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梦依稀三十年
文 / 高庆利
我常常以为,记忆是最容易模糊的东西,在时光的流逝里,它会一团团淡去,然而现实是:有那么几个回眸,却牢不可破地粘在了记忆里。
1987年9月,秋高气爽,云淡风轻。我揣几分激动、几分好奇、几分忐忑,去新惠中学报到。步入校门,一幢雄伟壮观的教学楼映入眼帘,道路两旁,百花盛开,花香袭人,几只麻雀叽叽喳喳、飞来飞去,可谓鸟语花香。感觉这所学校是那样明朗而温馨。
入学后,学校学习和纪律抓的很紧,一开始,学习还很刻苦,可是后来不知怎么却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那段时间,见别人上课睡觉,我也睡觉,见别人逃课,我也逃课,见别人看小说,我也看小说,就这样浑浑噩噩。最不愿意学的是英语,有一节英语课,我偷偷的看起了小说,正当我跟着《雪山飞狐》里的胡一刀一起寻宝时,英语老师走到我跟前,他看看我手里的书,又看看我,说道:“怎么想当盖世英雄?”说罢,拿起书放到了讲桌上。
还有一天晚自习,我趴在课桌上闭着眼睛迷糊,迷糊中感觉有人碰我的手臂,我以为是同桌,就没吱声,可他又碰我一下,这下惹恼了我,闭着眼睛一拳打在他的后背上,等我稍稍睁开眼,呀!发现是班主任老师坐在我同桌的位置, 正不可思议看着我。
高二那年,一个同学转学去了抚顺,我买了个笔记送给她,并从《中学生》上抄了段留言:挥一挥手,道一声珍重,握着你温暖的双手,望着你噙满泪水的眼睛。也许我们不会重逢,看,天上一颗最亮的星在闪烁,那里我在注视着你的身影,听,树梢上的微风在低语,那是我祝福你的歌声。记着我,别忘记我,别忘记我的话语,别忘记我的友情,别忘记我们嬉戏时的欢乐,别忘记我们苦读时的情景。不要问为什么分手,不要问什么时候重逢,莫道人生好似残梦,是冰总会化去,是雁总要远行……也许明天我们还会相逢,因为我们毕竟年轻。挥一挥手,道一声珍重,请允许我微笑着为你送行!
高中时每年都在新中对面的操场举行校运会,每次校运会都牵动着全校师生的心。因为校运会使大家汇聚一堂,谱写着拼搏进取之歌。运动场上运动员成了宠儿,成为师生们关注的焦点。当然,运动员们也不负众望:“重在参与”展现着他们的积极状态,“为班争光”则蕴含着他们的集体主义情怀,“虽败犹荣”更是深含着他们乐观向上的情操。我们欢呼、我们呐喊,展现了永远是朝气蓬勃、永不言败的豪情。
高三,开始紧张了。特别是到高三下半年几乎是天天考试。并通过各种类型的考试,来排名、划线、定位成绩。最有名的当属“420”和“520”会考,这是高考前的两场全真模拟高考。出题、评分、划线,都当高考一样操作。那段时间,多数同学被自己的成绩弄得心乱如麻。
七月的天空,就像暴风雨来前的前奏。我们戏称“黑色的七月”(当时的高考时间是7月7日)。毕业前的一天,班长组织我们拍照留念,那是个乌云压顶的下午,阳光偶尔拨开云层,佯装欢笑地露出半边脸。天气正好偶合了我们的心情,尽管我们表面上在嬉笑、打闹,但每个人内心里的云层绝不比天上的少,大家脸上洋溢着欢喜夹杂着悲壮和未来无限惆怅的表情,用照片定格在那年的七月。
转瞬间,三十多年过去了,可那一幕幕的场景就像一张张绚烂的剪贴画,串连成一部即将谢幕的电影,播放着我们的快乐和忧伤,记录着我们的青春和过往,每每忆起当年,内心从未淡忘,那青涩的青春年华,高中时代的生活深深的刻在了脑海深处,岁月再深,永远也抹不去。
今年是新惠中学建校七十周年。七十年的斗转星移,七十年的时序更替,蓦然回首,您已走过风风雨雨;七十年的春夏秋冬,七十年的岁月峥嵘,翘首凝望,您依然华丽朴实、光彩照人。为此,我还在朋友圈写段文字:
石虎山下,孟克河边,聚集着群群热血青年。曾经的岁月,难忘的校园。更忘不了那年的高三七班。转瞬间,别梦依稀三十年。回味师恩,恩如山川,回味同学,情味甘甜。三十年,岁月沧桑,三十年,挥手之间。三十年,曾经年轻,三十年,青丝霜染。三十年,天翻地覆,三十年,我们深情依然。没有距离的阻隔,没有地位的偏见,没有贫富的差别,没有久违的疏远。忘不了老师的教诲,忘不了同学那一张张熟悉的脸。
让我们的亲情如诗如歌,让我们的友情温馨无限。渴望再一次亲情相聚,梦想再一次温馨相见。人生长河,相聚苦短。祝同学健康快乐,幸福美满。祝母校青春永驻,桃李满园!
作家简介:高庆利,男,汉族,中共党员,大学学历,1970年12月出生,敖汉旗贝子府镇人。1990年7月参加工作,现就职于敖汉旗水利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