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俊民的学术人生

陈俊民的学术人生

史飞翔

  陈俊民教授1939年1月出生于陕西省华阴县(1990年12月经国务院批准撤县设市)。华阴地处河岳之间,华山雄踞其南,黄渭萦绕其北,东据晋豫,有崤函之险;西去陇蜀,是通衢要冲,素有“关中要塞”、“三秦门户”之称,自古为人文荟萃之地,名人辈出:“关西夫子”杨震、文学家杨修、初唐“四杰”之一杨炯、清代学者王宏撰、王宏嘉等。宋代隐士、学问家陈抟,明末清初大学者顾炎武等都曾在这里潜心研究学问。陈俊民正是在这种积淀深厚的“华阴之学”的影响下开始他的学术人生的。

  陈俊民幼时读过三年私塾,跟随舅父学习四书五经、《论说精华》,虽说当时是不求甚解,但早年死记硬背的那点东西,此后对陈俊民的学术研究却起了很大的作用。陈俊民年少时就读于华阴云台中学。云台中学前身为建于北周武帝年间(公元565年)的云台观,一代大儒朱熹、顾炎武、王宏撰等都曾在此设馆课徒。就读云台中学时,陈俊民通过参访朱熹、顾炎武等人留下的历史人文遗迹,从而激发了他对这些学问先贤的敬仰,同时也使他对宋明理学产生了浓厚兴趣。多年后,他曾说:“引导我进入学术领域的是《四书》、《道德经》、《起信论》,所以我曾有‘四书道经起信论,亦师亦友通古今’的诗句。我认为朱熹的《四书集注》对我的影响最大,小的时候就开始读,也看过很多种版本,但还是觉得没有完全读通。它对我影响最大、读得最多……朱熹的《四书集注》,是他用一生的时间完成的,以后成为科举考试的必读之书,他总结了前人的成果,成为一家之言,很值得我们研究和学习。”

  陈俊民的学术道路可分两个阶段:一个是求学读书阶段,一个是教学研究阶段。求学读书阶段,陈俊民是“逆水行舟”。1949年全国解放后,陈俊民和大家一样,接受的是现代教育。教学研究阶段陈俊民是在一个特定的学术机缘和环境里,通过问学、读书和写作而逐渐进入到中国哲学的学术研究前沿。对于自己以上两阶段的人生经历,陈俊民在六十岁时曾将它概括为四句话,这就是他在《三教融合与中西会通?自序》中借用郑板桥的诗句所概括的四句:“不烧铅汞不逃禅,不爱乌纱不爱(要)钱,步前贤之后尘,走自得之路径。”前两句说的是陈俊民学术研究的范围(儒佛道)与宗旨;后两句说的是陈俊民的学术师承、学承与自得。这几句话既表达了陈俊民的学术研究实际,同时也是他的学术理想追求。

  1960年,陈俊民进入陕西师范大学政治教育系学习。1964年,陈俊民完成大学学业,次年留校任教。先后担任讲师、副教授、教授、历史系“关学”研究室主任、校出版社社长兼总编辑、副校长等职。从1960年开始在陕西师范大学学习、工作起,到1989年离开,陈俊民在陕西师范大学度过了整整30个年头。1989年,陈俊民应聘为浙江大学教授,先后担任中国思想文化研究所所长、哲学系主任、校文科指导委员会主任、学位委员会委员等职。2000年,时任陕西师范大学校长的赵世超教授亲自出面邀请陈俊民这位“最理想的学术带头人”回母校,帮助陕西师范大学筹建“中国哲学”专业博士点,陈俊民接受了聘请。从那以后,陈俊民便像“候鸟”一样,在浙江大学与陕西师范大学之间来回穿梭。

  陈俊民教授出版的著作主要有:《张载哲学与关学学派》、《三教融合与中西会通》、《蓝田吕氏遗著辑校》《朱子文集》等10多种。陈俊民教授的研究方向主要是唐宋以后至近现代以“三角融合”和“中西会通”为标宗的“新道教”和“新儒学”。陈俊民教授集四十余年之功,长期以来致力于“关学”的研究,苦心孤诣、不遗余力,堪称“关学”研究重要代表人。

赞(0)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帕布莉卡 » 陈俊民的学术人生
分享到: 更多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