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凉如水。
月亮升上来了,像脱水而出的玉轮冰盘,不染纤尘,一缕轻柔的月光透过窗子,洒在了窗台上,照亮了母女俩的身影。
两个女人相对而坐,一边品茶一边赏月,有一句没一句地闲聊着。
“你们可以考虑要孩子啦!”妈妈端着茶杯故做无意地聊起。
“旧话不重提。” 女儿放下茶杯果断回答。
“现在不考虑,等到国家一刀切时,你们年龄就稍嫌大了啊!”妈妈拿着茶水壶边韩信点兵边嘟囔着,眼也没有抬起。
“呵呵”女儿放声笑起来“是不是被当年一对夫妻只生一个好的政策留下阴影了?政府现在可没有决绝,政策是非常人性化的。”女儿说完,端起一杯茶轻啜一下,水在嘴巴里一个回旋,回味着茶香。
母亲也端起茶杯,并没有立即放到嘴边,仿佛若有所思“那就直接剥夺亲情权啊。”
女儿立刻把茶杯放下,声音高了八度:“咦,您这什么逻辑?直接道德绑架了。”
妈妈勃然变色,声音也急促了起来:“那就为国家生一个娃儿吧!”
女儿却笑起来,“怎么还生气了?好像您是一国之主样”她轻轻抿一口水,端起水壶向里屋进去“您怎知不是为国家生一个负担?”
“为什么现在的孩子不愿意生娃儿?”妈妈在凉台自言自语。
端着水壶的女儿又返回到阳台,看着失落的妈妈拍拍她的肩膀安慰道:“这是大势所趋!”
女儿悠悠地坐下,打开手机给妈妈讲:“在一项十万人参与的网络调查中,有4.9万人表示一个也不想生,在为啥不想生娃儿的这个选项中,有六万人表示养不起,不敢生,1.9万人则选择了责任太大,难以承担。这就是我们现代年轻人的心态,也是现实的问题。”
“可传宗接代是中国的传统。”妈妈看了女儿一眼。“过去说养儿为防老,现在国家的养老制度改革,不企求为了让其养老,总得考虑为国家生娃吧。《人民日报》海外版也说,生娃不是自己的家事儿,是国家大事。”
女儿把杯子一放紧接着妈妈的话茬直嚷“这的确是国家大事,大事就更不能含糊了,生孩子可不是精卵一结合那么简单,横亘在生娃路上的绊脚石实在是太多了。”
“有什么呢?都说一个照书养,二个照猪养,你们不管几个,都可以照猪养就行了。”
女儿递给妈妈一杯茶,自己也小酌一下,清了清嗓子:“妈妈你还挺前卫,不管照书养还是照猪养,关键是一个养,养孩子单纯解决温饱问题简单,重要的是教育问题,教育上的诸多投入可不是三言两语能说得清的。有一篇文章叫做《3万元撑不起孩子一个暑假》,对于普通家庭,这一年能挣几个3万?”
“这也是个案,中国大多数家庭对孩子的教育投入很多,但也不至于这么恐怖。”
妈妈故做轻松的语气刺激了女儿。
她立刻站了起来:“个案?您可是说错了。今年一开学,海淀区一个妈妈晒出了天价教育清单,学校要求家长给孩子置办开学的学习用品、生活用品等等,条条款款,林林总总,算下来将近40万,普通家庭受得了吗?这开学不就等于破产啦?”
“海淀区的教育也真是令人瞠目结舌,但这也是海淀区,北京其它地区不是这样的”一听说开学四十万费用准备,妈妈也弱弱地应着。
“那是您不知道啊,学区房和赞助费这两个词怎么回事儿?这可不是空虚来风。连电影《西虹市首富》中的王多鱼决定捐300亿遗产时,看到挺着大肚子的老婆,突然改变主意,不能全捐了,要给孩子留点生活费,谁知那留下的生活费可是几米长的账单。再说了,家长都鸡娃儿,咱不鸡娃?要鸡娃儿就得用钱,什么思维课、羽毛球课、英语课、机器人,舞蹈课等等,名目繁多的辅导班,你不上别人在上,何况升学考试还要考这些呢?”
眼看着被女儿反驳得无话可说,妈妈叹了口气仍然不示弱:“特长学习是需要的,我们可根据孩子的兴趣来选择培养,没必要面面俱到。”
听妈妈没有底气的话语,女儿大笑了:“哎呀,您可真是佛系了,学什么不得跟着考试走?升学加试,你敢违抗?据说家长在孩子非学科培训上年消费1万元是保底儿的。”
妈妈喝口水无奈地说:“家长鸡娃儿的确是无止无止境的,如果不冷静的处理问题,势必会掉入无底洞。”
“冷静?怎么冷静?这是整个教育环境的集体性焦虑,这种焦虑已经形成了剧场效应。只要看戏的前排起立,后排就不得不起立。如果别人的孩子已经抢跑,自己的孩子还在热身,哪个家长能做到云淡风轻?别人的孩子已经是牛蛙横空出世了,自己的娃儿还是小蝌蚪水中游玩,相信每个家长都不会视而不见。你不学,有人学,这种倒逼之下,家长就不得不跟风鸡娃儿。只要鸡娃,就需要钱。”女儿边说两手边摆出一个倒八字,这姿势不是潇洒,是无奈。
“钱是挣来的,天天工作,月月有钱,再说了车到山前必有路,面包会有的,牛奶会有的。”妈妈顺着女儿的思路已经开始步步后退了。
女儿大眼一睁,眼睛一亮,看着妈妈急速地说:“您幼稚了妈妈,有人曾粗略算了一下,一个孩子从出生到大学毕业,费用大概需要100万。可这些不包括课外的教育费用,想不想学区房?考虑不考虑私立学校?要不要上特长班?”
妈妈低下头:“当家长呢,都是为儿女着想的,未雨绸缪也是父母的伟大之处”发出的声音像是远方飘来一样软弱无力。
“我们可不想这样,《廊桥遗梦》中梅姨说的很对,女人决定结婚生子时,她的生命一面开始了,另一面就结束了,生活就开始充满了琐碎的事儿,别谈伟大了。”
“不生孩子的女人是不完整的。”妈妈挣扎着又补充了一句。
“这老话骗人多少年,你看看一旦生了孩子的女人,原本明眸皓齿的摩登女郎,变成黄脸婆,不敢做指甲,不敢美容美发,一方面是对孩子不好,但是更重要的是省钱孩子买奶粉。也不敢社交了,因为孩子太小没人管啊。为了各种接送孩子上辅导班,女人就成了专职太太,这下女人变身了,她变成了老公眼里伸手要钱的人,孩子眼里总是凶巴巴的人,家人眼里最懒的那个人,别人眼里最不上进的人,你觉得这就是完整吗?”女儿的话有些急促,言语中似有似无的埋怨悄然而现。
“可以边工作边养孩子呀。”妈妈无视女儿的情绪变化,继续为力争。
“赚钱养家和陪伴孩子成长,真的是鱼和熊掌不可兼得的难题。”
看到女儿话头言语有些松懈,妈妈连忙“那好办呀,在家就想孩子的事儿,工作就只考虑工作上的问题。”
“这怎么能分得清呢?”女儿的高八度声音再次响起:“正上班的时间,老师一个电话打来,不是孩子捣乱了,就是作业没完成,要么就是生病了…你说管不管呢?休息时间在家陪孩子呢,单位领导打电话加班,你说这怎么办?再说了这一对一的课时费,一小时最低400元,哪里不需要钱?谁敢得罪财神爷?同时,做家长也得与孩子共同成长,辅导孩子作业,知其然也要知其所以然,否则给孩子辅导不好,自己也要崩溃的。据说,朝阳区的一个家长羡慕海淀区的教育,千方百计地给孩子转到了海淀区,开家长会时她却尴尬了,因为所有的家长都自带笔记本,边学边记,就她两手空空。孩子会的,家长一定得先会。辅导班更是如此,否则当天所学的回家如何巩固?所以,生孩子以后,想都能想出生活是如何的水深火热。”女儿连珠炮般即兴演讲,让妈妈无插话之缝,她喝口水继续讲:“生孩子毕竟不是小事儿,不是不想生,是不敢生,生下来了光教育这一项让人头疼。这躺又躺不平,卷又卷不动怎么办?所以干脆不生。”
“习近平说,人口问题始终是我国面临的全局性,长期性,战略性问题,你们作为党员,请为国家生一个娃,这也是国事啊”。妈妈搬来大领导想逼女儿就范。
“我为国家生个娃,又怎么为国家养好这个娃呢?我得好好考虑了才行啊。”
“嗨,那教育成了不生娃的特效避孕药了。”妈妈尴尬地自嘲着。
“呵呵,理解到位。”女儿主动起身与妈妈握手:“晚安妈妈!”
月亮躲进云层,浅薄的月光旖旎在初冬的夜晚,几分冷艳中透着妩媚。
冷月本无心,俗世观浮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