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端午
● 顾立佳
又是一年端午到,又是一年粽飘香。
端午节,又称端阳节、龙舟节、重午节等,节期在农历五月初五。”端”就是开端、开始的意思,“午”与“五”同音,就是五月的意思,端午节就是五月的开端。
端午节源自天象崇拜,由上古时代祭龙演变而来。仲夏端午,苍龙七宿飞升至正南中天,是龙飞天的日子,即如《易经·乾卦》第五爻的爻辞曰:“飞龙在天”。端午日龙星既“得中”又“得正”,乃大吉大利之象。端午节的起源涵盖了古老星象文化、人文哲学等方面内容,蕴含着深邃丰厚的文化内涵;在传承发展中杂揉了多种民俗为一体,节俗内容丰富。赛龙舟与食粽是端午节的两大礼俗,这两大礼俗在中国自古传承,至今不辍。
端午节,据考证是南方吴越先民创立用于拜祭龙祖的节日,后因传说战国时期的楚国诗人屈原在五月五日跳汨罗江自尽,后来人们亦将端午节作为纪念屈原的节日。总的来说,端午节起源于上古先民择“龙升天”吉日祭龙祖,注入夏季时令“祛病防疫”风尚。
端午佳节,当然少不了粽子这个主角。端午节吃粽子,这是中国人民的又一传统习俗。粽子应该算得上是中国历史上迄今为止文化积淀最深厚的传统食品了。据记载,早在春秋时期,用菰叶(茭白叶)包黍米成牛角状,称“角黍”;用竹筒装米密封烤熟,称“筒粽”。到了晋代,粽子被正式定为端午节食品。这时,包粽子的原料除糯米外,还添加中药益智仁,煮熟的粽子称“益智粽”。米中掺杂禽兽肉、板栗、红枣、赤豆等,品种增多。粽子还用作交往的礼品。
到了盛唐时期,粽子的用米,已“白莹如玉”,其形状出现锥形、菱形。日本文献中就记载有“大唐粽子”。宋朝时,已有“蜜饯粽”,即果品入粽。诗人苏东坡有“时于粽里见杨梅”的诗句。
一直到今天,每逢五月初五端午节,中国百姓家家户户都要浸糯米、洗粽叶、包粽子,其花色品种更为繁多。从馅料看,北方多包小枣的北京枣棕;南方则有豆沙、鲜肉、八宝、火腿、蛋黄等多种馅料。吃粽子的风俗,千百年来,在中国盛行不衰,而且流传到朝鲜、日本及东南亚诸国。
其实,端午从来不只是吃粽子、饮黄酒、赛龙舟。挂菖蒲、插艾草、戴香囊等避瘟驱邪、祈求健康的习俗,同样是端午文化的重要内容。
与往年不同,今年的端午因为疫情防控需要,想必大家都没有远走,多了一些不一样的过节方式:云端观美景、线上听讲解、直播里体验端午习俗。虽然不能身临其境,但丰富的内容、多样的形式,也让人有更多的机会品悟端午背后丰富的文化内涵。今天我们防控疫情的方式方法,虽然与古代不同,但所体现的重视健康的理念,无疑有相通之处;疫情防控,虽然会给生活带来一些不便,但未尝不是感知端午文化底蕴的契机。我们或许无法欢聚一堂、观看赛龙舟,但可以和家人一起包粽子、编彩绳;我们或许不能说走就走、远游踏青,但可以给孩子说说端午的由来、讲讲屈原的故事。有家人的陪伴,有悠久的文化,有传承的习俗,有共同的情感,无论在哪,端午节都可以过得有滋有味。
一度春秋,一度梦回。人生变化多“端”,也不过“午”味杂陈。五月的轻风飘来淡淡的粽香,青绿的粽叶包裹浓浓的真情,徜徉在心迹流淌的岁月,追忆久已沉淀的情愫。端午节传承了一种情怀,悲壮而凄美,气吞山河。它向世人所传达的是一个诗人忧国忧民、热爱故土的高尚情怀。端午节,沉淀了一种精神,厚重而坚固,历久弥新,它向世人所传述的是一个勇士不畏暴虐、坚持斗争的伟大壮举。在粽香四溢,百舟竞渡的日子里,回顾端午节历经千年岁月淘洗,传承至今,凝结着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我们于潜移默化中受到熏陶。
端午节与春节、清明节、中秋节并称为中国四大传统节日。端午文化在世界上影响广泛,世界上一些国家和地区也有庆贺端午的活动。2006年5月,国务院将其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自2008年起,被列为国家法定节假日。2009年9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批准将其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端午节成为中国首个入选世界非遗的节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