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学术下审美 在教育中认知
——读李欣复《学术文集》有感
城阳第五中学 朱翠
李欣复先生所编写的《学术文集》大体上是根据“学术为骨干思想”的原则而创作的。作品共分为三册——上、中、下。上册是哲学篇,分现代哲学与传统哲学两部分;中册是美学篇,分现代美学与古典美学两部分。在现代美学方面,作者联系当下现实,对当前人们比较关注的生态美学、环境美学等问题作出了自己独到而新颖的思考;在古典美学方面则把广受人们关注的美学范畴进行了诠释,并注入了自己的分析与理解,具有很高的参考价值;而下册则是文史、艺术、教育的综合篇,他将这些融汇成文章,以期与读者进行沟通交流。
长期以来,我们的美学研究往往脱离了审美消费来谈美的创造和审美文化艺术的生产,显然这是一种缺乏前提和根本动力的孤立片面乃至不切实际的泛泛之论,而李欣复先生则密切关注了“审美消费”这一长期遭到忽略的重要美学课题。他在书中认为“审美消费”是指区别于满足肉体生理物质消费需要的视听感官和大脑神经系统的文化精神方面的愉悦消费,它是人类审美观照与鉴赏活动中的一种消费行为与方式。他还认为在现代文化艺术市场运动下的审美消费是审美文化的创造与生产的前提,是审美文化艺术产品的终极目标。
诚然,正是大众人群的审美消费需求决定和刺激着文学生产,如果脱离了读者和欣赏者的精神文化消费的需求,文学生产就失去了终极目的和意义。如今的现实社会中,人们在满足温饱的情况下,更加注重精神方面的需求,一部分人对武侠、穿越、侦探之类的文学作品感兴趣,因此,这种需求就迫使艺术家们调整自己的创作题材和风格样式,改变创作的方向和模式,以满足消费者的需求,这便是审美消费的重要作用。
在先生看来,审美消费作为一种个体性的文化娱乐愉悦的精神性消费行为,具有四个本质规定性特点:首先,自由自在的娱乐欲求是审美消费行为的动机和目的。审美是个体的自由行为,在娱乐需要的刺激下,它无需强制与胁迫。其次,求新求异性选择是它第二个重要特点。千篇一律的内容和形式会使欣赏者产生厌烦感和无聊感,在形式多样、日新月异的现代化社会中,人们已不再仅仅满足于雷同俗套的东西,而是在寻求奇特新颖的东西。其三,审美消费的多层次性和多样化欲求展现了当代人的审美消费的变化。广大的审美消费者由于性别、年龄、爱好、身份等的不同,审美需求也不同,因此,审美消费必须尽最大努力来满足人们多层次、多样化的审美需求。最后,深层感官欲望的两极性趋向是其第四个特点。
综上四点,审美消费起的制约作用在整体上是积极正面的,在此基础上,需要进一步对美学与文艺观进行调整和革新,以适应国内外广阔的文化艺术市场激烈竞争的残酷现实。
此外,面对剧烈变化和激烈竞争的国内外经济发展与文化市场,我们应树立和加强市场观念及为审美消费者全方位服务的观念,生产出最优秀的文化艺术产品到市场中去,进而满足消费者不同的审美需求。
先生书中还提到,在经济全球化、国家现代化的发展进程中,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科技的创新发展靠人才,而人才的培养靠教育。“教育”因其作为培养优秀人才和社会接班人的重要功能而具有非常高的地位。正因为教育有如此大的重要性,李欣复先生对此投入了很大的精力,在其《学术文集》(下)中,他着重论述了教育的相关问题,并具体阐述了他最新的教育理念,在当今争创文明现代化的社会中,这无疑具有极大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纵观目前我国教育的发展还存在一些不尽人意的地方:在文章中,先生谈到,作为培养人才的神圣之所——大学,也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众所周知,当前社会下,我们的大学越办越大,越办越多,相应地,对大学的管理也会存在一些纰漏之处,这导致了大学的教育中出现诸如学术腐败、造假、金钱交易等令人堪忧的问题。
针对教育中存在的种种不合理的现象,李欣复先生也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与建议。他认为在现代化社会中,随着科技、经济竞争的日益加剧,我们应为当代中国的教育发展寻找新的、适合自己的价值理念,既要立足自身实际需要,又要具有开放观念,摆脱封闭狭隘的民族主义框架,“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创造出独具个性化的教育理念,切实可行地为教育服务。
此外,针对大学中存在的学术腐败等问题,李欣复先生着重提出了“校魂”这一独特新颖的概念,并把它与民族魂、军魂相提并论,把它定为一所学校尤其是现代大学提升自己品位、培育精英人才的关键所在,因此需重铸“校魂”。先生认为这“校魂”指的正是大学教授以及学术研究者,他认为优秀的师者所具有的良好学风能够带动一所大学走向知识与学术的前沿,诚信与公平正义的正轨,从而能够培育出博学敦厚的优秀学者。
李欣复先生的《学术文集》以他独到细致的研究与博古通今的视野令人叹服,先生那紧贴实际生活的眼光与通俗晓畅的语言表达,为我们提供了一个乐于接受和获取知识的别样舞台,使我们在自由自觉中获得了知识,开拓了视野,涤荡了灵魂,或许,这就是读好书的妙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