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风道骨的李白

仙风道骨的李白

作者:庾日升

李白(701—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谪仙人,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中国文学史上大名鼎鼎的扛鼎人物,后世誉他为“诗仙”。他的诗可谓家喻户晓、人人皆知,几乎人人能随口吟咏几句。“诗圣”杜甫曾这样评价他的诗:“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白也诗无敌,飘然思不群”。

最近,读《历代文豪传》(山东人民出版社)中李白一章,被他传奇的人生经历和成就所震撼,不禁热血沸腾、心潮澎湃,脑海里形成了这样的印象:他,一个诗情万丈的诗仙,一个胸有抱负的志士,一个浪迹天涯的游子,一个豪放傲骨的文客。

一个诗情万丈的诗仙。李白天资聪颖,年少时所作诗赋就惊动世人,又天性疏淡浪漫,血液里奔放着狂放不羁的性格,再加上他“仗剑去国、辞亲远游”的不凡经历,见多识广,故而给后世留下了许多光彩夺目、气势磅礴的诗篇。他的诗就风格来说,是典型的浪漫豪放派,清新飘逸,想象丰富,意境奇特,语言奇妙,善于运用拟人、比喻、夸张等手法,具有一种排山倒海、一泻千里的意境,为世人望尘莫及, “黄河之水天上来”气势如虹,“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想象奇特。就内容来说,不拘一格,想什么写什么,见什么写什么,漫游时的耳闻目睹、所思所感等等都成了他笔下的风雨,有写自己志向的,“我志在删述,垂辉映千秋”;有抒发自己胸怀的,“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有关注现实的,“珠玉买歌笑,糟糠养贤才”;有讴歌祖国大好河山的,“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这类诗占比较高,与他漫游经历有关。就语言特点来说,极度夸张又自然率真,写情是“白发三千丈,缘愁是个长”、“狂风吹我心,西挂咸阳树”;写景则是“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其语言的魅力如日月生辉。就贡献来说,他把浪漫主义诗风推向了登峰造极的巅峰,成为浪漫诗的扛鼎人物;同时对各体诗都很擅长,尤其在五、七言绝句和七言古诗创作上达到了一个新高峰,后世的韩愈、李贺、杜牧、欧阳修、苏轼、辛弃疾、陆游、高启、杨雄、龚自珍等著名诗人受其影响甚大,都有所继承;经典代表诗作林林总总,《将进酒》、《蜀道难》、《梦游天姥吟留别》、《望庐山瀑布》、《静夜思》等等,世人耳熟能,千古不朽。就作品数量来说,估计1200多首,因为他早年曾把自己诗文交给好友魏万编辑,可惜失传,如今传世作品基本源自他族叔李阳冰所辑。可以说,李白的诗歌成就及地位在中国文学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华章,谓之 “诗仙”当之无愧。

一个胸有抱负的志士。在很多人眼里,李白就是个天生浪漫无比而又狂放不羁的人,爱漫游、爱交友、爱饮酒、爱写诗是他的“标签”,其实不然,他也是一个胸有抱负、怀有“要使寰区大定,海县清一”的志士,在人生的路上一直苦苦以求。早在18岁,他就拜访了具有经国济世才能、隐逸山中著书立说、又喜剑好酒、年过半百的名士赵蕤(赵征君),赵蕤告诉他要成就一番大事业,应走科举制度以外的荐举和制举之路(荐举和制举是当时天子制定的吸纳有非常之才的制度),认为非常之人要走非常之路,不要走世人趋之若鹜的科举进仕之路,认为这样浪费时光、束缚天性;鼓励他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等声名鹊起时,定会平步青云、施展抱负;还常常在一起喝酒论剑。“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赵蕤的教诲影响了他终身,此后李白的取仕之道、喜剑好酒等等无不受其影响。25岁时,李白又拜访了景仰已久、时年80岁的道教代表人物司马承祯,犹如伯乐与千里马相会,司马老先生赞李白仙风道骨,乃可造就之才,定会鹏程万里、建功立业的,说得李白心花怒放,兴奋不已,遂作了《大鹏赋》以抒怀。30岁那年他直奔京师长安问道寻路,虽然未果,可有幸接触了朝廷高层。不过,机会总是留给不负苦心、有准备的人,李白的不断漫游和苦苦问道,使他声名鹊起,引起了朝廷瞩目,742年, 41岁的李白终于被唐玄宗下诏入朝,做了翰林学士,成为御用文人伺奉皇帝左右,可谓一步登天,直达朝廷核心,赴京前写下的“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诗句,一览无余地表达了内心喜悦,认为施展抱负的机会来了。在皇帝身边,李白的才气深得唐玄宗的喜爱信任,一时成为朝廷里的“红人”。但此时的唐玄宗已无心于问政,却纵情于取乐,让李白大失所望,觉得有志无门,加上他受皇帝重用的才气和得意忘形不拘小节的天性,让朝廷重臣们心生妒忌、颇为不满,更因为他让唐玄宗的心腹近臣高力士“脱靴”,埋下祸根,这些主观和客观因素叠加一起,使李白心生去意,决定上书求辞,终被唐玄宗“赐金放还”,结束了前后不到三年的翰林生活。此后,李白继续着他怀志寻道的漫游,在庐山,永王李璘看中了他的名望和才能,再三相邀为幕僚,共除“安史之乱”,李白觉得甚合心意,加上他年过半百仍一事无成,认为这又是一个难得时机,便参与其中,不料永王李璘兵败被杀,李白也因此卷入了永王李璘案中,虽免了死罪,但被流放。61岁时,已是风烛残年的他,仍不忘自己抱负,听说李光弼领兵讨伐叛军,仍然奋而请缨,打算入李光弼的幕僚,后因病他半路上折返,终没能成行,其一生政治抱负就此化为泡影。综上可见,李白的报国理想、大鹏之志,贯穿一生,至死不渝。

一个浪迹天涯的游子。李白一生,就像个游子,在漫游和交友中度过,走南闯北,四海为家,多在长江中下游一带,可用“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形容他。依我看,他漫游目的,一是增加见识阅历,韬光养晦;二是提高知名度和影响力,寻找实现自己抱负的机会;三是饱览山河胜景,悠闲自在度日,写诗抒怀;四是问道交友,把酒相欢,吟诗作赋。18岁,风华正茂的他就离家到了梓州,与赵蕤大师结为忘年交。20岁,跑到益州首府成都,眼界大开,巧遇朝廷大员苏颋的赏识。25岁起,他“仗剑去国、辞亲远游”,离开故乡,开启了他“足行天下”的漫游,在江陵遇见了他仰慕已久的司马承祯,如见知音伯乐。之后,泛洞庭,登庐山,下金陵、扬州、会稽一带。27岁,在湖北的安陆,李白与故相许圉师孙女结婚,婚后的李白,就以安陆为中心漫游周围各地达十年之久。这期间,李白与大他11岁的田园诗人孟浩然交往甚密,成为挚友,李白曾为孟浩然写过多首诗,足见其在他心中的份量。41岁时,因喜得唐玄宗的征诏做翰林学士,在长安与八十高龄的太子宾客贺知章相识,彼此经常论诗饮酒,留下了“酒中八仙”佳话,贺知章呼李白为“谪仙人”就此传开。不幸的是这期间他的结发妻许氏早逝,为照顾一双年幼的儿女,续娶了刘姓妇人,可因不合很快离异。李白上书皇帝辞呈被“赐金放还”后,又开始了以梁园(今河南开封)为中心的漫游,达十余载。这个时期,他身心都是快乐的,在梁园,他再收获爱情,娶宗氏之妇,与她相亲相爱,其一双儿女皆由宗氏抚养成人;在洛阳,55岁的李白与44岁的杜甫相遇,这对中国诗坛上的“双子星”因为志同道合,一见如故,形影不离,还经常偕同高适一起饮酒作诗、漫游、游猎,度过了李白生命中一段美好时光。由于李白、杜甫对各自的政治抱负始终无法释怀,必然要劳燕分飞,此后两人再也没有见面,虽然两人一生中在一起不到两年时间,但感情却非常真挚,相互为对方写了不少诗篇,被后人誉为“李杜”。与杜甫分别后,李白北游,想寻找施展抱负时机,结果破灭,只好回到梁园,再南游宣城、金陵、广陵等地。此时,已经年过半百的他,面对政治上仍一事无成,心情苦闷,思想消沉,开始纵情于求仙炼丹,酗酒行乐。在广陵,54岁的李白遇到了年轻的魏万,魏万也是个有几分风云之心、几分狂态的人,很仰慕李白,所以他们很投缘,相约不忘,李白把自己的诗文交给魏万,托他编集,可惜后来失传了,只留序文。755年,“安史之乱”爆发,李白游走于宣城,当涂、溧阳一带,隐居于庐山,写了不少反映战乱给老百姓带来痛苦遭遇的诗,表达心中的愤懑。757年,58岁的李白因为永王李璘案流放夜郎(今贵州桐梓),由于李白名气大,又属无辜获罪,流放中并不像犯人,倒像在漫游,还时常受到地方官吏的款待,当时的江夏太守曾与他一起同登黄鹤楼吟咏抒怀。759年,朝廷颁布赦免令,李白喜获自由,心情异常兴奋,立即返舟东下回江陵,写下了“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心中的轻松快意跃然纸上。此后,他漫游江夏、汉阳、岳州、巴陵、浔阳、金陵、宣城等地,心情是愉悦的,迎来了他创作的高峰期。晚年的李白,生活是窘迫的,有时身上不名一文,连心爱的宝剑也拿去换酒。762年,因为年老多病,生活无法维持,便投奔当涂县令、族叔李阳冰,因他患有“腐胁疾”,病逝在李阳冰寓所,走完了他轰轰烈烈而又充满悲剧意味的一生。去世前,李白把自己一生诗文交给李阳冰,请求为其编集作序,世上所传李白诗文集,最早当属李阳冰所辑。可见,李白一生是在“路漫漫其修远兮”中度过的,漫游起起落落,悲喜交加,但其生命被赋予了价值和意义。

一个豪放傲骨的文客。众所周知,中国文学史上的文客大多都有豪放傲骨的性格,所谓“文人清高”,李白更是代表。他的豪放不羁的性格,从他一生不安现状、“辞亲远游”、四海为家中足以说明。他饮酒豪放,酒是他生活的“标配”,常常不醉不归,“天子呼来不上船,自云臣是酒中仙”;他作诗豪放,诗中充满浓郁的浪漫主义色彩,常出惊世骇俗之言,“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倘若有酒更诗兴大发,“李白斗酒诗百篇”;他交友豪放,不论文人骚客、知名隐士,还是达官贵人,只要情投意合,便会直率无拘,坦诚相待,兴奋不已;他推介自己豪放,大大方方,不扭扭捏捏,上进得了庙堂,下入得了江湖,常有惊人之举。同时,他做人是有傲骨的,早年在安陆,他向地方官员投赠诗文推介自己时,没有低三下四、卑躬屈膝,对地方官员的傲慢更是不屑一顾;在朝廷做皇帝的御用文人,尽享荣华富贵,可他不安苟活,居然义无反顾地请辞,“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最能体现他的心扉;他看不起皇帝心腹、权倾一时的高力士,当着皇帝的面,大庭广众之下,竟然把腿一翘,要高力士为自己脱靴,这是怎样的胆识;他无辜流放时不失气节,没有怨天尤人,权把流放当漫游,这又是怎样的超脱潇洒;他晚年尽管穷困潦倒,但没有落魄不堪,拿捏得很好,始终坚守自己的傲骨尊严。李白就是李白,他的豪放傲骨,天生造就,陪伴终身,人们公认,后世称颂。

李白是仙风道骨之人,绝非凡夫俗子之辈,他的一生是轰轰烈烈的,传为千古美谈;他的诗歌无与伦比,后世景仰,在中国文学史上璀璨夺目、辉映千秋。由于当涂地属马鞍山市,是李白终老之地,所以,马鞍山每年都要办中国诗歌节,旨在纪念缅怀这位伟大“诗仙”。

赞(0)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帕布莉卡 » 仙风道骨的李白
分享到: 更多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