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的枷锁》读书笔记 -第一道枷锁:盲目的信仰

第一道枷锁:盲目的信仰

杨澜说人生莫过做好三件事:一是知道如何选择,找一条适合自己走的路;二是明白如何坚持,勿随意盲从,忌一味跟风;三是懂得如何放弃,属于你的终究有限,放弃繁星,你才能收获黎明。
父母相继去世后,菲利普被寄养在伯父家。伯父是当地的专职牧师,而伯母是个虔诚的基督教徒。生活在这样一个宗教气息浓厚的家庭,菲利普自然也不少了被宗教思想浸染。
学校里的同学们有时候好奇菲利普的跛足,模仿着菲利普走路,有时候又明知故问地“羞辱”菲利普。菲利普的自尊心受到了大大的打击。
有一天,他旁敲侧击地询问伯父圣经上关于坚定的信念把大山搬走的典故,身为牧师的大伯给了他肯定的回答:坚定的信仰上帝,上帝便会答应所有的请求,甚至是把大山搬走。
这一回答让菲利普感觉人生充满了希望,他内心十分虔诚地祈祷上帝能够在他回学校前一天晚上,把他的脚治好,外面白雪皑皑,可他穿着薄薄的睡衣跪在光秃的地板上,虔诚地祈祷着。
他满心希望会出现奇迹,但奇迹并没有出现,他大失所望,从此对宗教信仰产生了深深的怀疑。
法国作家蒙田曾说:“我们并不是靠沉思冥想或凭我们自己的理解来获得我们的宗教信仰,而是由外来权威和命令强加的。”
菲利普发觉自己对宗教的信仰来源于外力的施加,而不是发自本心的信仰。当他静下心来反思时,才发现宗教和现实竟然如此脱节。这种虚无缥缈的寄托,更像是一种自欺欺人,既荒诞也无意义。他所看到的关于宗教的一切,除了虚伪还是虚伪。
如果我们自身没有思辨能力,只会收环境的影响人云亦云,盲从便会成为无形的推手,使自己活成一个没有灵魂的人。
清醒独立的人生并非离群鹤立,而是做自己不盲从。当一个人认真思索的时候,才能找到并且实现自我。
赞(0)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帕布莉卡 » 《人生的枷锁》读书笔记
分享到: 更多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