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谒鲁迅故居

散 文——

拜谒鲁迅故居
文/梁 伟

仲夏的一天,我有机会拜谒了鲁迅的故居——绍兴。走近绍兴,我就走近了鲁迅,走近了他的生活与生命的空间,彻悟他的内心世界,也读懂了一代文人忧国忧民的心胸。
鲁迅的故居,位于都昌坊口周家新台门西首。1881年9月25日,鲁迅就出生在这里,一直生活到18岁去南京求学,后来,他回故乡任教也基本上居住此地。这里,是一幢中式两层楼房。客厅,通常用来吃饭和会客的,还有卧室、厨房、菜园(百草园)等。三味书屋是鲁迅少年时代上学的地方,距鲁迅故居100米左右。导游小姐说,这个书屋系清末绍兴城内有名的私塾。我边走边看,仰首房内正中墙上挂有“三味书屋”的匾额和松鹿图。房柱上有副对联:“至乐无声唯孝悌,太美有味是读书。”有些陈旧,但文字还是清晰可见的。放眼房内,那儿依然摆设有当时原物方桌、木椅。当我走近位于书房的东北角有一张桌面上,导游指着刻有“早”字的书桌,解释说是当年鲁迅用的。之后,导游引着我们来到书屋后的小园,告诉这是当年鲁迅及其同学课余游玩的地方……另外,新台门是周家多年聚族而居的地方。
鲁迅故里,位于一条独具江南风情的历史街区,是原汁原味解读鲁迅作品,品味鲁迅笔下风物,感受鲁迅当年生活情境的真实场所。一条窄窄的青石板路两边,一溜粉墙黛瓦,竹丝台门,他的祖居周家老台门,故居周家新台门,百草园,三味书屋,寿家台门,土谷祠,鲁迅笔下风情园,咸亨酒店穿插其间,一条小河从故居门前流过,乌篷船在河上晃晃悠悠,让人想起他作品中的一些场景……到鲁迅故里,得了解他的祖居:周家老台门系鲁迅祖辈世居之地,建于清乾隆十九年(1754)。整个建筑坐北朝南,由台门斗、大厅、香火堂、后楼共四进组成,东西各有厢楼。鲁迅在绍兴时期,每当节庆或祖先忌日,必去老台门行礼、拜访。
三味书屋是清末绍兴城里著名私塾。鲁迅12岁至17岁在这里求学。鲁迅的座位,在书房东北角,一张硬木书桌是鲁迅使用过的原物。据说,有一次鲁迅因故迟到,受到先生批评,就在书桌右上角刻“早”字以自勉。塾师寿镜吾(晚署镜湖),是一位方正、质朴和博学的人。他的为人和治学精神,给鲁迅留下难忘的印象。三味书屋是三开间的小花厅,本是寿家的书房。寿镜吾在这里坐馆教书达60年。三味书屋后面有一个小园,种有两棵桂树和一棵腊梅树。三味书屋正中上方悬挂着“三味书屋”匾额,是清朝著名书法家梁同书所题。鲁迅在著名散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文中写道:“出门向东,不上半里,走过一道石桥,便是我的先生的家了。从一扇黑油的竹门进去,第三间是书房。中间挂着一块扁道:三味书屋;……”
百草园在故居的后面,原是新台门周姓十来户人家共有的一个菜园,平时种一些瓜菜,秋后用来晒谷。这是鲁迅童年时代的乐园,常来玩耍嬉戏,品尝紫红的桑椹和酸甜的覆盆子,在矮矮的泥墙根一带捉蟋蟀、拔何首乌,夏天在园内纳凉,冬日在雪地上捕鸟雀。这些童年趣事,在鲁迅的心里留下深刻而又美好的印象,一直到晚年还引起他亲切的怀念。百草园连同周家新台门的房产易主之后,园地的南北两端虽已改变了面貌,而它的主要部分仍基本上保持原样。鲁迅说:“我家的后面有一个很大的园,相传叫作百草园。……”
鲁迅笔下风情园在绍兴鲁迅纪念馆西北侧,有一朱家台门,又称“老磐庐”,它西接周家新台门,东邻周家老台门,北临东咸欢河。朱家台门环境幽雅,且寓古迹。朱家台门的主人叫朱阆仙,即买下周家新台门的“朱文公的子孙”。朱家台门原为越王望花宫故址,系明初名将胡大海官宅的一部分。
咸亨酒店在市区鲁迅路秋官第,临街朝南。酒店东侧,竖立着一座四柱塔形照牌。塔高二丈许,顶有瓦,有檐,檐下外侧悬一大“酒”字。四柱似竹,塔体中空。朝西面有黑底,上书“咸亨酒店”四个金字。店内摆设格局,悉如鲁迅小说《孔乙己》所状。因此处老酒地道,“过酒坯”(下酒菜)风味纯正,闲暇之时,于此自斟独酌,或约三二酒友品“三酉”而负暄闲聊,均极自在。咸亨酒店有绍兴酒俗博物馆之戏称。而鲁迅文化广场位于咸亨酒店西面的鲁迅路口。广场北部塑有鲁迅铜像,面对鲁迅路,系用黄铜铸造。铜像中的鲁迅面容和蔼可亲,仪容从容安祥,透过形象可以明显感受到鲁迅先生睿智的思想、坚定的信念和坚韧不拔的毅力。土谷祠,即土地庙,位于长庆寺斜对面。鲁迅幼时,祠里常有无家可归的乞丐、游民栖身。鲁迅不朽名篇《阿Q正传》中的阿Q形象,即以祠中一个名叫谢阿桂的游民作为“模特儿”。
有人说,若将绍兴比喻成一部漂在水上的书,那鲁迅故里无疑就是全书的精华。著名的咸亨酒店和旧时绍兴其他酒馆一样——曲尺形的柜台,古朴的陶制酒坛,马口铁制的窜筒,醇香的加饭酒以及那入味的茴香豆,无不让人忆起那位穿长衫的孔乙己先生,似乎还在表情认真地告诉人们“茴”字的众多写法,令人颇有回味。
1936年10月19日,鲁迅先生在上海寓所里逝世,终年56岁。60多年过去了,他作为思想家和文学家的价值,不但没有被历史冲淡,而且愈发明晰、愈益增辉。于是,我铭记鲁迅“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的诗句,也深悟他那种“垂老不变的青年的热情,到死不屈战士的精神,将和他的精湛的著作永留人间”的血性。
拜谒鲁迅故居,默读鲁迅,我仿佛在感知这个世界……

赞(0)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帕布莉卡 » 拜谒鲁迅故居
分享到: 更多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