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悟道 诗酒田园
——在著名作家和谷作品朗诵会上的即兴发言
史飞翔
和谷老师是我很尊重,也很尊敬的一位文学前辈。我这样说,绝不是恭维,而是发自肺腑。最近几年,我在文学上最大的一个体会就是:一个作家要从事文学创作,他首先要学会“知人论世”。“知人论世”的能力远比一切文学技巧和表达都要重要,它是写作的前提条件。
前些日子,我无意间在网上读到和谷老师的一个演讲分享录《陕西文学的来龙去脉》。在这篇演讲中和谷老师在坚持文学事实的前提下,对陕西文学进行了客观、理性的梳理,条理清晰、要言不烦、评价中肯。如今,文坛的“圈子化”“利益化”“碎片化”早已不再是什么不可告人的秘密了。相反,大家已经习以为常了。时下的一些评奖、入选、文学评论,连基本的文学事实都不顾,更别说什么公平和公正了。文学正遭遇着前所未有的质疑和挑战。和谷老师的这篇演讲充分表现了一个老作家的良知,那就是—— 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一切以事实为依据,不因人废言,不溢美,不隐恶。这一点让我很感动,内心肃然起敬。
众所周知,和谷老师是新时期以来,陕西文学乃至中国文学的一个重要代表。他写的《市长张铁民》是新时期文学的重要收获,获全国报告文学奖,家喻户晓,成为几代人的记忆。散文集《无忧树》获全国新时期优秀散文奖。14卷本的《和谷文集》更是陕西文学的重要收获。除了60多部文学著作外,和谷老师还创作有舞剧《白鹿原》《长恨歌》《孟姜女》等。先后荣获全国电视剧飞天奖、五个一工程奖以及自然写作奖、金剑文化奖、中华铁人文学奖、柳青文学奖、冰心散文奖等多种文学奖项。如此量大质优的写作,别说陕西,就是放在全国也为数不多,可圈可点。
更为重要的是,和谷老师不仅是一位优秀的作家,而且还是一个有责任、有担当、有理想、有情怀的文化实践者和传播者。家国情怀自古以来就是中国文人的一大优良传统。和谷老师很好地继承和弘扬了这一精神传统。2009年7月,和谷老师提前办理退休手续,远离官场、文坛,返回故里,过起一种“一手握锄头、一手握鼠标”的现代耕读生活,创作和发表了大量的优秀文学作品。最近几年他以“和谷文学馆”和“黄堡书院”为平台,宣讲文学、传播文化,不遗余力地推介文学新人和地域文化,为当地的文学艺术、旅游文化和乡村振兴等事业做出了自己巨大的贡献,必将造福乡梓、留名青史。
陕西作家多的是,但像和谷老师这样将文品和人品达到如此高度统一的人却并不多。人,少年时比才气,中年时比学问,晚年时比人格。在我看来,和谷老师是一位智慧且豁达的人,他站得高、看得远,想得通、悟得透,拿得起、放得下。前些年我读他的《归园》一书,一个强烈的印象是他身上有陶渊明的影子,基于此,我曾称他是当代的“五柳先生”。今天,我依然坚持这个观点。南怀瑾先生曾说:“三千年读史,不外功名利禄;九万里悟道,终归诗酒田园。”无论读书还是悟道,和谷老师都达到了“五柳先生”的境界。
史飞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