化作力量,奋斗不息的时候,你才会成功。这就是孔子的两次受辱经历留给我们的启示。

八、从孔子的两次出仕谈孔子为何要作官

在孔子的一生中,先后有过两次出仕经历。

公元前532年(鲁昭公十年),20岁的孔子在老师太史官的推荐下在相国季平子手下作了一名“委吏”,管理仓库的会计。从此孔子有了正式工作和月俸。于是他娶妻生子。由于孔子的工作一丝不苟,季平子很满意,一年后,孔子升为“乘田”,官牛羊的官。尽管“委吏”和“乘田”均属“弼马温”之类的小官,但孔子尽职尽责,兢兢业业,他说:“叫我当会计,我就要让账上不会出错儿,叫我管牛羊,我就要把牛羊养得肥肥大大的。”由此可见,孔子是一个不错的公务员。这次出仕经历虽然普通平凡,但却反映了孔子“位卑不敢忘国忧”的精神和脚踏实地、认真负责的务实作风。

公元前501年(鲁定公9年),51岁的孔子作了鲁国的中都宰,相当于现在的首都市长。经过30的努力,孔子终于担任了一个要职。因此他便施展平生所学,结果卓有政绩,四方则之。作了一年孔子提升为小司空,类似于今天的建设部部长,后又升为大司寇,相当于今天的司法部部长。是年夏天,孔子以大司寇兼摄相的身份随鲁定公与齐国相会于夹谷,齐鲁两国国君要在此歃血盟会。由于孔子事先对齐国邀鲁君会于夹谷有所警惕和准备(他建议鲁定公带了乐颀、申句须两左右司马和五百兵乘),因此,非但没使齐国劫持定公的阴谋得逞,反而逼迫齐国答应归还侵占鲁国的郓、龟阴等土地,取得重大的外交胜利。从此,孔子的名气更大了。

公元前498年,孔子为鲁司寇,为了削弱三桓势力,孔子向国君建议“堕三都”,被鲁定公采纳。从此,孔子展开了与鲁国贵族的斗争。三桓之中,叔孙氏与季孙氏为削弱家臣势力,支持孔子这一主张,但此行动受到孟孙氏家臣公敛处父的抵制,孟孙氏暗中支持公敛处父。“堕三都”被迫半途而废。

公元前497年春,齐国为离间孔子与国君的关系,送80名美女到鲁国。鲁定公与季桓子接受了这些美女。君臣迷恋女色,多日不理朝政。孔子与季氏出现不和。孔子在等候祭肉(实际是身份象征)而不得的情况下含恨离开鲁国到了卫国,开始了他长达十四年的周游列国颠簸之旅。是年,55岁。

在这两次出仕中,孔子均充分地表现出了自己卓越的政治才能。但由于种种原因,他最后还是失败了。

纵观孔子的一生,孔子一生都在寻求从政的机会,他的从政之心是强烈的、迫切的、甚至是“猴急”的。他曾这样进行自我推销:“如有用我三年,三年其为东周矣”,“苟有用我者,期月可已可也。”不仅如此,他甚至对颜回说:“有是哉颜氏之子!使尔多财、吾为尔宰。”颜回啊,如果你发财了,我来为你管钱吧。由此可见,孔子的从政之心是多么地强烈。后世很多人不明白孔子为何一心要从政,以至于有人说孔子是个“官迷”。假使我们考察一下孔子的人生经历,我们就不难理解孔子为何要作官了。

众所周知,孔子少时“贫且贱”,幼年丧父,少年丧母,中年丧妻,晚年丧子。他长期生活于社会的下层,饱受歧视和冷遇,特别是童年时代尤为忧伤和苦难。贫困的生活,也使孔子不得不想办法自谋生路,以解决家庭之困苦。更重要的是他想极力改变自己出身微寒的身份和深居底层的命运。可是要改变命运,当时唯一的可能和出路就是“学而优则仕”,去作官。加之孔子又是一个志向远大的人,他有着自己远大的政治抱负和理想宏图。故此,四处奔波、一心作官便是情理之中了。

孔子的出仕经历其实向我们传递了这样一个信息:对于中国的读书人而言,读书就是为了仕进,而不是为了求知或是探索未知世界的真理,不是磨砺思想,即使是包含了这样的目的在内,那也是次要的、第二位的,决不是第一位的。

九、孔子的三次危难

孔子的一生是波澜壮阔的一生,也是历尽坎坷的人生。他在周游列国的14年间“累累若丧家之犬”,东奔西走,多次遇到危险,几次险些丧命。

公元前497年(鲁定公十三年)55岁的孔子被迫离开了他的故地鲁国而到了卫国。孔子之所以选择到卫国一是因为卫国有自己的熟人(卫国的宠臣弥子瑕是子路的连襟),二是因为卫国这时国泰民安。卫国国君卫灵公统治卫国已经三十八年。孔子原本想在卫国大展宏图,不想卫灵公除了敬重他外,并不重用他,后来甚至还派人监视他。于是孔子便带着弟子离开了卫国。孔子他们原本想前往陈国,结果路经一个叫着匡(今河南长垣县境内)的地方被困。当时这个地方正在闹兵乱,所以匡人高度警惕。他们见孔子一行形迹可疑,便误认为孔子是阳虎,于是便把他们包围起来。一围就是五天。在被围困的第三天,干粮便吃完了,孔子师徒只好挖野菜充饥。孔子一边在山坡上挖野菜,一边念诗经,还给弟子讲学。匡人有感于孔子的这种精神便将他们放了。可是孔子师徒做梦也没有想到才出虎穴又入狼窝。他们一行离开匡邑后又在蒲地遭困厄。原来,被卫灵公驱逐而逃到蒲邑的卫国叛臣公孙戍听到孔子来蒲地,连夜派人把孔子师徒住的馆舍围了起来。公孙戍请求孔子留下来帮助他夺取卫国政权,孔子不从。后来公孙戍见留不住孔子便对孔子说:“只要你和我盟誓,保证不到卫都帝丘去,我就放行。”孔子当时一心想脱身,于是就答应了公孙戍的要求,与他盟了誓。于是公孙戍便放了孔子。孔子在出了蒲地之后,又绕道返回卫国都城帝丘。

这就是孔子的第一次危难“匡、蒲受困”。为了逃脱围困,孔子不惜违背誓言,出尔反尔,这使他的子弟子贡很是不满。

孔子的第二次危难发生在过宋国的时候。当时孔子和弟子们正在一棵大树底下歇息。孔子叫弟子们温习所学过的礼仪。正在这时,宋国司马桓魋带着近百名家丁把孔子师徒团团围住,并命令十几个人挥刀砍树。树被砍倒后,这些人继续寻衅。面对此,孔子临危不惧,继续讲学。天黑了,这帮人非但不撤反倒增加了不少,他们挥舞着大刀叫嚷:“滚回你们鲁国去,否则就杀了你们。”后来,孔子换上了便服在弟子子路的掩护下,趁着夜色逃走了。

孔子的第三次危难发生在公元前489年,斯年孔子63岁。当时,他们师徒原计划投奔楚国。不料吴、陈、楚三国爆发战争,他们被困于陈、蔡之间,吴国的军队将孔子师徒围困于荒郊野外。在这次长达10多天的围困中,孔子师徒吃尽了苦头。因为绝粮,孔子的许多弟子都被饿得生病了,个个有气无力,人人面呈菜色。即使孔子本人有时连野菜汤也喝不上,真是饿极了。孔子之所以没有被饿死,多亏了弟子子路。子路偷来一只煮熟的小猪,孔子二话不说拿过来就吃。子路抢了别人的衣服换来酒,孔子不问来路端起来就喝。这与后来鲁哀公迎接他时,席子摆不正不坐,肉割不正不吃判若两人。子路便问:“夫子为何现在与陈、蔡受困时不一样呀?”孔子答道:“以前那样是了为偷生,今天这样是为了讲义。”可见为了偷生,孔子也不得不放下斯文,一改初衷。后来,他们求助楚昭王出兵方才解了陈、蔡之围。

这就是孔子一生中所经历的三次比较大的危难。通过对这三次危难的考察,我们不难看出,即使是像孔子这样的圣人在面对危难时也是有着强烈的求生、贪生欲的。趋利避害是包括人在内的一切生物的本能和天性。

十、孔子的两次人生感悟

“浮生却似冰底水,日夜东流人不知。”这是唐代诗人杜牧的一句诗,常被人们用来形容人生易逝。其实最早表达类似思想的不是杜牧而是孔子。

话说,有一年盛夏。连日阴雨,河水猛涨。这天,天突然放晴。在教室里郁闷了半个多月的弟子们邀请孔子外出郊游,孔子欣然应允。

大雨如晴,山野苍翠,草木如碧。阳光灿烂,鸟儿欢唱。孔子和弟子们一路诵诗操琴不觉中来到了自己的出生地尼山。

在学生们的簇拥下孔子登上最高处。站在高处往下一看,但见滔滔河水滚滚东去……

孔子凝望着这奔流不息的河水,突然间一阵伤感。想想光阴如流水一去永不复返,自己已年近半百,而事业无成,不由得感叹万千,禁不住随口吟出:

“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老师,您在说什么呀?”子路问

站在一旁的颜回说:“老师这是在感叹人生苦短而怀才不遇呀。”

孔子听了叹道:“知我者,回也。”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这句千古哲言名句就是这样诞生的。它是孔子观河之后触景生情、感物伤怀的伤感之作。与“登高观河”有着异曲同工之妙的还有一次:“幽谷吟兰”。

“幽谷吟兰”发生在孔子周游列国而返鲁的公元前484年。斯年孔子六十八岁。

十四年,光阴似箭,年华如水。走时尚值壮年,今已白发须须。唉!人生苦短,譬若朝露。

站在一块开阔的山地前,孔子遥望着祖国的大好河山,想想自己离开故土十四年,颠簸流离,四处碰壁,逃来躲去,“累累若丧家之犬”,空怀抱负而一筹莫展。唉,这到底是为什么啊?人生怎这么艰难?想到此,他不禁心如刀割,泪水滚滚而出。

一阵山风刮来,孔子忽然闻到一股幽香。这荒山野谷怎么会有香气传来,孔子想去看个究竟。

“你们闻到香气了吗?”孔子问众弟子。

颜回、子路均吸了吸鼻子说:“是。”

于是,孔子他们便顺着香气转进一道幽谷。香气愈加浓郁。再往深处走,又闻潺潺流水声。一条清澈的小溪映入眼帘。溪边生长着各色杂草,香气就是出在这杂草丛生中。于是孔子弯腰走了进去。

啊,是兰花。只见一株株兰花长在杂草之中。孔子折了一枝,放到鼻底嗅了嗅,好香啊,兰花,兰花……如此高雅的兰花,为何生长在这荒山幽谷之中,而不被人发现?如此清馥的芳菲之王,竟与那些杂草混长在一起,白白地葬送了它的美丽,它的芬芳……

唉,生不逢时,生不逢时啊!花草尚如此,何况人乎?孔子又一次感悟道。不仅如此,他还作了一首诗:

习习谷风,(幽谷之风习习,)

以阴以雨。(苍天阴雨密密。)

之子于归。(我好比那要出嫁的姑娘。)

远送于野。(将要送到遥远的地方。)

何彼苍天,(苍天啊,这是为什么?)

不得其所。(不能到我想去的远方,)

……

逍遥九州,(走遍九州了,)

无所定处。(仍找不到理想的地方,)

世人暗蔽,(天下的君王都昏庸阴暗,)

不知贤者。(不知道重用贤人,)

年纪逝迈,(我的年纪啊已渐渐增大,)

一身将老。(将进入老迈。)

伤不逢时,(伤感生不逢时啊,)

寄兰作操。(只得记怀于此兰操。)

《猗兰操》

孔子边操琴边吟唱,歌声哀怨而凄凉,直听得颜回、曾参等弟子泪水汩汩。

想想,一个六十八岁的老人在感叹自己的人生。那真是一种悲啊。

孔子的一生是波澜壮阔的一生,孔子的一生也是悲凉哀婉的一生。无论是“登高观河”,还是“幽谷吟兰”无一不表明孔子是一个有着强烈主体意识的,异常敏感,且天生有着很好悟性的人。他触景生情,睹物伤怀,进而能够联系人生而有所感悟。

回到文首,“浮生却似冰底水,日夜东流人不知。”反思孔子的一生,对于我们正确认识和把握当下的人生有着何其重要的借鉴意义。圣人尚如此,何况我辈乎?

想想,人不过就是一群寄生在地球上的生物,相对于身外那个博大、浩瀚的宇宙,我们恰似草中芥、恒河沙。而人整个生命旅程相对于宇宙,充其量也不过是昙花一现、蓝柯一梦。“蜗牛角上争何事,石火光中寄此生”,让我们都来想想人生吧,尽管我们比不上孔子。

十一、孔子对于人生的自我总结

谈到人生我们常常会说,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等等,并以此来对自己的人生作一划分。千百年来,莫不如此。昨天,我还听到有人在抱怨说自己年已三十却立不起来,没有房子、没有车子、没有票子。难道孔子当年三十岁就功成名就、爱情事业两丰收,立了起来吗?孔子的这句话究竟该怎样理解呢?

孔子的原话是这样的:“吾十五有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下面我对这话一一作一解释。

“吾十五有志于学”意思是说,我十五岁的时候已经立下了要好好学习各种知识和本领的志愿。

“三十而立”是说,我到了三十岁的时候,仿佛对任何事情都有个主意了。

“四十而不惑”是说,我到了四十岁,这心里更亮堂了,什么话也迷惑不住我了。

“五十而知天命”是说,我五十岁了,才知道,事情成不了那是命啊。

“六十而耳顺”是说,我在六十岁上,耳朵里听到任何不如意、不中听的话,也能冷静地去分析,而犯不上生气了。

“七十而不逾矩”是说,我到了七十岁上,才做到无拘无束,可是一举一动,也都离不了谱儿。

可见孔子的本意并不是今天我们大家所理解的那样,尤其是“三十而立”。其实,孔子当年说句话,并不是要告诫后人怎样、怎样,这话只不过是他对自己人生的一句总结,而且也不见得就完全符合史实。你譬如,“吾十五有志于学”。我们说尽管孔子启蒙很早,但是他少时并不好学,要不然他怎么会跑去给人当吹鼓手。孔子真正有志于学是在他豪门受辱之后,斯年他已年近二十。但是不管怎样,孔子关于人生的这句自我总结却是相当的精彩、简练。它基本上揭示了孔子的一生。

十二、孔子的弟子

三千弟子,七十二贤,十哲人,四高足,儒分八派,遍传天下……

在我看来,孔子一生中最得意的事情莫过于带出了一帮好弟子,从而使得自己的思想广为流传、泽被后世。

有学者指出,孔子三十岁左右的时候有了第一批弟子,像颜渊的父亲颜路、曾参的父亲曾点。其实这种说法是不正确的。孔子收第一个学生曾点的时候,他还不到二十岁。至于第二位学生颜路则是孔子在当乘田吏的时候收的。这时孔子的儿子孔鲤早已诞生。

公元前522年春天,三十岁的孔子在自家后院创办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私立学校——杏坛学校。这时孔子开始正式授徒讲学。此时,连鲁国大夫孟僖子的儿子孟懿子和南宫敬叔都来学礼,可见孔子办学已名闻遐迩。孔子的众多弟子大都是在这一时期投奔孔子的,并且随他此后周游列国。孔子晚年的时候,也就是归鲁后,他又复办杏坛,结果学生又如潮水般从四面八方聚来,不过孔子的著名弟子大多是产生在早期。

孔子一生培养子弟三千。著名的有七十二贤十哲人。而这其中最最著名的又有四人,被誉为是“四高足”,他们是颜回、子路、子贡、曾参。

颜回(前521-前481),姓颜,名回,字子渊。春秋时鲁国人。比孔子小三十岁。颜回是孔子最为得意的高足,列为孔门十贤之首,是最为有德之人。颜回出身贫寒,孔子说他是“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他一生追随孔子,不离左右。颜回刻苦、好学、重仁道,他才思敏捷,聪明天慧,“闻一能知十”,且从不迁怒于人,从不犯二过,是最有道德的人。在孔子的众多弟子中,惟有颜回最能理解孔子。孔子评价说:“自从有了颜回,弟子们相处如亲兄弟。”颜回视孔子如父亲,他评价孔子:“仰之弥高,钻之弥深”。忠于孔子仁礼思想亦步亦趋。颜回死时年仅四十一,孔子痛如丧子,悲呼:“天丧我矣!天丧我矣!”

子路(前542-前480),姓仲,名由,字子路。春秋时鲁国人。小孔子八岁。出身贫寒。生性好武,刚勇耿直,豪侠仗义,是孔子的贴身护卫。孔子说自从有了子路,耳边就再也听不到辱骂他的恶言了。在孔子周游列国期间,子路护卫于左右,并屡次救孔子于危难。子路长于政事,做过季氏宰,并任卫国蒲邑宰(县令)。公元前480年,卫国政变,子路为护主英勇就义,被剁成肉酱。根据史书记载,当时的情况是这样的:子路自知难免一死,心想大丈夫死也要死得豪壮,于是便把剑往地下一扔,然后不慌不忙地捡起被敌军掀倒在地的帽冠,用手指弹去灰尘,端正地戴到头上,又系好带子。大声说:“君子死,冠不免。三军可以夺帅,匹夫不可夺志!”这时敌军蜂拥而上,举刀乱砍,子路被剁成了肉酱。

子贡(前520-?),姓端木,名赐,字子贡。春秋时卫国人。小孔子三十一岁。出身贫寒。个性豁达仁义,善经商而富有,常资助孔子。子贡长于外交言辞,有将才。齐伐鲁时,曾游说于齐、吴、越、晋诸国,救鲁。子贡跟随孔子周游列国,是孔子的左右臂,孔子被困厄于陈蔡时,他游说于楚,引来救兵使孔子师徒得以解围。他评价孔子如日月,不能超过。孔子死后,他守墓六年。此后,活跃于列国为宣传孔子思想作出了重要贡献。

曾参(前505-前432),姓曾,名参,字子舆。春秋时鲁国人。小孔子四十六岁。出身没落贵族家庭。从小师从孔子,并随孔子周游列国,性格内向,守忠信,长于内省,提出“君子慎独”及“吾日三省吾身”等不朽名言。笃行仁教,提倡忠恕。著名《孝经》一书,影响后世。孔子死前曾将孙子子思托付于曾参。成为影响甚大的思孟学派,对继承及弘扬孔子思想起到了主干作用。

除了以上四人外,孔子的名弟子还有子夏、冉求、冉耕、宰予等,仅于篇幅不一一叙述。

我们说,孔子生前寂寞,死后声名鹊起,这主要归功于他的弟子。孔子死后,子弟们将孔子生前言行整理成《论语》一书,这对于传承孔子思想起到了关键性的重要。因此,在某种程度上,是孔子的子弟们成就了他们的老师孔子。

十三、关于孔子的几个细节故事

为了使大家对孔子能有一个全面、客观的认识,这里我摘录几个与孔子有关的细节故事。

故事一:公元前496年(鲁定公十四年),卫灵公的夫人南子提出要单独召见孔子。南子原是宋国公主,十多年前因宋卫和亲,嫁给了比她大三十多岁的卫灵公。南子在嫁给卫灵公之前就与其堂兄公子朝乱伦。嫁给卫灵公之后又与弥子瑕通奸。面对这样一个水性杨花、道德败坏的女人,孔子的众多弟子都劝说孔子不要去见。孔子起初还能坚持婉谢。但是后来,孔子出于想在政治上有一番作为,还是见了南子。南子坐在纱帐里,孔子进门行了礼,南子在帐子里也回了礼。因为有帐子隔着,南子是可以看清楚孔子的,孔子却瞧不见南子,只听见南子身上佩带的玉器丁丁冬冬地作响。在接见中,南子问了孔子一个问题:“我听说夫子曾讲过一句名言:惟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愿闻其意。”孔子听了一震,他没有料到南子竟是如此咄咄逼人。于是只好支支吾吾,错开话题。接见终于结束,孔子低着头,心情沮丧地走去。众弟子见状,急忙围了上去。

“老师为何去了这么久,可急坏了我们。”子贡问道。

孔子说:“哦,南子夫人向我讨教一些问题。”

这时立在一旁的子路气呼呼地说:“老师不是曾说过:惟女子与小人皆难养吗?今日怎么突然对女子有了兴趣?”

“啊!”孔子惊道:“我怎么会对她感兴趣,今日去见南子夫人,本是不得已之事,我本来不要见这样的女人,这次不过是礼尚往来罢了。我如对她有什么想法,我不得好死,我不得好死。”瞧瞧老先生捶足顿胸、指天发誓,替自己辩解清白的样子,那可笑的神情,与常人何异!

故事二:有一次,孔子被困蒲地。蒲人要求孔子离开蒲地并保证不去卫都帝丘,不然杀头。弟子们都很为难,只见孔子毫不含糊地一口答应,并当场保证不去卫都。结果放行后,孔子又命令弟子绕道上路前往卫都。弟子们很是不解:“夫子您不是教我们要诚实信用吗?既然已经保证,为何……?”孔子哑然一笑:“请问我们有没有错?没有,那么蒲人的要求就是无道的。对无道的人就应该用无道的方法,那与无道的人约定就不必那么认真了。”瞧瞧,这就是孔子的变通。

故事三:公元前482年(鲁哀公十三年),颜回卒,孔子十分悲伤。就在这时,颜回的父亲颜路向孔子提出了一个要求:“老师素知颜路家财不兴,我父子二人一生追随您,尤其颜回自跟老师后从未离开一步,如今回儿已去,死不能复生,老师能否将车卖了为颜回买一外椁厚葬之,以慰藉回儿在天之灵?”颜路的这一要求,让孔子很是为难。孔子心想,不同意吗,是自己最得意、最心爱的学生,恐怕颜路要说自己小气。同意吗,把车卖了也不行,自己好歹也是个大夫,没有车步行,岂不让人笑话。再说,自己的儿子孔鲤死了,不也是没有加外椁吗。于是孔子便以不合礼为由,婉言谢绝了颜路的要求。即使是自己最心爱的弟子,他也没有卖车,可见,孔子也有自私的时候。

十四、孔子的晚年生活

我这里所说的晚年是指,孔子周游列国返回鲁国后一直到他去世前的这段时间,也就是从68岁到73岁的这五年。

说起孔子的晚年生活,那实在是凄凉。孔子的晚年遭遇了一连串的打击,不幸接踵而至。

就在孔子返鲁的前一年,也就是公元前485年,孔子的夫人亓官氏因积劳成疾去世。在孔子周游列国的十四年间,亓官孤守家园,养儿抚女,一个人撑起了一个家。亓官氏勤劳善良,任劳任怨,她是一个典型的贤妻良母。尽管史书上对她并无多少记载,但我以为她是一个伟大的女性。歌德说过,“永恒的女性引领我们前进”。的确如此。于孔子而言,亓官氏绝对是一个贤内助。早年孔子办杏坛,盖校舍,缺少资金,亓官将祖传的玉镯变卖交于孔子。更重要的是亓氏理解孔子,支持孔子。他二人患难与共,相濡以沫。为了孔子,亓官氏作出了很大的牺牲。正是基于此,孔子在归鲁后,来到妻子墓前,以头触地,老泪纵横。感情至深,由此可见。

人生至痛,莫过于幼年丧父、中年丧偶、晚年丧子。然而这人生三大悲剧,孔子却无以例外,一一经历。公元前483年,也就是他妻子去世的第三年,噩耗再次传来,孔子的儿子50岁的孔鲤因头痛突然断气。闻讯孔子如五雷轰顶,当场晕过去。孔鲤是孔子的唯一儿子。晚年丧子,这对于已是69岁的孔子来说无疑又是一个致命打击。“苍天啊,你为什么夺走我的爱子?你不公平,为什么幼年丧父,中年丧妻,晚年丧子,这人生三大悲剧都要由我一人承受?”

老年丧子,终是伤心的事。但更不幸的是,过了两年,在孔子七十一岁的时候,不愉快的事接二连三的发生。公元前481年的春天,有人在鲁国西郊打猎,打了一只像麒麟一般的动物。麒麟在传说中是一种仁慈的兽,它一出现,向来被认为天下要太平的,但现在却被人打死了,孔子觉得这不是个好兆头,大曰:“吾道穷矣”,并停止修《春秋》。

果然,没过多久,孔子最得意的弟子颜回吐血而死。孔子捶胸顿足,悲切至极,甚过亲生儿子的死,哀叹:“天丧我矣,天丧我矣!”

颜回刚死,孔子的另一爱徒子路又在兵乱中被剁为肉酱。

……

爱妻的死,独生子孔鲤的死,爱徒颜回、子路的死,这接二连三的打击,痛彻心腑的悲痛,使得孔子几乎要活不下去了。但是一想想自己一生碰壁,“累累如丧家之狗”,孔子又决定必须为历史留些什么。于是在凄凉的晚年,在经历着一个又一个的致命打击的同时,孔子硬是紧咬牙关,编写春秋,整理诗经,从而为我们留下这煌煌典藉。孔子的晚年是不幸的,同时孔子的晚年又是辉煌的,正是孔子的晚年成就了孔子的整个一生。

十五、最后的悲歌

公元前479年(鲁哀公十六年),四月的一天早晨。寒冬已过,春天来临。孔府庭院里绽开了黄色的迎春花、红色的的桃花。温暖的阳光,透过松柏枝叶洒在庭院里。蝴蝶在花间飞舞,喜鹊在枝头喳喳欢鸣……

拄着拐杖的孔子走到庭院的一棵桧树下立了下来,像是等待什么人。突然间他觉得心悸气短,头冒虚汗,眼前一黑,险然跌倒。他忙用手扶住大树。这时,子贡来了。“赐啊,你为什么来得这么晚呢?”孔子说道:“……唉,天气虽然美好,可是我的大限却将到了,不得不走了……”

遥望着北方高高的泰山,孔子只觉得巍峨的泰山像要倾倒一样,于是情不自禁唱了起来:

泰山其颓乎!(泰山要倒了),

梁木其坏乎!(梁柱要断了),

哲人其萎乎!(哲人要像草木那样枯了、烂了)!

唱着唱着孔子哗哗流下眼泪。

子贡扶着老师回到卧室,在床榻上躺下。这时,子贡听见孔子说:“贡啊,我昨夜得了一梦,梦见自己坐在正堂两柱间,受人祭尊呢。你知道吗?夏代人死后棺木是停在东阶上,周代人死后棺木是停在西阶上,殷商人死后棺木是停在两个柱子中间。我乃殷商之后,我死后你们要遵古礼,将我的棺木停放在两柱之间,记住了吗?”

孔子从这天起就病倒在床上,再也没有起来,七天后,在弟子们的悲痛声中,孔子离开了人世。时间是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夏历二月十一日),享年七十三岁。在孔子那个年代,人的平均寿命是35岁。因此说,孔子已经是高寿了。

孔子死后,被葬在泗水北面的山丘上(也就是被称为“孔林”的地方),旁边是夫人亓官的坟。孔子死后,他的弟子像失掉了父亲一样的哀痛,有很多人在他坟上搭棚,守墓三年。三年来,无论天寒地冻,刮风下雨,子弟们都心甘情愿地挤在草棚,穿素衣孝服,吃粗茶淡饭。他们白天读书学习,晚上讨论交流,整理老师的语录《论语》。

过了三年,分别的时候,大家抱头痛哭。在举行了又一次祭师仪式后,弟子们拆除棚屋,在原地种上树苗,挥泪离去。但是子贡没有走,他不忍离开,于是又住了三年。(完)

史飞翔

赞(0)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帕布莉卡 » 孔子小传
分享到: 更多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