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去苏州

又去苏州

作者:黄成义

苏州,我国江南皇冠上的一颗明珠,其与杭州并美于世,共同代表着江南的富庶与美丽。而苏州的古典园林,又更胜杭州一筹,江南园林甲天下,苏州园林甲江南,故被世人誉为:上有天堂,下人苏杭。

我第一次去苏州旅游是在2008年11月,那次是随旅游团去的。沿途虽然游了昆山市的锦溪镇、周庄,但苏州的景点虎丘却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

虎丘,据导游介绍:这里原名叫海涌山。传说很久以前这里是海洋的一部分,由于造山运动,这里隆起了一座山,故以“涌海山”为名。后在此建起了一座庙宇,即“云岩寺”。

这里被誉为吴中第一山,在春秋战国时就有此山。山庙和庙门前的一条小河连为一体,由于庙的门楼很像一个虎头,从景点上的小河桥上跨入庙门就如进入虎口,故更名为虎丘。站在庙门前就能看到门楼内的对面墙上,悬挂着清朝康熙皇帝御笔题写的“虎阜禅寺”四个金色大字的匾额。进入寺院内,扑面而来的是路的两边琳琅满目的不同年代的碑林。各种字体令我目不暇接,我拣最喜欢的拍了几幅留作纪念。

接着,我们在导游的引领下,参观了真娘庵、第三泉、憨憨泉、断梁殿、千人石、剑池、大雄宝殿遗址和云岩寺塔。每一处景点都让我感到新奇,真是流连忘返。

我曾参观过我省的西递、宏村、九华山,和山西的五台山、平遥古城多个景点,但从对古建筑物和古森林的保护来看,还是千年之久的虎丘为最佳。正如宋朝大文学家苏轼说的:到苏州不游虎丘,乃憾事也!

又去苏州,是在今年的5月11日。这次又来苏州,完全是我的大女儿“逼”着并一直陪同我和老伴出来玩玩,游览更多的好景点。这次首选地就是枫桥和寒山古寺,以了却我思古之幽情,体诗之韵味的心愿。探究一下唐代诗人张继《枫桥夜泊》:“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一诗中的枫桥、姑苏、寒山寺的内涵,不正当此时吗?

我很早就知道苏州又称姑苏城,但为什么又称姑苏城呢/?这次从导游处得知:相传,在夏代有一位很有名望的谋臣叫胥。胥不仅有才学,而且精通天文地理,因帮助大禹治水有功,深受舜王的敬重,封他为大臣,并把吴地册封给胥。从此,吴中便有了“姑胥”之称。年代久了,“ 胥”字又不太好认,而在吴语中,“胥”“ 苏”两字读音相近,于是“姑胥”就渐渐演变成“姑苏”了。

我们一下大巴车就到达枫桥景点。枫桥景区位于枫桥路底,苏州城西3.5公里处的古运河畔,以寒山古寺、江枫古桥、铁铃古关、枫桥古镇和古运河构成的“五古”为主要游览内容。现开放有枫桥苑、枫桥铁铃关及枫桥古镇水上游、枫桥书场等景点及项目。恢复的唐灯、明清街坊、江枫草堂、惊鸿渡等旧观,古戏台、渔隐村、听钟桥等民俗建筑,以及漕运展示馆、苏艺名人坊所展示的历史和传统技艺,将枫桥的特色更加突显。这些景点这次都留下我们的足迹。其中对寒山寺观看得尤为详尽。

寒山寺正殿,面宽五间,进深四间。露台中央设有炉台铜鼎,鼎的正面铸着“一本正经”,背面有“百炼成钢”字样。这里包含着一个宗教传说:有一次,我国的僧人和道士起了纷争,较量看谁的经典耐得住火烧。佛徒将《金刚经》放入铜鼎火中,经书安然无损。为了颂赞这段往事,就在鼎上刻此八字以资纪念。

殿宇门桅上高悬“大雄宝殿”匾额,殿内庭柱上悬挂着赵朴初居士撰书的楹联:“千余年佛土庄严,姑苏城外寒山寺;百八杵人心警悟,阎浮夜半海潮音。”高大的须弥座用汉白玉雕琢砌筑,晶莹洁白。座上安奉释迎牟尼金身佛像,慈眉善目,神态安详。两侧靠墙供奉着十八尊精铁鎏金罗汉像。

佛像背后供奉着唐代寒山、拾得的石刻画像。图中寒山右手指地,谈笑风生;拾得袒胸露腹,欢愉静听。两人都是披头散发,憨态可掬。

相传唐太宗贞观年间有两个年轻人,一名寒山,一名拾得,他们从小就是一对非常要好的朋友。长大后寒山父母为他与家住青山湾的一位姑娘订了亲。然而,姑娘却早已与拾得产生恋情。一个偶然的机会,寒山终于知道了事情的原委,心里顿觉不是滋味。他左右为难,这可怎么办呢?经过几天几夜痛苦思考,寒山终于想通了,他决定成全拾得的婚事,自己则毅然离开家乡,独自去苏州出家修行去了。

半个多月过去了,拾得没有看见过寒山,感到十分奇怪,因为这是从来没发生过的。一天,他忍不住心头的思念,便信步来到寒山的家中,只见门上插有一封留给他的书信,拆开一看,原来是寒山劝他及早与姑娘结婚成家,并衷心祝福他俩美满幸福。拾得这才恍然大悟,知道了寒山的良苦用心,心中很难受,深感对不起寒山。他前思后想,决定离开姑娘,动身前往苏州寻觅寒山,皈依佛门。

时值夏天,在前往苏州的途中,拾得看到路旁池塘里盛开着一片红艳艳的美丽绝顶的荷花,便一扫多日来心中的烦闷,顿觉心旷神怡,就顺手采摘了一支带在身边,以图吉利。

经过翻山越岭,长途跋涉,拾得终于在苏州城外找到了他日思夜想的好朋友寒山,而手中的那支荷花依然那样鲜艳芬芳,光彩夺目。寒山见拾得到来,心里高兴极了,急忙用双手捧着盛有素斋的篦盒,迎接拾得,俩人会心地相视而笑。

现在在寒山寺存有一方碑石,上刻“和合二仙”图案,就是这两位好朋友久别重逢时的情景。

过去苏州民俗中婚嫁用的人物图画挂轴,以及江南许多地方春节时贴在大门上的门神,内容都是两个人,一个手捧竹篦盒,一个手持荷花,笑容可掬,逗人喜爱的模样。民间还传说,“ 和合二仙”为了点化迷惘的世人,才化身寒山、拾得来到人间的,甚至寺名也由于“和合”在此喜相逢并成为住持,而将“妙利普明塔院”更改成“寒山寺”。由于“和合”思想深得人心,加上张继诗句“姑苏城外寒山寺”而广为流传。

直到现在,寒山寺供奉的佛像仍是寒山、拾得,可见由他俩首倡的“和合”思想已成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这次出游苏州可谓心满意足。

赞(0)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帕布莉卡 » 又去苏州
分享到: 更多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