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我们还是把害人的知识抛弃吧,因为菲德拉斯,知识是谈不上什么尊严的,它只是叫人通晓,理解,原谅,它没有立场,也没有形式。它对人们所陷入的深渊寄予同情,但它本身就是深渊。”
《死于威尼斯》/Der Tod in Venedig
〔德〕托马斯·曼 /Thomas Mann
钱鸿嘉 等译
So sagen wir etwa der auflösenden Erkenntnis ab, denn die Erkenntnis, Phaidros, hat keine Würde und Strenge: sie ist wissend, verstehend, verzeihend, ohne Haltung und Form; sie hat Sympathie mit dem Abgrund, sie ist der Abgrund.
精彩点评:
却是又打了个哈欠:“因为激情像罪恶一样,与既定秩序和千篇一律、平淡而舒适的生活是格格不入的;对于布尔乔亚社会结构的任何削弱以及世界上各种混乱和苦难,它必然都很欢迎,因它指望能模模糊糊地在其中捞到好处。”
Perseus_c:艺术家以其病患的心和一腔热血来孕育自我和精神分裂,在自我毁灭中建立起人生本相,将一切刻骨的欲念和隐忍、难言的屈辱、骇人伤痛、狂暴的阴谋、嗜血的罪恶,以及一切可以于混沌浑噩中感受到的快适、温暖、生意、热烈等等,悉数容纳自身,容纳并重新泛滥成静静燃烧的音乐之火,烧铸出单纯的新图像。
_20acbesx:读了《死于威尼斯》,对古希腊神话增添了许多兴趣
是过日辰:谁不贪恋青春美好容颜[给你小心心]古希腊所谓爱者与被爱者,似乎也是基于年长者对年少者青涩美丽形体的恋慕。
精准记忆:司考改为法考后,像鲍某某这样的就不能那么轻易获取他迫切想要了解的领域了并不受任何监督了。再想通过从事法律职业精通司法为犯罪做准备的,就必须先读法学院,会早点受到法律圈的监督。不像以前,随便什么专业的,几个月突击一下就能拿到证,谁也不认识谁。
生活中令人担忧的孩子:只为目光不离开美的化身—小男孩,哪管他天崩地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