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喜民:秋来了

秋来了

作者:王喜民

进入秋季,宝鸡又开始了下雨的天气,连续的阴雨,让人在家待的郁闷,天气稍好,便按耐不住野性,想去秦岭看看渐黄的山林,抓住夏的尾巴,在莽莽群山中透透气,散散心。

刚刚下过雨的秦岭天气,并没有因为雨后而放晴,从益门堡向南,过太平庄,212省道两边原本深绿的山坡,灌木杂木树叶开始变色,路边的松树、柳树、杨树、水杉、果树等树木也不知不觉中悄然出现了与绿色对比强烈的浅黄、浅红、浅黑、金黄、橙红、黛绿各色彩, 真是:雨中百草秋渐显,路上青山颜色鲜。

偶有阳光透过群山涌出的云雾,投射到山谷、河道,将山凹里升腾的水雾扩散的更加飘渺虚无,清澈透明的清姜河水,陡峭秀丽的山峰,愈发风景秀丽,空气清新了起来。

到达秦岭粱顶,已经是雾气蒙蒙,将渭滨区与凤县的交界处,都笼罩在一片云雾中,秦岭石碑与炎帝塑像也在浓雾中若隐若现,空旷的嘉陵江源头景区停车场几辆外地牌照的车,三三两两看似情侣般的男男女女,在秋季秦岭的冷中,一个个紧缩着脖子,互相拥挤着,缠裹着,匆匆留个影便赶紧钻进车里,给秦岭带来了增添了几分浪漫与神秘。

从梁顶下来,秦岭山谷的和尚塬里那里,一处平整的川道上,“古大散关”石刻矗立在路侧,这与北麓大散关村建立的散关遗址,一南一北,争抢诉说谁更正宗。

其实我更愿意相信秦岭北麓的是大散关遗址,陆游的《书愤》,一句“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让楚汉相争时韩信“明修栈道,暗渡陈仓”更加声名远播,这里有渭滨区神农镇历史传承下来的大散关村,还有崖壁上摩崖石刻“古大散关”,是民国二十五十一月赵祖康先生主持修建关中通蜀公路时所题写。

历史已远逝,我们静静享受着先辈为我们创造的美好。

夏以远,秋来了,秦岭已经出现了一抹红。车过黄牛铺、红花铺,在去凤洲的路上,攀附石壁的藤上,滋长着椭圆形叶片,叶片在转寒的山风肆虐下,不屈不饶,高傲的一点点展示出来艳丽的红,衬托着初秋满山的绿在雾气蒙蒙中沉甸甸的,厚重而有质感的深沉,与一团团似火的红叶相互交织着,给来往于省道的游人、过往行商以惊喜,与月季长廊、芳菲园的人工种植的花卉不同,这些附在青灰岩壁上生长的野藤,散发出的一片片红叶,显得野性而自由,奔放而灿烂。

这一抹抹红云,点燃了巍巍群山,不久,大美秦岭漫山遍野就是五彩的世界,绵延起伏的212省道红叶满山、霜林叠翠,那时候再来,就是万山红遍,层林尽染。

秦岭的秋,就是这样细无声的悄然而至,我们期待大美秦岭的到来。

秋来了。

赞(0)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帕布莉卡 » 王喜民:秋来了
分享到: 更多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