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汉江一条鱼
史飞翔
“我是汉江一条鱼∕三千里汉水是我的故乡∕北岸金桔遍野,南岸稻花飘香∕秦岭巴山是我绿色的翅膀……”绵绵春雨中,听到这首歌词,瞬间我感动得泪流满面。那一刻,我的心灵像蛰伏了一冬的河床一样,忽然解冻。那一刻,我第一次真正地体会到了人与自然的距离。那一刻,我竟有一种“反认他乡是故乡”的感受。
我从小生活在渭北高原,面朝黄土,背朝天。我人生最大的梦想就是能找一处山清水秀的地方,筑一小屋,种一小块地,每天看着蓝天白云,静静地活着,再静静地死去。仁者乐山、智者乐水。中国人大多有一种山水情结。单就生存的质量而言,生活在国际化大都市不如生活在二三线中小城市,生活在二三线中小城市不如生活在小县城,生活在小县城不如生活在乡野农村。然而,人总是活在矛盾之中——居山野羡慕都市,住闹城向往山水。
日前,我随“我是汉江一条鱼”文学艺术采风团来到陕南安康,着实领略了一番自然山水。安康地处秦巴腹地、汉水之滨,有“秦头楚尾”之称。这里山青水碧、空气清新,是中国十大宜居小城。别的姑且不说,仅是这地名“安康”,本身就极富诗意。“安康”一词作为城市地名最早是在晋武帝太康元年。据《兴安府志》载:晋武帝太康元年(280年),为安置巴山一带流民,改安阳县为安康县,取“万年丰乐、安宁康泰”之意,“安康”从此得名。
安康是汉江流域一颗璀璨的明珠,是西安人的“后花园”。安康籍作家陈长吟先生从小生长在汉江边,他说:走进安康清肺(空气优良、雾霾很少),食在安康养胃(绿色食品、没有污染),住在安康亲水(面对汉江、神清气爽),活在安康不累(生活悠闲,不紧不迫)。在安康的这几天,我充分地体会到了这几点。在安康最打动我的是人们对待生活的那种不紧不慢、不急不缓,类似于“审美”,又类似于“艺术”的,生活的态度:人们三三两两,或走或坐,或说或笑,有妇人高声朗笑,有老人闭目养神。一条条寂静幽深的小巷,一面面浑厚庄严的城墙,一阶阶光亮青石板台阶铺向远方。出得巷口,但见山奇水秀,丽色迷人。崖石黛墨,峭壁翼立,隙生杂草、垂枯藤、布荆棘、缀野花,常有鸟雀啄熟果,蜂蝶戏丛花。行于期间,顿生世外之感……
古人讲,逐水而居。水乃生命之源。一座城市有了水,就有了灵气,有了活泛。安康之所以是安康,很大程度是因为有一条江穿流而过——汉江。汉江,亦称汉水。它发源于陕西省汉中市宁强县,横贯汉中、安康,进入湖北西部,最后在武汉三镇的汉口注入长江,全长1567公里,流域面积17.5万平方公里,途径 50余个县、市,是长江最大的支流,与长江、黄河、淮河一起并称“江河淮汉”四大水系。近年国家为解决河南、河北、天津、北京四个省市的生活和生产用水问题,实施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汉江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水源地,承担着“一江清水送北京”的重大任务。于是人们开始关注起一个问题——汉江的水质究竟如何,有没有受到污染?从生态学的角度讲,鱼,尤其是野生鱼,是衡量水质好坏的一个重要标准。鱼好必定水质好,水好必定生态好。据《秦岭鱼类志》记载,秦岭地区共有鱼类161种,其中汉江流域陕西段就有105种。那天在安康《汉江野生鱼科普图片展览》的现场我有幸看到了这105种中的103种。如此众多的野生鱼能长期生息在汉江流域,这足以证明汉江水质的好。
水是生命之源,鱼是水的精灵。关注鱼就是关注水,关注水就是关注我们人类。当我泛舟汉江,望着那碧波万顷、水天一色的时候;当我看着那翠屏晚照、鸟语花香的时候,我觉得——我就是那汉江的一条鱼。
史飞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