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夜读书
文/梁 伟
喜欢在静夜里读书,那时的我和书的意境一道潜入浓浓的夜色里,一种温馨,一种快乐,一种享受。
喜欢阅读的人,看书就是一种享受。诚然,自走出校门,由于忙于生计,自己能静下心来读纸质书的时间并不多,尽管人们流行在网上览阅,但我认为这和纸质读书有所不同的,自己喜欢在书上重点文字划线或做记号,以便于温习,努力使之变为自己的东西。这,是我读书的一种方式!或许和别人不一样。
“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每晚,如没要事或不想文学创作的话,我会在散步、洗漱和网上浏览一会新闻后,上床开床头灯,这时大概是夜11点钟左右,我靠软枕,左手拿书、右手拿笔开始阅读,看到喜欢的段落、句子,读不懂的字划线、圈起或打记号,日后再查字典,了解意思,有时看过的书会被划得密密麻麻的……我想,书海茫茫,看的书定要看你需看的书,当然世界名著可以看,国内历史、现代的著作也可以读,对自己工作或生活意义不大的书籍最好少看,那是浪费时间,且人的精力有限,做任何一件事都不可能面面俱到。我们知道,多读书是好事,但你只是泛泛去读表面的东西,甚至不求甚解,如此读书,也许到头来“书到用时方恨少”或竹篮打水一场空。
我想,书是灯,读书照亮了前面的路;书是桥,读书接通了彼此的岸;书是帆,读书推动了人生的船。读书是一门人生的艺术,因为读书,人生才更精彩!
夜,万籁静寂,我靠枕默读,聆听翻书声,仿佛与心律一起翻动,感动书里的喜怒哀乐和悲欢离合,感悟作者创作这部作品或这篇文字的心态,为何这样写?表达何种情感?告诉读者什么?阅读中,我还感觉文章字里行间的内涵、韵味,一时间我似乎和书中的人物一起哭,一起笑,明白每个人的一生都不尽相同……读书,让我理解世界,明白事理,充实活着的意义,也许每个人的生存际遇都不一样,做官的或平民的,富有的或贫穷的,欢快的或伤痛的,高贵的或卑微的,但无论如何,都要热爱生活,直面人生,通过读书积极向上寻找生命的最美丽,那样我们就无悔一次今生今世的人在旅途了。
我认为,读书是一种感悟人生的艺术。读杜甫的诗使人感悟人生的辛酸,读李白的诗使人领悟官场的腐败,读鲁迅的文章使人认清社会的黑暗,读巴金的文章使人感到未来的希望。每一本书都是一个朋友,教会我们如何去看待人生。读书是人生的一门最不缺少的功课,阅读书籍,感悟人生,助我们走好人生的每一步。
其实,我每晚读书约有两个小时,一般读些如《读者文摘》、《作家文摘》和《小说选刊》、《小说月报》等,这些刊物文字篇幅不长,花时间不长。对于我国的《红楼梦》等四大名著,中学时代我早读过,从学校图书馆借读的,那时功课多、时间紧,于是读得快,有时一两天就看完一部,不求甚解,仅仅了解一些内容而已。现在,我和以前读书不同,重点阅读国内外名家的著作,读书很慢,多是一两个月才读完一本,期间我还在网络上阅读别人对这部著作的评价或解读,加深理解。有道是,阅读不能改变人生的长度,但它可以改变人生的宽度。正是这种兴趣的阅读,让我的生活丰富多彩。
眼下,网络、媒体等很发达,因此读书方式也多样化,但只要读了就好了。读书可以感悟人生,这个人生可以是自己的人生,可以是历史的沧桑。可以是天地的沉浮,可以是……读书是一种德性,在理性的引导下,读书人在灿烂的星空与神圣的道德之间,获得了灵性和自由,以及诗意生存。读书是一种放达,在历史与现实的冲击下,读书人漠然于时间也漠然于空间,即使是惊鸿一瞥,也执掌起漫天光芒。
静夜读书,我读进夜的湖心,与夜交融成一本书,一起叩醒黎明的天窗——一个新的美丽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