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信,如今已成为社公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之一。俗话说,人无诚不立。诚对于为人为事十分重要,成为人的基本修身道德准则之一。那么,诚在古代是如何认知与对待的呢?不妨来看一下儒家经典四书之一《中庸》是怎么说的。
诚者 天之道
《中庸》说:“诚者,天之道也”;“天地之道,可一言而尽也;其为物不贰,则其生物不测”。意思说,诚是天地的“道”,天地的“道”用一句话就可以概括:它自身诚一不贰,而化生万物,形形色色,难以测知其中奥秘。也就是说天地之道,一“诚”字而已,是“其为物不贰”。认为:“至诚无息,不息则久,久则征,征则悠远,悠远则博厚,博厚则高明。”是说,至诚的道理是从来不会止息的,无止息就会长久流传,长久流传就会得以验证,得以验证就会悠远,悠远就会广博深厚,广博深厚就会精明高妙。由此可见,《中庸》中已将“诚”上升为“道”的高度来对待。
诚者 自诚也
那么什么是《中庸》里的诚呢?《中庸》说:“诚者,自成也”;“诚者,物之终始,不诚无物”;“诚者,非自成己而已也,所以成物也。成己,仁也;成物,知也”。意思说:诚,就是完成自身道德修养的要素;诚,贯穿于万事万物之中,没有诚就没有万事万物;诚,并不仅仅是完成自身的品德修养就算到头了,而是使万物都得到完成,完成自身的品德修养便是仁,使万物得到完成便是智。由此可知,中庸思想中的“诚”是一种更加抽象化的“诚”,也是一种更高境界的“诚”。
《中庸》认为:“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诚者,不勉而中,不思而得,从容中道,圣人也。诚之者,择善而固执之者也。”是说:诚,是上天赋予人们的道理;实行这个诚,那是人为的道理;天生诚实的人,不必勉强,他为人处世自然合理,不必苦思,他言语行动就能得当,他的举止不偏不倚,符合中庸之道,这是圣人;要实行这个诚,就必须选择至善的道德,并且坚守不渝才行。
《中庸》提出:“唯天下至诚,为能经纶天下之大经,立天下之大本,知天地之化育。”就是认为:只有达到至诚的最高境界的人,才能创定天下的法规,才能树立天下的根本大德,掌握天地化育万物的道理。
自诚明 谓之性
在儒家眼中,诚如此重要,那么诚如何才能获得呢?《中庸》说:“自诚明,谓之性;自明诚,谓之教。诚则明矣,明则诚矣。”意思说:由于内心诚实而明察事理,这叫作天赋的本性;由于明察事理后而达到内心真诚,这叫作后天的教育感化;凡心真诚也就会自然明察事理,而明察事理也就会做到内心诚实。由此可知,儒家对于“诚”的来源于以下两个方面:
一是天性使然,突出先天得之,认为人具有“诚”的慧根,所以能自然而然地了解社会人生的常道,为人处世时总能够持中、稳健、理性、包容,符合中庸之道,使做事能够“不思而得,从容中道”,看待事物时不会偏颇而把握住事情诸多表象背后的本质。
一是教化,强调后天,大多数人都要通过学习而获得,从而知道“真诚”二字是自然界的不二法则,领悟到人生需要真诚,不时反思自己的处世态度与行为方式,做到对待万事万物诚心诚意、不偏不倚,最终达到诚心笃行。《中庸》中对学习过程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这就是“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 诚”就这样被《中庸》:大,上升到天地之道;小,落脚到个人修养。这充分体现了儒家对“诚”的高度崇敬。由之继承而来的“诚信”,被纳入今天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也就释然了。
朱双顶
二〇二〇年十二月三十一日
作者简介
朱双顶,从警近40年,头顶国徽,肩扛责任,保一方平安,卫百姓和谐。一路踏歌而行,将青春热血和大好年华奉献给祖国和人民,竭尽绵薄之力。如今退休,不忘初心,重拾雅趣,留下点滴文字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