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围原生家庭》读书笔记:好的原生家庭有什么标准?

阿德勒曾说,幸运的人一生都在被童年治愈,不幸的人一生都在治愈童年。那么到底满足什么样的需求,才算得上是好的原生家庭呢?

从心理学角度讲,在好的原生家庭中,父母应该努力满足孩子的基本心理需求。

第一种基本心理需求:关系需求。

童年时期的关系需求可能会因为父母的忽视、拒绝、或者虐待而受到遏制。如果孩子的关系需求没有得到满足,则会对其心理发展产生各种影响甚至造成伤害。

关系需求没有得到满足,具体表现却有三种不同的情况:一种是孩子长大后变得孤僻,拒绝与他人建立关系,或者阻止某种关系的产生,成为孤独的局外人;一种是孩子长大后建立依赖性很高的关系,过度依赖伴侣或者其他人;第三种表现为以自我为中心,攻击他人,破坏和摧毁一切正常健康的关系。

第二种基本心理需求:独立和掌控需求。

即使年纪很小的孩子,也渴望自己动手,渴望摆脱对父母的依赖。或者说我们终其一生都在寻求独立,渴望掌控感。

《突围原生家庭》中有个形象的比喻,说如果父亲是消防员,那么他的儿子常成为两种人:一种是像父亲那样,成为消防员;一是对抗父亲,成为纵火犯。

第二种基本心理需求:快乐需求。

学习调节快乐和不快乐才是我们生存的重要环节,这意味着我们习得容忍沮丧、延长快乐和抑制欲望的能力。所以教会孩子处理快乐和不快乐的情绪,其实也是我们教育中极为重要的一部分。

原生家庭中快乐的需求没有得到满足,孩子就会用更长的时间去追逐享受,以弥补缺失的快乐,其时间的长度很可能会延长到成年,甚至一生。

第四种基本心理需求:自我价值和渴望被认可的需求。

觉得自己有价值,渴望被认可是与生俱来的。因为如果没有人认可我们,关系也就不会产生。我们对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感知实际上是爱与认知的形式,这种需求能够给予我们强烈的存在感。我们之所以寻求认可,跟另一种场景相关:在婴幼儿阶段,我们通过父母的行为获悉,自己是否受到欢迎。

原生家庭中被认可的感受会形成一种自我价值感,并将影响我们的一生。如果人们的自我价值感比较脆弱,那么他对外界的认可需求就比较强烈。相反,那些内心长期处在阳光小孩模式中的人,对外界认可的需求则相对较少。

弗洛伊德也曾说,那些所有被压抑的,都将会以另一种形式爆发。以上四种基本心理需求,如果没有得到父母足够的重视和理解,那么,在以后的岁月里,孩子也许会采取一切手段,做更多的事情来弥补自己缺失的东西,以至于变得失去理智,情绪失控。

赞(0)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帕布莉卡 » 《突围原生家庭》读书笔记:好的原生家庭有什么标准?
分享到: 更多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