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人宜散不宜聚

文人宜散不宜聚

史飞翔

日前,与几位杂文界的朋友聚会。闲聊中有人谈及某文学奖的评选。愤愤然,颇有微词。这么重要的奖项,怎能没有某某某,人家担任过国内那么多大奖的评委,可这次居然没有人家,这不是明显的排挤人么?还有,某某某的某某作品那么臭,居然也获奖了……一时间,火药弥漫,狼烟四起。谈论的焦点很快地由对评奖的猜测与评价而演变为人身攻击。在谈论的整个过程中我一直作倾听状,保持沉默。一是我人微言轻没有发言的资格,二是我深感悲哀。

通过他们的谈话,使我对当下的文坛有了更清楚的认识。当我听到我所崇敬的评论家因为贪图小利而被金钱砸倒的时候,当我听到许多大作家为了一个区区小奖竟然四处游走、多方打点的时候,我的心便悲哀到了极点。我甚至失去了写下去的勇气。设立文学奖原本是一个很好的动议,可是评奖还未进行却早已变味。我曾经看过某作家写的一篇有关文学奖的批判文章。文章对目前国内文学奖的评选进行了辛辣而幽默的讽刺。我原以为这只是该作家向来激愤的表现,现在看来他无疑是在实话实说。看来文坛早已成为一个名利场。还是离远些的好,以免去那些口舌之争,无谓之辩。

人们常说“文人无行”、“文人相轻”。其实对这话我是很反感的。一些人出于既得利益蔑视文人这原本就已经很悲哀了。而更为悲哀的是文人之间还要相互的蔑视、攻击。

难道文人一定非得要相轻么?难道文人就一定要被人瞧不起么?受控固然悲哀,但自践又何尝不令人痛心。为什么就不能文人相亲呢?

文学创作是一种充分个体化的劳动。

“鹰飞蓝天,狐走夜道。”各有各的路数。大狗叫,小狗叫。

我从来没听过,谁谁能把谁谁压制住这一说。压是压不住的。因为文学有着它固有的规律。那就是作家要靠作品说话。已故作家路遥曾对当年陕北那帮青年作者说过这样一句话,“不要再做那些无谓的挣扎。安下心来好好写。发上几个中篇之后谁也奈何不了你。”我以为路遥的这句话已将理说尽。不要再做那些无谓的挣扎!

试想想,一个整天忙于赶场的批评家,一个无时无刻不在挖空心思想着怎样把自己运作大的作家,他能写出有力量的真文字么?孙犁老说过一句话,“文人宜散不宜聚”。联系今天的耳闻目睹我再一次感觉到这句话实在是意味深长。

史飞翔

赞(0)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帕布莉卡 » ​文人宜散不宜聚
分享到: 更多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