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雪莲花说开去
文/张玉庭
雪莲花极名贵,但它只开在极度的苦寒之处。
这太像一个神圣的暗示了:美好,并不生长在甜美的环境里。
于是想起了许多在苦难中拼搏过的名人,他们也是极名贵的雪莲—居里夫人即是。
正如电视片《居里夫人》,剧中的一个场景就特别让人难忘。
哪个场景?就是她读书时的那间极寒怆的小阁楼。
那是个极典型的斗室,一无所有,空落落的,光线暗淡,一片灰蒙蒙,没有壁炉,更没有阳光,就是在这,一心苦读的玛丽亚(即后来的居里夫人)曾因寒冷饥饿而昏死过去。
但她一如既往,认真苦读,终于以第一名的优异成绩得到了硕士学位。
那么,当她荣获硕士学位时,电视是怎么表现的呢?
我记得非常清楚。
一边是声音,主持人正在极庄严的宣布:第一名,玛丽亚—–
另一边却是画面:斗室,一无所有的寒冷的斗室。
一边是声音,大礼堂里的极热烈的掌声。
另—边却依然是画面:斗室,一无所有的极其冷清的斗室。
电视片不拍欢乐的笑脸,电视片不拍明媚的阳光,电视片也不拍艳丽的花朵,却偏偏选择了玛莉亚那空空如也的斗室。
这无疑意味着一个重要的启示,荣誉来自哪?就来自这极朴素极悲壮的拼搏。
于是想起了一句中国的老古话,“梅花香自苦寒来”,如此苦寒的斗室里居然开出了如此艳丽的花!
于是进而想起了艺术上的“出新”。
何为出新?不就是指的这种“独辟蹊径”新意迭出的写法吗?
电视片《居里夫人》是一部歌颂献身精神的名人传记片,我们也看过不少歌颂拼搏的作品,两相对比,究竟如何描写拼搏才能更引人关注,发人深思,《居里夫人》的这一处理就显然提供供了一个极有意义的借鉴。
正如写雪莲,只有写了它开花时的背景:极度苦寒之地,那花才格让人肃然起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