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庄子《列御寇》有感

庄子《列御寇》中有一则寓言,全文仅25个字:“朱评漫学屠龙于支离益,尽千金之家,三年技成而无所用其巧。”虽短小却精致,有人物,有情节,有重点,有高潮,有原因,有结果,且越品越觉得意味深长。

细细想来,这位叫朱评漫的就的确可悲,花了三年的时间和千金的代价去学屠龙,手艺学成了,却根本找不到可杀之龙,后来的人们把毫无用处的学问比作屠龙之术,也的确比的极妙。

再细细想来,觉得这个开办“屠龙培训班”的人就挺“聪明”挺缺德:收费高,自然可中饱私囊;名曰屠龙,自然可炫人耳目,哗众取宠,不过,既然天下无龙可杀,这玄而又玄的屠龙本也就成了地地道道的形式主义的花架子,或者说,人们耗时废力,却只学了个花里胡稍全无用处的玩艺儿,岂不是可悲可叹?

借用一句现代的话表达,这种把戏,分明是只有形式全无内容的花花绕啊!

有趣的是,再细想开去,在我们现实生活中,还真的有这种重形式甚至唯形式的现象。笔者就曾听说过,某局在检查评比时,就特别留意下属单位的宣传栏是否画得“五彩缤纷”,大标语是否贴得“顶天立地”,工作总结是否写得“花枝招展”,而对于这些单位的实际情况,却很少过问,结果,玩“花花绕”的单位成了先进,讲究实干的单位却名落孙山,这公平吗?这合理吗?如此评比,岂不是在公开提倡那种华而不实的屠龙术吗?

换言之,评比时的确需要参评单位提供各自的“工作总结”,但,该总结什么,当然应该是硬指标,而不是写“屠龙术”。

值得警惕之处也正在于此,即,那种写得像屠龙术似的总结就肯定不是踏踏实实的好总结。

但愿别再有屠龙术般的“花花绕式的总结”!

赞(0)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帕布莉卡 » 读庄子《列御寇》有感
分享到: 更多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