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读鲁迅

在高二的一次语文课上,语文老师在谈及鲁迅先生的作品时,忽然问道:“你们谁知道鲁迅写过的唯一一篇爱情小说是什么?”

全班鸦雀无声,没有人知道,只有我怯怯地说了声:“伤逝。”

《伤逝》是我第一篇在课外读到的鲁迅的作品,当时,对我的震撼已经非常之大。我惊讶于书里面对恋爱中男女心理的把握之细腻,文字之峻冷、意境之清廖。

但当时吸引我注意的课外书还很多,王朔、阎连科正横空崛起,强烈吸引着我,冲刷塑建着少年人不成熟的三观,此外又有《读书》《随笔》《散文》《散文诗》等纯文学的杂志占据我的课外时间,而当时还搞不到鲁迅其他的小说,对他的关注就暂时搁浅了。

在我二十岁的时候,有一次在书摊上看到了《鲁迅全集》,就买了一本回去。

书自然是盗版的,字迹小,排版差,纸张薄,间或还有错别字,但并不影响我阅读。

那本书大概有六七百页厚。收录了鲁迅几乎所有的作品。《热风》《华盖集》《坟》《而已集》《三闲集》等几乎所有的杂文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朝花夕拾》、《野草》《书信集》等,就着昏黄的灯光,在午夜时分,我一篇篇地看下去,倾听着鲁迅先生隔了几十年的呐喊声,那声音振聋发聩,不禁蹙然动容。

等这些全部看完之后,我又重拣出《呐喊》《彷徨》《野草》来看。这三部是我认为艺术性跟思想性结合得最完美、最耐读、永不过时的书。

《孔乙己》《阿Q正传》《祝福》《狂人日记》这些自不必说了,语文教科书上都有节选,那时是把他的文字当成任务去完成的,缺少自知自觉性。过后又重读,体会又与学生时代大不同。

除了这些名篇之外,我最喜欢的是《孤独者》和《伤逝》。于我而言,我喜欢这两篇更甚于其他所有之篇章。

《孤独者》中魏连殳是一匹在深夜里嚎叫的狼,一匹受伤的狼,只能在深夜里独自舔舐伤口,鞠一杯世态炎凉的酒,不论冷热,一口喝干。

他曾是一个启蒙者,怀抱救世的梦想,天真而热烈地投身进去,直到自己被所拥抱、所期望之物讥讽、践踏而“潘然醒悟”,“我已经躬行我先前所憎恶,所反对的一切,拒斥我先前所崇仰,所主张的一切了。我已经真的失败,——然而我胜利了。”

每每读到这里,鼻子就会发酸,如此悲怆,如此不甘,然而,“我自己又觉得偏要为不愿意我活下去的人们而活下去;好在我愿意我好好活下去的已经没有了,再没有谁痛心。”

为了不愿意自己活下去的人们而活下去,这样的活着其实就是一种报复。

你们不是不愿意我活下去吗?我偏要活给你们看。用我冷冷的嘲笑和冰冷的颜色,用我这瘦弱的身躯和干咳的声音,期望于苟延残喘中与这末世同归于尽。

然而,连殳死的时候,是穿着军服,被他嘲讽的身份成了他身份的终结者。连殳在不妥帖的衣冠中,安静地躺着,合了眼,闭着嘴,口角间仿佛合着冰冷的微笑,冷笑着这可笑的死尸。

我曾试着用理性去分析《孤独者》之所以吸引我之处,但全然失败。莫若说,是我自己放弃了努力。

如同去看梵高的画,站在画布面前,如同置身入另一个艺术的世界里,在那里,语言已经失去了应有的功能。能够做的,只有默默无言,而后或者流泪或者微笑。双手合十,感恩上天,如此而已。

而每次读《孤独者》,我内心涌起的只是悲悯,沉痛的悲悯。明明知道没有资格悲悯,然而,还是要去悲悯。

同时,内心又升起一种敬仰。

一种肃穆的敬仰。

敬仰有如此之先贤,如此勇敢,如此伟大,而后,留下了如此宝贵的作品。

《伤逝》与《孤独者》相比,悲怆味道要淡一点儿,然而,也还是悲怆。

同样冷峻的笔调,同样直指人心的呐喊,同样的悲剧。个人奋斗在社会面前,力量是那样的弱小,如风中的蜡烛,刚闪动一点微光,就即刻被吹灭。

不管是自由恋爱,还是自我奋斗,都是不行的。

可悲的是,还要眼看着同伴一个个被埋葬。

呜呼哀哉,实在是让人说不出话。只能默默祭奠先灵,而后珍惜现在的生活。

而《野草》是我最喜欢的散文诗集。我曾在旧书摊上淘得一本,很薄,很旧,是八十年代的版本,喜欢得不得了。

里面的文章我几乎都能背下来。每一篇都看了好几遍,特别是《野草题辞》《死火》《墓碣文》《颓败线的颤动》《复仇》等,每次读都觉得灵魂在颤抖。

老实说,我认为鲁迅先生是一个内心世界极其丰富、思想深邃广袤,心忧天下而觉无力回天、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悲剧英雄。

这几天听了喜马拉雅电台上静璇女士诵读的鲁迅文章,我认为是最接近鲁迅思想跟艺术基调的声音了。个人非常喜欢。

又重新翻出书来读,内心感触良多。但苦于能力有限,就不多作赘述了。

附注:作此文之目的,一是抒怀,二是希望大家读了之后,能重新唤起对经典文学的兴趣,与少年的自己,来一个隔年相会。

赞(0)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帕布莉卡 » 浅读鲁迅
分享到: 更多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