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岳霖:与其做官不如开剃头店
史飞翔
1922 年,正在英国留学的28 岁的金岳霖,在《晨报•副镌》上发表了一篇长文《优秀分子与今日的社会》。文章是针对蔡元培、胡适等人在《努力周报》发表的《我们的政治主张》,所提出的“好人政府”的主张有感而发的。
在这篇文章中金岳霖提出四点希望:
第一,希望知识分子能在经济上独立。他说:“我开剃头店的进款比交通部秘书的进款独立多了,所以,与其做官,不如开剃头店;与其在部里拍马,不如在水果摊子上唱歌。”可见,金先生的意思是:知识分子要靠自己的本事吃饭,不依附于任何权贵势力,而实现自己的独立人格。
第二,希望知识分子不做官,也就是“不做政客,不把官当作职业的意思。若是议定宪法修改关税的事都是特别的事、都是短期的事,事件完了以后,依然可以独立过自己的生活。”可见,金先生的意思是:知识分子要做到不受官场的约束,保持自己的独立思考。
第三,希望知识分子不发财。“如果把发财当做目的,自己就变作一个不折不扣的机器。同时,对于没有意味的人,要极力敷衍。”可见,金先生的意思是:知识分子不要成为金钱的奴隶。
第四,希望知识分子能有一个“独立的环境”,要与一群志同道合者在一起。
此时的金岳霖虽然对中国社会的利弊有清醒的认识,但并没有失去信心。他说:“有这种人去监督政治,才有大力量,才有大进步,他们自身本来不是政客,所以不致于被政府利用,他们本来是独立的,所以能使社会慢慢的就他们的范围。有这样一种优秀分子,或一个团体,费几十年的功夫,监督政府,改造社会,中国的事,或者不致于无望。”
史飞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