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材解读||赤子情怀“大形象”——《我爱这土地》教材分析

赤子情怀“大形象”

——《我爱这土地》教材分析

城阳第四中学 刘梦梦

《我爱这土地》出自部编版教材九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3课。本单元是“活动·探究”单元,与诗歌教学相适应,主要是学习欣赏诗歌作品。

《我爱这土地》一诗写于抗日战争开始后的1938年,当时日本侵略者连续攻占了华北、华东、华南的广大地区,中国人民奋起抵抗,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艾青在国土沦丧、民族危亡的关头,满怀对祖国的挚爱和对侵略者的仇恨,写下了这首慷慨激昂的诗。

艾青(1910-1996),现当代诗人。原名蒋正涵,号海澄,浙江金华人。自幼由一位贫苦农妇养育到5岁,1928 年入杭州国立西湖艺术学院绘画系,翌年赴法国勤工俭学。1932 年回国,在上海加入中国左翼美术家联盟,从事革命文艺活动。不久被捕,在狱中写了不少诗,其中的《大堰河——我的保姆》发表后引起轰动,一举成名。

艾青诗歌的中心意象是:土地和太阳。“土地”的意象中凝聚着诗人对祖国——大地母亲最深沉的爱;爱国主义是艾青作品中永远唱不尽的主题。把这种感情表现得最为动人的,是他的《我爱这土地》。

诗歌题目“我爱这土地”中,“我”指诗人,“土地”是诗人爱的对象,也是整首诗的主要意象,象征着祖国。文题即表明了这是一首抒发“我”对祖国的热爱之情的诗歌。

在这首诗中,艾青将自己拟想为一只鸟,用“嘶哑的喉咙”歌唱国难当头的祖国,表达出对祖国的深沉的爱。诗歌借助丰富的意象,用类似电影蒙太奇式的特写镜头,向我们依次推出饱含诗人独特情感的土地、河流、风、黎明等自然物象,营造出了山河破碎、风雨飘摇的祖国景象,表达了对祖国——土地强烈的热爱之情。他把对土地沉郁而深沉的爱浓缩在10行诗中。

这是一只什么样的鸟呢?它的声音是“嘶哑”的,在炮火连天、国运危急的时刻,它饱受磨难,但是它依旧要奋力抗争。它拼尽全力,用自己的整个生命去歌唱,去发出不屈的声音。它歌唱土地、河流、风和黎明,在生命耗尽后,它便投身土地的怀抱,与它所深爱的土地融为一体。一只微不足道的小鸟也要奋力抗争,这不仅让人联想到“国家兴亡,匹夫有责”。这只鸟就是诗人的化身,它寄托了诗人愿为祖国献出一切的决心,展现了一个初心不改、至死不渝的爱国者形象。

全诗主要运用了象征手法。“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象征着遭受日寇欺凌的国土;“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象征着郁积在中华儿女心中的悲愤;“无止息的吹刮着的激怒的风”象征着人民心中对侵略者暴行的愤怒;“务必温柔的黎明”象征着人民为之奋斗献身的独立自由的曙光。一连串的修饰语丰富了意象的内涵,表明中华民族正在日寇的铁蹄下遭受苦难,中国人民正在进行不屈不挠的斗争。

最后两句是全诗的精华,是那个苦难的年代,一切爱国知识分子对祖国的最真挚的爱的表白。这种爱刻骨铭心,至死不渝,不仅来自诗人内心深处,更是全民族普遍的爱国情绪的浓缩。艾青以这两句诗,抒发了那个时代华夏儿女共同的心声。

牛汉说:“在中国新诗发展的历史当中,艾青是一个大形象。”一是艾青的格局大,他心怀大我,将个人的命运融入祖国命运,为时代歌唱,为民族呐喊呼告,愿意为祖国献出自己的一切。二是诗歌意象宏大,他的诗歌主要意象是“土地”和“太阳”。三是诗歌主题伟大,很多诗歌表现了诗人热爱祖国的伟大情怀。这一切的一切都在《我爱这土地》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赞(0)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帕布莉卡 » 教材解读||赤子情怀“大形象”——《我爱这土地》教材分析
分享到: 更多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