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把自己作为方法》01-和世界发生真实的连接

1. 播客《文化有限》单集,推荐:

文化有限Vol.119 把自己作为方法

2. 许知远提到的书:For the Future of Israel, by Shimon Peres; Robert Littell

3. 关于项飙

B站合集

4. 关于吴琦

主编变身主播,吴琦播客营业了!

一、第一你要找到自己和世界的连接,有一些人他从事的工作可能相对来说可能是社会整体结构的一个非常的边缘的一块,或者是离现实生活很远的一块,比如说我有同学因为我学英语的可能有同学是做英美文学的翻译这样的东西,比如说你跟片区的警察相比,你可能和真实生活发生连接的这种可能性,这种强度会弱化一些,所以从事这样职业的人,他有可能有时候很难找到和真实生活的连接,那么向飚老师就鼓励自己一定要去尽量的去探索,找到自己在社会中的位置,我觉得这一点你一旦找好了定位,那么接下来的一切都非常的好做

二、有机的知识,就是说你对这个事怎么操作,你其实是有很多的这种观察,有这种经验的,而不光是比如说从拿到一个文本,你完全是从很抽象的角度去了解这个事儿的,organic knowledge;年轻的时候,经常看一些,拉美的政坛查韦斯又怎么了、美国QE了,有意无意主动被动的会在这些方面有很多的涉猎,但其实这个东西离生活远,它不是有机的知识,不是organic knowledge。

三、许知远、吴琦、向飚,他们仨都是北大的。许志远作序讲了一个其实在我看来还是比较动人的故事,其实我早年看徐志远的书也都有这样的感觉会很被打动,他会把一个其实跟你八竿子打不着的一个人,跟你离得很远的一个人,他会把他的那一个瞬间那一个片段切片刻画的绝对能够进入到你的脑海中。

我记得他当时让我印象深刻的案例就是李普曼;今天是一本书叫为了以色列的未来for the future of Israel,一个记者采访佩雷斯,以色列的前总理,有对话的感觉,而不是说像华莱士法拉奇那种逼问、压迫感

四、吴琦说想到真的出版了,现在大家好像就是对一个事儿做不成,是天然的默认的 default option,大家好像就觉得这没做成很正常,反而你把一个事做成了,会觉得,哇塞,还真做成了。在今天这种怀疑好像正在成为一种日常普遍的当代心理,人们对事情的期待不敢过高,机会都很脆弱,又充满风险,希望经常以各种理由落空,更经常在落空之前自己先放弃,如愿的完成一个计划,反而成了一件特别意外的事情。

yadoo

赞(0)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帕布莉卡 » 【读书笔记】《把自己作为方法》01-和世界发生真实的连接
分享到: 更多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