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的第一天。在我的理解中,时间只是一个流程,它是连续的,不间断的,我们规定某一年,某一天,某一日,某一时,只是为了生活的方便,并不能改变时间的本质。
但既然这么规定了,那么,按照世俗的观念应该要重视的,于是,新年就有了特殊的意义和内涵,于是,就有了各种各样的祝福。
我进入这个时间之河里的时候,文明已足够发达,互相的祝福已开始利用贺卡的形式来实现,等到现在,那就更为方便了,只要一个短信,就算是完成这份祝福了。
按照时代发展的特点,哪一行兴盛了,也就有了围绕它来谋利的人,这样,就有了诸多的短信写手。
于是,就有了两类四处流传的短信,一类是将人生中一些杂色的信息加以整合,以戏谑调侃的形式写出,或戏弄人,或调笑人,这类短信有许多东西是负面的,有许多东西是低级的,但它有一个特点值得我们注意,那就是对这个世界上人之为人的一种自嘲,一种反讽,表面上很戏剧化,暗含的却有一种人生于世的无奈和悲哀。这种短信带有喜剧的色彩,而喜剧却正是对那些严肃的、庄重的、崇高的东西的嘲弄和调侃。说到底,它表现的是人在强大的社会和自然面前的一种软弱,一种无力。这种短信没有什么太大的价值,只会引人一笑,旋即就被放入垃圾箱了。还有一类则用隽永优美的语言写出,满是华丽的辞藻,它以排比为手段,以比喻为媒介,很煽情,很感人。表达的内容则类似于唐诗宋词,将人类各种幽微的情感以赋比兴的方式表现出来,里面往往含有祝福和祈祷的意味。这种形式,往往会让我们想到,那些原始的颂祝仪式已经离我们远去了,但我们生活在这个世界上还是觉得孤独而痛苦,于是,用这种祈祷和祝愿来完成一种隐秘的心愿。
新年收到的短信大都属于后一种,虽然也有前一种,当也带有后一种的色彩,不过,能将两者结合起来的短信还是比较少的。
我们完全可以想见,一个写短信的人,碰到这样的日子,写出短信来,随后被传得到处都是。那么,这条短信的价值也就大打折扣了。首先,写短信的人,怀抱的是一种功利性的目的,他可以将短信写得非常优美绮丽,甚至也将自己的感情投入进去,但这样的短信一经不断地转发,到底能否表达发信人的情感就是一种疑问了;其次,能到处流行的短信都有一定的共性,而人的交往、人的情感是纷繁复杂的,不是一条短信可以适用于所有的人的;其三,我们之所以发短信,是为了表达“自己”的意愿和祝福,用别人的实属无奈之举,说明自己用文字没有表达自己情感的能力,但如果一味地依靠这种方式,那么,发短信的意义也就受损了。
所以,无论怎样的短信,还是原创为好。你如果有这个能力,你可以写;你如果没这个能力,还是质朴老实一些为佳。我们常看到常遇到的情形是这样的:每逢节日,铺天盖地的短信纷至沓来,大都是一个调子,许多还是重复的,谁都知道那条短信不是发信者本人写的,他还会仔细地品味、细致地感动吗?收信人往往会这样,看到某某人来了短信,甚至不用去读这条短信,出于礼貌将另外的选择一条发回去就算是“礼尚往来”了。
短信渐渐成为一种摆不脱的依赖,它典型地反映了现在人际交往的状况。我们在生活,我们有属于自己的园地,我们没有忘记别人,别人也没有忘记我们。不发短信,显得生疏;发短信,借用别人的。表现的,仍是一种“白头如新”的来往。发也不好,不发又不行,呈现的还是与他人交往中那种即疏离又不能深入的现状。我们的社交本来是分为两类的,一类是那种深交多年比较了解的人,一类是那种虽然相识但缺乏进一步相知的人。本来,我们可以将流行的短信发于这后一种人,表示我认识你,我没忘却你,说不定我们还有继续深交(继续利用)的可能,发短信,是一种礼貌,是一种提醒,是一种暗示;而另一种,发给前一种人的,则必须是自己写的,表达的应该是自己的诚意,无论言辞多么拙劣。但我们的生活节奏是越来越快了,我们的信息是越来越发达了,我们也变得越来越懒了,即使对于前一种人,我们也照着对待后一种人的做法来表达。情意的真诚交流真成为一种奢望了。
短信说到底,是一种形式,但这种形式却往往与交际的内容联系在一起。如果彼此真诚,即使没有这样的形式,感情仍然存在;如果彼此虚伪,即使发再多的短信,也引不起对方真诚的回报。就像孔子所说的祭祀一样,需要的是一颗真挚膜拜的心灵,如果一味地追求仪式,那么,祭与不祭也就一个样了。
昨天先是收到了一些短信,就像以前许多日子一样,提醒我元旦快到了。内容千篇一律,但发短信的人却大多是对我真心诚意的人,这还是反映了前面提到的矛盾。我自然是要回的,但我是不屑于用转发的方式表达我的情意的。于是,随手编写了这么一条短信,发给寥寥几个认为值得发的人:
“生命的那么点时光里,我们一起走过,于是,空虚中有了充实,贫乏中有了丰盈。往日并不全是随风而散的美丽的萍荷,桃花谢了尚有李花的飞翔。我记得你,同时也要祝福你,在这钟声即将撞落雪花的新年。”
这个短信写得不是太好,原因还是在于华丽冲淡了真情,而且由于我有意地要让别人意识到这个短信是我写的,将自己的名字嵌在了里面,表达的,不单是对别人的祝愿,也是对自己步入不惑之年的一个宛转的提醒。这个短信主要想说明的还是,我珍惜与他人的交往,并不像许多人认为的那么冷漠,并不像有那么几个人所说的我待在“高处不胜寒”的地方,每一次接触后留下的都是冰霜。我想说的是,无论时光怎样不以人意志为转移地流逝,我们的生活构成里有那些关爱我也被我关爱的人。
紧接着,我又陆续地收到了若干回信,于是,一种奇妙的现象就发生了。那样交往了许多年的人,那些感情像醇酒般沉淀着的人,很显然,都仔细地看了我的短信,然后,用他们特有的方式回了短信,语言全是自己的,每一条都有寄托,让我看得非常感动;而有的人,却根本没有认真去看,只是礼节性地回了一条不知收藏在多少手机里的信息,就算是表达祝愿了。
高考是与现实联系非常紧密的,处处体现着时代的特色。短信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存在,自然也反映在了考试中。短信作为一种考试题型,在本省没有出现过,但在其他省市的高考题中却出现过。这样,高考模拟题中也就有了这一项。
在讲到这类题型的时候,曾经给学生说过这么一番话:如果你们将来毕业了记着我,想通过短信的方式表达对我的祝福和诅咒,那么,烦请你们用自己的方式、自己的语言来写,不要借用他人的;而且,我也希望你们在给其他人发短信的时候,也尽量自己来写。
后来,学生毕业后,总有一部分发短信来,一看,都是自己写的,而且都是祝福,这就让我很高兴。即使那些短信语言再贫乏,但给我的感觉,却是鲜艳美丽的。
今年收到好多条类似的短信,其中有这么两条:
“老师,新年快乐!上了大学才发现,数理化生全都没用,只有你教的语文最有用。”
“老师,先祝您元旦快乐!说实话,给您发短信我特有压力,特怕用错词,但为了表达我对您的感激与钦佩,我还是写下了这条短信。过去三年里,我们从您那学到了很多,从高深的诗词歌赋到简单直白的‘傻子见了红太阳’,您对人生社会的看法对我们的影响也非常大。大学里我选修了‘中西文化’,希望从老师那看到昔日您在讲台上激情昂扬意气奋发的身影。但他与您的差距实在是太大了,真希望还有机会再听到您的课。最后祝您身体健康,工作顺利。”
两条短信,前一条比较偏激,后一条有点恭维,但不论怎样,都是他们自己写的,表达的都是真情实感,是发自内心的,也就格外让人重视而激动。这样的短信,才是最有价值的,也是我在教育学生写作的过程中一再提倡和鼓励的。
这样的短信,显然没有那些到处流行的那么优美。那些短信,也许正应了“言之无文,行而不远”的话,因为“有文”,而四处风光出尽。但这样的短信的价值也正在这里,它外表粗朴直拙,但感情却是真挚的。人际交往需要的是什么?是华丽的形式还是实质的醇厚,道理不难明白。
于是,想起雨果的名作《巴黎圣母院》来,这部名著被意大利和法国合摄为电影,片中那位既聋哑且奇丑的敲钟人加西莫多在见到那位能歌善舞的吉卜赛女郎时,结结巴巴地使劲连声叫“美!美、美……”。这位敲钟人,语言极为有限,见到如此绝美的女郎也只能用这一个贫乏的字眼来表达,但这个贫乏的字眼却包含着他所有的真情,一个字,不亚于一部论美的巨著。我想短信也应该达到这样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