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研讨课中反思教育叙事法

在研讨课中反思教育叙事法

文/于桂丽(北京)

笔者在北外从事十三年教学中,在全校通选课中用中文讲波斯文化,是近三年秋学期申请了新生研讨课后,我使用的教育叙事方法。
因为叙事研究在文学、历史、人类学、社会学以及社会语言学等学科的研究中具有悠久的历史,而波斯文明是世界文明古国之一,尤其波斯文学作品闪烁着人性的光芒,它综合了文学、哲学、宗教学、语言学等的特点。从我国春秋战国时期的孔孟思想到古希腊的苏格拉底、柏拉图的教育思想,无不闪耀着教育叙事的思想光辉。《庄子》更是教育叙事研究的典范。
对于教师来说,教育叙事除了具备作为一种研究方法的工具价值,更应当超越方法论,发挥其本体价值、伦理价值,使得叙事成为教师在教育生活中的存在方式和意义生成方式。
昨天下午聆听亚洲学院院长苏莹莹教授发表题为《外语非通用语专业跨文化教学与课程思政》受到很大启发,我用四个字一句话来点评苏院长的讲座,亦即“字字珠玑”。她通过大量实例,讲述了课程思政在外语教学中的灵活运用。笔者被她的讲座吸引,在她讲座中,反思自己的教学思政环节,猛然间顿悟。其实,在教学中实施教育叙事,也可以成为思政教学的一个典范。
我在实施16次教学大纲中,在前伊斯兰古波斯文学和中古波斯伊斯兰文学中间,安排一次“我的育人故事”,从自己所走过的岁月中,如何从自己亲身经历的当代国际政治风云变故,回顾自己用小语种技能与这些事件共处,如何梳理、筛选与采择、设计与规划这些故事?让听者自发地产生共鸣,达到思政教育目的,实现教育生活中的精神重建。
我选择舒凌钰、谭雯靖两个学生听完我的育人故事,就像我聆听完苏院长讲座,挥笔写下的随笔文字,与读者探讨教育生活中的精神重建。值得一提的是,笔者与舒凌钰同学一起创作的他的第一篇文章《我们在课堂上讨论爱情》发表在《作家地带》文学平台,这可能成为舒凌钰同学在北外学习中一次难得的写作经历,这将激励他在未来的写作生涯中,发挥更大潜能,引领更多的学子,继续砥砺前行。谭雯靖同学也有多篇文章发表在《作家地带》,她通过研读古波斯文化经典《阿维斯塔》,以及研读尼采代表作《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在课堂分享中,发自肺腑地感慨,她说波斯文化给她的启发是:“那享有真诚之人是否将于完美和永恒融合为一体?”《阿维斯塔》波斯的古老经典,给出了至善的答案——真诚。“人们将因善良的品德和行为,达到完美和永恒的佳境。”于是她深思一直困扰她的一个问题:到底如何克服虚无?她写出一篇文章《现代人的救赎》,发表一天,阅读量过千人。
下面,我把这两个同学的随笔分享读者,在探讨叙事研究教学法同时,体会这个喧嚣的世界,所暗含的精神价值。

赞(0)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帕布莉卡 » 在研讨课中反思教育叙事法
分享到: 更多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