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李焕英!你好,陈西兰!

李焕英是谁,全国至少几亿人都知道了她是贾玲的妈妈。陈西兰是谁,她很平凡,鲜有人知,唯有家人,她是我亲爱的外婆,一名朴素的中国农村劳动妇女。
如果按照传统价值评判,作为春节档热门电影,票房破了40亿元,贾玲成功了,出息了,是那种可以让父母高兴和长脸的孩子了。破40亿票房前的贾玲却用一种梦幻形式讲述着作为“不够出息”的孩子的遗憾。整部电影观影下来,心情随着情节起起伏伏,这不愧是一部使人笑中带泪,又可以含泪微笑的电影佳作。

整部电影最让人印象深刻的就是贾玲穿越到过去,始终就为了一个目标“我要让你高兴,还能让你更高兴!”为了让李焕英这个妈高兴,贾玲耍小心机帮她买了电视机,成为胜利化工厂第一个买上电视机的女工人。贾玲还怂恿李焕英参加排球比赛,得了和厂长儿子相亲的机会这样的“大好事”,并各种策划李焕英和沈光林的约会。她认为只要李焕英嫁一个不错条件的人将来再生一个将来去国际名校留学的“有出息”孩子,可以换个人生了,换一个所谓的高兴的人生。可最终李焕英还是选择了贾玲的爸爸,一个普通的工人,生了一个普通的孩子,一生过普通的日子,甚至生了贾玲后舍不得买什么东西。这是中国很多母亲的样子,从少女起进入家庭后,就是围着家和孩子,一切为了孩子成人成才。李焕英和贾玲杯酒下肚吐真言,李焕英其实也是梦回80年代,所以她才感慨的倾诉,我只希望我的女儿健康快乐就好。这句话戳中多少人的泪点,因为现在的人追求的太多太多,健康和快乐是最基本的,但人们会忽视这些,追求别人眼中的快乐,追求比较出来的快乐。尤其是父母,无数的望子成龙、望女成凤让孩子很难高兴,更让自己高兴的起点越来越高。

陈西兰是个大字不识的农村老太太。她嫁给了小学校长的外公,培养了两代大学生。我从小跟外婆长大,外婆给了我的更多的就是“母爱”。我也曾经非常努力,努力成为有出息的孩子,是的,为了外婆高兴。贾玲这种心情我很懂,2020年外婆驾鹤仙去,我哭了多少个日夜都止不住的眼泪,虽然也知道生老病死总要面对,伤心痛苦总要节哀。真羡慕贾玲啊,可以有平台穿越到过去,可以看到李焕英年轻的样子,可以用这样的形式作为祭奠。我认识陈西兰,她就是老年的样子,我甚至连中年的陈西兰都没见过。我发现我连她一张年轻和中年的照片都没有。陈西兰活了83个春秋,我和她的缘分却只有38载。李焕英送走贾玲后,退了车票走在雪地的背影我记忆深刻。那年我去外地求学,当我坐上长途客车回头望,陈西兰也是这样一个雪地里小小的背影。看完电影,我不禁扪心自问,我是一个让外婆高兴的孩子吗?我做过让她高兴的事吗?以前我学习还是不错的,虽然陈西兰不识字,可是每次她还是会拿着我的试卷端详,笑着说“考的不错”。外公曾调侃她“你看的懂啊”,陈西兰说“数字我总认识的!”。外婆是一个要强的人,听说她过去是地主家的小姐,从小裹小脚做女红不识字,可是她还是会经常看着我写字,她说“唉,我就是睁眼瞎哦。。。”。我在想如果外婆是识字的,她应该是高兴的。可是她做家务、带孩子、包括处理各类关系、决断家里的大小事绝对是把好手,家务繁重,可外婆总是带着笑的。印象最深的一次,我长大后曾离开外婆几年回到父母身边,有次我回村探望,外婆笑着指着一院子的月季花说“好看吧?这花看着真让人高兴。”我现在再次回想起这个画面,多想那时候有相机啊,我要定格那个瞬间,给陈西兰留一张灿烂的高兴的笑。在她去世的前几年得了老年痴呆的外婆,也会经常笑,但那不是高兴,家里人都很难揣测那时的陈西兰是几分清醒几分开心。

《你好,李焕英》上映至今,网络尽是赞声和掌声,但我想谢幕后却是贾玲子欲孝而亲不在的伤感惆怅,无论再做什么,至爱的亲人也感受不到了,空是遗憾。李焕英,我想告诉你,贾玲现在是个成功的喜剧人,她的相声和小品给无数人都带来了高兴,可是她只想你一人高兴。陈西兰,我也想告诉你,我好想你,好想再见见你,我也希望如果人生可以重来和穿越,我希望我可以做你的外婆并只愿你健康快乐。耳边《千千万万》这首歌已无限循环,“这是千千万万万万千千个日夜,是我对你说不尽的思念。我有千千万万万万千千个心愿,穿越人海为见你一面。时间纷繁于我惊不起了波澜,你的存在才是一切美好使然。”

(来自网络)

作者简介
崔麒元,同济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本硕博中心教务主管。

赞(0)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帕布莉卡 » 你好,李焕英!你好,陈西兰!
分享到: 更多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