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照渔家文化》读后 -牧海耕渔别有天

牧海耕渔别有天

——《日照渔家文化》读后

文 / 邢海峰

初遇滕怀森老师《日照渔家文化》一书,是在今年五一假期,在天台山的太阳客栈客房写字台上偶然发现的,记得写字台上整齐摆放一本书和几页精美纸笺,信手拈来捧读,竟然爱不释手。

书中详细描写了日照地区古今渔家文化的兴起与传承,那些从织网到出海前盛大祭祀海神活动,以及海捕过程的细节,都让人身临其境。出海捕鱼的艰辛和满载而归的喜悦,让我泪目,更觉今天盘中的鱼蟹海鲜来之不易,更加敬佩那些铁骨铮铮的汉子牧海耕渔的智慧和胆识,他们有顶天立地的气概,也有满怀的柔情。拜读此书,已被浓厚的带有传奇色彩的渔家文化深深感染。

日照地区的渔民世代以海捕为生,北至辽宁海域,南至江苏海域都留下了他们勤劳勇敢的足迹,在过去通讯尚不发达的年代,远海捕捞有时会受到台风的袭击,所以说海上的每一天都是家人的牵挂、盼望和默默祈祷。

旅居日照多年,想体验一下渔家乐,诸多琐事一直未圆此梦,读了滕老师的《日照渔家文化》,仿佛已经实现了愿望,甚至想象自己就是那个立定船头,昂首眺望,扬帆远航的船老大,循鱼汛布网,唱起铿锵有力的渔家号子,鱼虾满舱胜利返航,一双坚实的脚板踏上岸来,像个凯旋归来的将军,喜悦溢于言表,家人团聚,举杯庆祝,其乐融融,米饭糯香,鱼蟹鲜美,好一个鱼米之乡。

善良纯朴勇敢的日照渔民及后代,有海一样的胸怀,他们是顶天立地的男子汉。海上捕捞作业过程中,一旦发现遇难船只,他们会果断砍断正在拉网的绳索,宁可让眼看进舱的鱼白白丢掉,也要奋不顾身去救援,展示着人世间的大爱无疆。

随着科技的进步,海捕作业也由之前的木帆船变成钢制机帆船,通讯发达,天气预报更准确,加上北斗卫星定位,大大增强了船只抗险和避险能力,海产养殖方兴未艾,现代渔港的建设,让日照真正成为亚欧大陆的东桥头堡,日照正以崭新的姿态走向世界。

喜欢一座城市往往是从喜欢这个城市的某个人或某类群体表现的人文精神开始,我喜欢日照,因为这里有几千年的渔家文化与太阳文化积淀,日照人自强不息,百折不挠,心怀感恩,他们感恩阳光雨露,感恩大海的馈赠,他们追求真善美,追求美好的生活,也创造了让他们自己感动的发展加速度,日照渔家文化庚续传承永励后人,并辐射传播到世界各地,也必将延伸至遥远的未来。

赞(0)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帕布莉卡 » 《日照渔家文化》读后
分享到: 更多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