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上老屋谢

再上老屋谢

作者:阿光

在抖音上看到老屋谢——上谢组古村落通水泥路了,我就有再次去老屋谢爬山的想法。今天周末,是多云的天气,没有阳光,没有雨凉,这是我最喜欢的天气,没有刺眼的阳光,也没有太阴暗的阴暗,有微风吹拂,我的身心都很舒服。按耐不住对古村落的向往和将被释放的心情,下午,我和妻子趁着凉爽的风骑车去老屋谢。

  老屋谢坐落在大山深处,位于东至县尧渡镇毛田村上谢村民组,距今有1000多年的历史。这个神秘的古村落依山而建,海拔1800米。距县城5公里,古村落的风貌大多相同,不同的只是它们的历史背景和带着独特的文化底蕴。生活在这里的人都拥有一个同样的姓氏“谢”的村落—上谢组。从这个村的名字来看,它是有一定来历的。

  民间传说:在一次皇帝宴请文武百官的宴席上,酒过三巡,皇后娘娘说道:“苗国不除,寝食难安”。谢家当将军的祖宗当晚擅自带兵灭了“苗国”。第二天早朝时,便向皇上作了禀报。可是,皇上一言不发,只是大笑。这下可吓坏了谢家的祖宗,他便随手摘下一粒金扣吞下,当场死亡。谢家后代不知何事,生怕皇帝追究,便携一家老小迁到皖南东至的深山老林,躲避灾祸,繁衍后代。

  我们从城北出发,经赤头桥到历桥桥头向右转向大山深处前行,途径胡家,纪家,朝屋边,新屋谢等几个小村落,感觉到村庄静的出奇,山谷中人烟稀少,几乎看不见人影,大概是在外劳作。这里除了溪水的淙淙声,别无嘈杂之声,幽静的山谷,一条小溪从山上自下哗哗流去,那溪流层层梯次跳跃而下,形成一个个大小不等的连环瀑布,一泻而下。不管你走在哪里流水的声音都会伴随着你,形影不离。

  山路左边是小溪,右边是一幢幢农村自建的楼房,各式各样的楼房建在山谷中。山上开满了红的、紫的、白的杜鹃花。一簇簇,一片片,恍惚间以为花似蝴蝶生了翅膀飞了起来。微风吹来,清香沁人,我沉迷于杜鹃花沁心的香味而无法自拔。路边的油菜地,结满了细细长长的油菜荚,结出青青的果实。站在地头上望一望,有花香和泥土香的味道迎面而来,万物轮回与四月邂逅在这山间田野里,它们正热情相拥。

  车子停放在山脚下,白茫茫的天空阴沉沉的,笼罩着远处的山林,强劲的春风不断吹拂着,感觉有点凉丝丝的,山边的小溪,溪水一下低了几寸,那些露在水面的石头,陡地变大了。进入古村落有2条路,一条是古时的小道,另一条是新建的水泥路,前几年我来过一次,那时还没有通水泥路,我们走的是古道。今天,我们决定从新修的水泥路上山,从古道下山绕行一圈。水泥路修的很窄,大概是2米多宽的单车道。

  进入老屋谢上谢组村口,在村口两棵大树和古道入口之间,这里搭建了一个木制的平台,前面摆放着二十盆兰草,平台台基中间为空心通道,以木板铺盖。上面放一张木桌子和两把木长椅,椅子上坐着2位老妇人,坐在那里闲聊,看见我俩走过来,热情的招呼我们到平台上休息,一条小白狗从村口唯一的一幢二层楼门口冲了出来“汪汪”乱叫,好像是迎接我们的到来,村里的人不多,只看见几位留守老人,在此怡养天年。

  在与村民交谈中得知,通往村里的水泥路和上山的台阶步栈道是去年底修的。从栈道台阶上去可到号称东至第一松的“罗汉松”和山顶上的“跑马场”。小溪两边是村里的老屋,有30幢左右,皆为青砖小瓦,有些老屋因年代久远,破旧不堪即将倒塌,其中,有两幢四合天井房已被撤掉,在房子的旧扯,新修建了谢氏祠堂。左边有条土路通向山坳,那里有十几间老屋,据说是谢氏家族历今千年繁衍生息,人口众多,小溪两边没有地方建房,所以迁到左边山坳空地建房。

  走进村中,只见眼前有一条溪穿村而过,形成一条瀑布从村口石桥下的岩石直落而下,珠飞玉溅,宛如一条白龙抖动着浑身水珠,飞堕而下。古时的人们都是依山傍水建立村庄,所以这里的小溪两旁都修建了村民房屋,马头墙、鱼悬梁,粉墙黛瓦,一间挨着一间,小溪上面架起一座座石板桥,桥边有一条青石铺设的小道,这是一个延续着明清时代的古村落,在上千年的风霜侵染中,依旧以淡然的姿态隐逸于群山之中。整个村庄前后都能望得到头,从这头到那头,只需要喊一声,都能听到久久的回音。

  这小溪上的一座座小桥。有的是古代的石拱桥,有的是铺上几块长石板或是水泥板连着两岸,纯粹的小巧粗朴式。我知道,这是山间最普遍的自然常态,算不得什么别样的景致,可就因为这种最简单最原始的常态,所以也往往会让人一次次忽略。其实,现在我们缺的就是在常态中去感受好事好物。虽比不上那些气势磅礴的长石桥拱石桥,但它带着最妥贴的乡村滋味,这份滋味里散发着熟稔的人情静调,像灶间最寻常的饭香和村头最亲密的乡音,让人服顺和亲近。

  村里的房屋依山随形,高低错落有致,大多为单层建筑,只有村口修建了一幢现代二层楼房建筑。房子与房子之间隔有自然形成岩石,上下由石板铺路,曲折有向。村里的先人们对建房布局和村道设置都是随地势而建,这里窄窄的山路,全都是青石铺就,其大小不等,形状各异。这些明清时的老屋,岁月沧桑,人来畜往,小路的石头都被磨得细腻光滑,尤其在雨水的冲刷下,熠熠闪光,成为老屋谢一道靓丽的风景线。站在村庄上头,村内的明清时代建筑尽收眼底。

  这里民风淳朴,人文厚重,四面环山,绿树松涛,竹林幽美、清溪环绕、流水潺潺、生活闲适,一派世外桃园之景象。行走在长长的青石小路上,山水之间的古民居旖旎景色交辉相映,犹如一幅水墨山水风景画!披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萦绕着一种若隐若现的感觉,美得让你心动。漫步于老屋谢古村落处处是景,步步入画。我被这优美的环境陶醉了,置身于这如诗如画的风景中,真正的感受到大自然的美丽,快乐地徜徉在山水之间,洗涤滚滚红尘的烦忧和忧愁。

从村口右边栈道阶梯而上,一条机耕路通往山顶,山峦叠翠,群山环绕,连绵起伏,茶树绿荫,茶叶飘香,遍地野花,姹紫嫣红,举目可见。清风中,满山碧透,幽谷深深,株株翠竹,高耸挺拔,顶天立地,堪称皖南东至风景一绝。奇特的景象,像一幅铺展开来的锦绣画卷,那般的美丽,那般的迷人,那般的温婉。无数的小溪流水,闪着光波,悠然地奔流在山谷之间,交织成了一条条飘逸的彩带,向着远方不断地向下舒展。

  山上有一棵罗汉古松,树冠如盖,生长旺盛。树干以上分成三股,虬枝苍劲,是老屋谢村的镇村之宝。号称东至第一松的“罗汉松”,该罗汉松树龄已超千年,有“东至活化石”的美誉。历经千年的参天古树,仿佛在用斑驳的树身,向人们叙说着旧时光。山顶上有一块十分平坦的旷地,名曰“跑马场”,曾是兵家藏兵、练兵的必选之地。清朝名将罗治曾在此住扎军队,跑过马,练过兵,至今这里仍留有古时练兵习武的痕迹,吸引着无数的旅游爱好者前来探幽寻秘。

  在老屋谢古村落游览了一圈后,我们从村口平台旁边的石块垒成的古徽道下山返回,一条青石铺成的盘山小路与外界相连,一块块青石或横或竖堆砌向上。一弯一曲,有的石块已经翘起破损,有的磨得光光滑滑的,旁边还长满了小草和青苔,走在上面要小心翼翼。道旁有棵硕大的古木,枝繁叶茂。古道两边,开着五颜六色的野花;古徽道右边,有一条小溪沟闪现眼前,山上的溪水流个不停,沟里的流水声不断,小溪沟里大块的山石裸露着,嶙嶙峋峋的,颇为壮观。

  我们顺着古徽道慢慢的走下来,一路上,青山如碧,汩汩溪流,潺潺有声,布满青苔的石阶里透历史的沉淀和岁月的沧桑。古徽道旁有一块石壁,上面刻着一筛箩大的“佛”字,字体有些模糊不清,据说是郑天官在广阳庵读书时,路过这里刻下的。正如马致远《天净沙·秋思》中写道:“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这个神秘古村落山高水长,如诗如画,文化底蕴深厚,吸引着无数的游客前来探幽寻秘,令人流连。

赞(0)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帕布莉卡 » 再上老屋谢
分享到: 更多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