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见未知的自己》读书笔记 -要脱离不想要的生活, 你要先跳出“受害者模式”

要脱离不想要的生活,

你要先跳出“受害者模式”

鲁迅先生写活了一个祥林嫂,她自怨自艾、絮絮叨叨。但其实,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祥林嫂”并不少见。
你总能见到有些人,浑身上下散发着负能量,每天吐槽这、吐槽那,对自己的生活有诸多不满,对他人的生活有不少羡慕。
他们说起自己的故事,都如同祥林嫂提到阿毛被狼叼走的模样。
在张德芬看来,这样的人是陷入了受害者模式。
陷入受害者模式的人,会认为一切都是别人的错,别人所做的、所说的,或是没做的、没说的,都让你受到了伤害。
好比一位妻子会认为自己成为终日在家无所事事的家庭主妇,是因为孩子与家庭琐事把自己不得不困于家庭之中,她会把自己的失意与无奈,全都归于丈夫和孩子。
那这些人为什么会陷入受害者模式呢?
张德芬说,因为他们没有能力把眼光收回来看自己。
他们无法安然地接纳生命的安排,所以会本能地抗拒生命中不好的安排,然后把焦点放在让它们身上。但这,反而扩大了不快乐事物的影响力。
所以,如果要想活出自我,最开始的一步是先要走出受害者模式。
首先,可以主动为自己安排一些事情。
种花、慢跑、跳舞、社交……都可以,关键在于去行动起来,而不是保持现状。
其次,常怀感恩,也能让自己脱离受害者模式。
我们甚至可以设定一个闹钟,让它每隔一个小时响一次。
每当闹钟响起时,我们就开始对生命中的某件事表达感恩之情。
它可以是感恩母亲生养了你,可以是感恩今天有个好天气,还可以感恩自己有一头柔顺的头发……
通过每小时一次的感恩,我们很快就会发现,自己的生活并没有那么糟。
不要让自己成为一名“受害者”。
你要明白,没有人可以带走你的痛苦,只有你自己可以为自己负责。
当你学会为自己的人生负责,你会发现,生活,真的没有那么糟。
赞(0)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帕布莉卡 » 《遇见未知的自己》读书笔记
分享到: 更多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