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默的病人》读后感


西奥发现凯西背着他和别的男人偷情后,内心十分痛苦,但表面上不动声色,一切照旧。
为了缓解内心的痛苦,他跟踪妻子,又跟踪那个给他带绿帽子的男人。跟踪到那男人家之后,发现那个男人的妻子像他一样被蒙在鼓里。
西奥盯着那个女人,像鬼找替身一般,他找到那个女人,以一种突如其来的恐吓的方式告诉她,她的男人出轨了。
西奥把那个女人捆起来,告诉她,她丈夫正和他的妻子约会,她原以为的恩爱甜蜜都是假象,她是一个和他一样遭受婚姻背叛的人。
那女人不信,西奥便打她,他要她清醒过来,他要她看清。西奥偷袭她的丈夫,敲昏他,捆绑他。他让他们背对背,他告诉他们两个只能活一个,他要他们选谁死谁活。
那个男人选择自己生,西奥向天花板开枪,然后,松开那女人的手,把枪递给她,剩下的剧情让她自己去演。
那个女人杀了自己的丈夫,她对着自己的丈夫开了四枪。四枪都对准丈夫的脸。从此以后,那个女人再不开口说一句话。
这个女人便是《沉默的病人》中的这个沉默的病人。她叫艾西利亚,是个画家,很有天赋,十岁时目睹母亲自杀,而父亲说愿以她换母亲生还,从此,她心里种下被遗弃的毒。而一起生活的姑妈是一个刻薄疯狂专制的女人,她在有能力逃出来的时候便义无反顾逃了出来。后来,艾西莉亚遇到加布里耶尔,认为自己遇到了生命中的爱人,她用自己的生命去爱这个男人,而这个男人在爱她到一定阶段的时候,像是吃了好久的芝士蛋糕想要换一种口味一样,他出轨了。他知道芝士蛋糕很好吃,他当然不愿意放弃这种口味的蛋糕,不过既然这蛋糕就在自己的盘里,啥时候吃都可以,为什么不能偷偷去外面尝尝别的口味的蛋糕呢?
当然,在婚姻中有这种想法的不止他一个。西奥的妻子凯西是一个热情洋溢的女子,当西奥觉得婚姻变得沉闷的时候,他躲去抽大麻,而妻子去偷了情。当加布里耶尔亲吻着凯西时,西奥觉得自己被生活迎头一闷棍打来,他去了以前的心理咨询师那里,而她要他离开凯西,要他面对现实。但他已经不是从前的那个他了,他变了。因为,他已经不能在她那里哭了。当他出来后,他做了一个选择,他要保留他的凯西。
凯西带给他希望,给他新的世界,他不能自己去摧毁。
西奥一方面更加投入到工作当中,另一方面寻找可以接近艾西莉亚的契机。六年后,这个机会来了。他设法去了艾西莉亚所在的心理治疗诊所,并成功让自己成为艾西莉亚的心理治疗师。
西奥像一个侦探一般去调查艾西莉亚的过去,他一直想要弄明白艾西莉亚用枪打爆加布耶里尔的心理动机——到底是怎样一种狠,需要她如此决绝。因为,对于他来说,他对于自己的妻子——这个背叛他的人,假装什么也没发生过,但只是让她慢慢失去曾经让他着迷的喷薄而出的生命的活力而已。
西奥通过走访加布耶里尔的哥哥马克斯、艾西莉亚的表弟保罗、经营艾西莉亚画作的画廊经营人让-费里克斯,发现了艾西莉亚童年的秘密,并理解了艾西莉亚为什么要在杀死加布里耶尔后画《阿尔刻提斯》。
他还通过自己的努力让艾西莉亚开了口,并得到了艾西莉亚的日记。
一切都向这西奥希望的方向发展。
直到他发现艾西莉亚在叙述自己枪杀加布里耶尔时撒了谎。他意识到艾西莉亚认出了他。为了自保,他给艾西莉亚推了一针违禁药,使艾西莉亚再也开不了口。
而西奥很好地掩饰了自己的罪行,并得到了升职加薪。他有一个永远不会在离开的妻子,继承了父母的遗产,生活正向着自己设计的方向发展,直到艾西莉亚的日记辗转来到警方的手上。
他还是栽了。
而奇怪的是,西奥在东窗事发的那一刻,觉得轻松,好像一直就在等待这一天。
那么,这一天,对他来说,是一种别样的救赎方式吗?
以上,就是这部小说的主要内容。

下面来浅谈一点我的想法。
这部小说属于悬疑推理类,有诡计,有构思 ,故事情节也一再反转,而且,探讨的主题是心理方面的,而且是关于童年阴影的内容,所以,这小说很抓人。
这里设置悬疑的技巧有两个,一个是时间混淆,如果没有看完全篇便很难发现篇章之间的叙述时间差,会让人误以为虽然有两条故事线,却共用一条时间线。
第二个是叙述主体的设置。叙述主体在此文中是侦探担当,推动整个故事的发展,很难看出叙述者是幕后最大的boss。所以,当结果出来时,便出人意料,让人唏嘘不已。
当然,这是技巧性的,即使高妙也不算什么的,这小说最吸引人的地方,是在于内容。
这里面涉及到童年的养育方式,父母对孩子的态度,以及在婚姻关系中两性对婚姻的看法和如何维系婚姻的方法等等。
作者在里面讲到一个观点:童年对孩子来说,如同劫难。因为孩子是毫无应对环境能力的幼小个体,父母的养育和关爱对孩子来说,是至关重要的一环。如果父母虐待孩子,对孩子一生来说,都将是极其沉重的包袱。
而这个观点,也得到了普通的认同。人们从各自的童年经历里像是寻找树叶的脉络一般或者泪流满面或者点头了悟,痛苦或者释然,去一一印证。

艾西莉亚的童年最痛苦的一点在于,她亲眼看着自己的母亲亲手制造一起会引起人员死亡的车祸,这人员死亡的大概率就是自己的母亲,而她就在车里,在车的后排。母亲死了,她活着。活着的她,正经受失去母亲带给她的痛苦,不过,她还有父亲。这时候的父爱对她来说就相当重要了。如果她够幸运,她是可以经由父爱来弥补母爱的缺失的。但,她还没来得及体会父爱,就亲耳听到宁愿她死来换取母亲生还的话语。这话出自父亲之口,是在喝醉酒之后。
艾西莉亚在当时,就觉得自己死了。自己已经被父亲杀死了。她否定了自己活着的价值。她活着就是一种罪过。
而她父亲宁愿拿儿女的生命去换取伴侣的生命,这在伦理上是一种颠覆。艾西莉亚不能不因此嫉恨自己的母亲。所以,她后来反思,认为母亲在自杀时是希望她也一起去死。那么,母亲就是想要杀死她的凶手。得出这么个结论的艾西莉亚,在意识层面否定了母爱。当父亲在心里杀死她时,她在心里也杀死了自己的母亲。
当艾西莉亚的父亲死时,她一度自杀。父亲也是自杀。
艾西莉亚的姑妈在他们小花园里,如一个病态的专制的疯狂的女王一般生活着,统领着唯一的仆人——自己的儿子。
我有理由猜测,艾西莉亚的姑妈就是整个家庭悲剧的始作俑者,艾西莉亚的母亲不堪小姑子的挑拨而自杀,而艾西莉亚的父亲不堪妹妹的疯狂专制而自杀,艾西莉亚逃走,只剩保罗一个人承受。
艾西莉亚出逃后找到一条救赎之路,就是画画。她在自己的画作里,画出那些秘而不宣的伤痛。
她的画作才华和个人魅力成功吸引到了加布耶里尔,她在这个男人身上感受到童年时在一棵大树下感受到的安定与美好。她把他画成耶稣像,她视他为她的救世主。
因为她有这样的投射,她回避了婚姻生活里不好的一面。她只一味地逢迎他,压抑着自己各种不好的情绪。
而与此同时,故事的男主人公,西奥,从小生活在一个父权专制的家庭里,父亲对他压制、贬损,在精神上摧残他。
当他长大离开家后,他以为终于摆脱了父亲的控制,却想不到自己陷入了精神危机。通过心理干预,他终于明白父亲带给他的枷锁到底有多沉重。他试着摆脱父亲对他的精神控制,他学习心理学,长期看心理医生,自己也终于当了心理治疗师,并娶到一个如愿以偿的可以照给他生命之光的女子为妻。父亲说他不行,他偏行给他看。
童话故事里公主和王子结婚往往是故事的高潮当然也是结尾。
结婚后的婚姻生活要如何维持呢?
结婚如果从占有这个意义上来说,是一种成果。但这种成果可以持久吗?
西奥和艾西莉亚俩人的人生本来是不相交的两条平行线,却因为双方对象的出轨,而交汇在一起。
西奥在遇到艾西莉亚的那一刻,就一厢情愿地把艾西莉亚归于自己的同盟军。他在遭受爱人背叛之后,脆弱的心灵极需安慰。他的心理治疗师安慰不到他,他要的安慰,是一个可以抱团取暖的,是可以落井下石的,是临死前找一个垫背的,是我得不到你也不能得到,是能满足他这种种阴暗心理的对象。
艾西莉亚刚好满足这些。
西奥找到了自己的猎物。

那么,西奥是什么时候从一个精神的受害者变成了施害者呢?
我认为是从他当上心理治疗师开始的。当他成为一名心理治疗师,助人的工作性质让他找到自己存在的价值,他渐渐对自己有了信心,有了越来越多的心理能量与父亲的精神控制对抗。而且,他也越来越依赖这种工作带给他的心理能量,以至于,他对病人的关心程度超过了对妻子的热情。而这也是他的婚姻出现问题的根本原因。但他自己并不知道,或者说即使有觉察也不愿意深究。
当他觉察到妻子出轨后,他没有检讨自己的问题,也没有想办法与妻子进行沟通,而是用了一种回避的方式,试图继续维持这种表面平静的婚姻生活。
而婚姻状态出问题后,他一方面对妻子在精神上PUA,另一方面,他仍然把生活的重心放在工作上,甚至于为情敌的妻子着迷,而着迷的原因他只愿意界定为他要帮助她。
他为了“帮助”她,持续地跟踪她,捆绑她,要挟她,置她于绝望之地。他早就入魔了,只是他并不愿意承认而已。
他入了自己的工作之魔,在这份工作里,他以为自己是上帝,以为有那么多的人等着被他拯救。那么,在这一刻,他已经变成了和他父亲一样的人——精神上的暴君,只是他更隐秘一些,有了更多工作上的掩饰而已。
但他和自己的父亲还是有着本质上的区别,他父亲从来不知道反省,而他一直在痛苦地挣扎,直到他升职加薪,搬进父亲的老宅,面对妻子的冷漠和满屋子的沉闷浑然不觉时,他已全然变成了父亲从前的样子。

现在来分析一下西奥和艾西莉亚以及凯西和加布耶里尔四个人对婚姻的态度,以及他们对婚姻都有着怎样的期待。
西奥和艾西莉亚都希望自己的爱人对自己永远忠诚,他们在爱人身上寄于了太多的期望。当然,这是不正常的。婚姻是一种缔约,可以缔结,也可以解除。婚姻不是一个人对另一个的道德绑架。婚姻出现问题,如果不自己检讨,而擅自贴标签,那是另一种形式的不负责任。
西奥和凯西的婚姻出问题时,双方都有所察觉,但两人都回避了问题,而用另一种形式去缓解问题所带来的焦虑和失落。一个偷偷抽大麻,一个偷情。当两者都被发现时,双方又没有在一起解决问题,而是采用另一种形式的回避问题。两人都假装什么都没发生过,继续过自我欺骗的婚姻生活。
我在这里想要追问的是,为什么在婚姻出现问题时,俩人都采取了回避的态度呢?其实,一开始,凯西是在试图沟通,在试图解决问题。但西奥回避了,他没有和凯西坐下来好好讨论他们的婚姻状况,而是逃到工作和大麻里。当凯西也放弃沟通时,就是他们的婚姻走下坡路的时候了。那么,西奥不愿直面婚姻问题的原因是什么呢?
他不愿意看到自己的不足,不愿意承认自己的问题,不愿意接受婚姻也会失败的事实。
而艾西莉亚和加布耶里尔的婚姻,问题出在艾西莉亚身上,她太在乎加布耶里尔了,她一味的迎合他,却不敢表达自己的痛苦,不敢言说自己的苦恼,她太美化加布耶里尔了,她爱的是她想象中的爱人。但加布耶里尔和凯西一样,对婚姻是没有太多心理包袱的,就是单纯的和则聚,不和则分。他们没有道德绑架,他们对婚姻更多的是现实享受。
所以,对他们来说,出轨就出轨了呗,是跟着感觉走,是不辜负每一个当下,是在对婚姻尽了该尽的义务后,在外面透口气。
他们过分吗?
他们觉得自己并没有做错什么。但这对于西奥和艾西莉亚却是致命的打击。因为,他们对婚姻投射了太多的心理包袱。
这部小说用了很大的篇幅来讨论《阿尔刻提斯》这部希腊神话。艾西莉亚画《阿尔刻提斯》是代入了自己。在神话故事中,阿尔刻提斯代夫赴死,后来被拯救。阿尔刻提斯为什么要代夫赴死呢?因为她爱他胜过自己的生命。但冲动过后,她真的代夫去死时,她在面对即将失去生命时,有对生命的惋惜,进而会想到这到底值不值得,因为这不是对等交换,这是她一厢情愿的牺牲。她用自己的死,可以换来丈夫的感恩,可是,她没有机会领受。她会想,为什么她即使去死,丈夫就眼睁睁看着她去死呢?他难道没有任何的不忍心吗?他就不阻拦一下吗?她想要的是她和丈夫争着赴死,而她先他一步,成全了他的生命,也成全了她的牺牲,最终成全了爱情的神话。她希望带着一种极致的心理满足去死,而不是这样一种在疑心和顾虑中走向死亡。
所以,当她再次活过来的时候,她选择了沉默,再也不说一句话。
她将爱情当成了可以超越生死的神话,于是,看到爱情中的怯懦和计较,便心灰意冷,再也不沾惹了。
而艾西莉亚也是如此。她将爱情看成了神话,但西奥偏偏让她认清爱情的现实。他让她看到,在爱情中,有背叛,有逃兵,她以为的爱人并没有爱她那么多。西奥让加布里耶尔选择谁生谁死,加布里耶尔选择生,艾西莉亚爱情的神话破灭,而且,她再次感受到自己的生命被否定,自己不值得活在这人世间。
第一次是自己的父亲,第二次是自己的丈夫,生命中最重要的两个人,都否定了她生命的权利。
所以,她彻底沉默,不再开口说话。
西奥刺激艾西莉亚,说是想要帮助她。但,他潜意识里,是不是有一点精神欺凌的成分在呢?
他不也是抱着爱情的神话娶的凯西吗?他的爱情神话破灭了,便也见不得别人仍活在这神话之中。
那么,在爱情中,我们到底应该抱着怎样的态度来看待爱情呢?
各取所需,当然是最基本的动机了,只是,对于这需,到底能取到不能?如果不能,我们要抱一种什么态度呢?继续索取,还是就此放弃?
当然作为一个理智的正常人,放弃是明智之举。如果真不愿,可以协商,博弈,妥协等等,达到一种新的平衡。
最后,再来谈一谈关于边缘性人格的魅力问题。
为什么说,边缘性人格有吸引人的魅力呢?我分析是这样的:边缘性人格更在意内心的感受,对事物的感知更敏锐,活得更纯粹。而且,边缘性人格不太在意世俗意义,和正常人有很大的不同。正常人有很多被压抑的欲望无从表达和发泄,通过和有边缘性人格的人的交往,能满足他很大一部分潜在的欲望(愿望,冲动等等)。

全文完。

绥安

赞(0)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帕布莉卡 » 《沉默的病人》读后感
分享到: 更多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