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要趁早

高兵,网名“管窥一见”,山东省作协会员,作家,诗人,评论家,有《书海夜航集》等出版。

读了一辈子的书,也没读出个大名堂,如今家里的书房、专门租的书房、岳父大人家里到处都摆满我的书,却感到一种逼迫感,一种力不从心,想看的书太多却似乎体力、精力都有限,只能老大徒伤悲!

看书这事还真的不好说你最喜欢看什么,年轻的时候是跟风走,后来看书跟着自己拥有书的多少而定,书少没选择,根据买回来的时间从早往后看。

后来书多得看不过来了,开始犯了毛病,学会了挑三拣四,跟皇帝选妃子挑花了眼一样。根据这个时间段的心情,看一些自己感觉想阅读的书,经常一个人站在书架前来回地走动,看着像仪仗队整齐排列的书,突然有一种很神圣的感觉,觉得那些书都在向我行注目礼,而我则在他们面前经过,回想这些列队的战士有没有新入伍的。

这些年也成了“狡兔三窟”,自己家里面的那一大堆书,租的书房里的那一大堆书,还有沉睡在岳父大人家里面的那些书,让自己有了很大的选择空间,不仅如此,还在不定时地引进新的“成员”,这要根据自己哪一个时期“病”的情况而定,买书跟吸毒有一拼,区别就是买书名声好听,但是作为家里面的亲人,面对泛滥成灾的书籍也可以说是深恶痛绝,像痛恨吸食毒品一样。

在我家陋室的床上还摆放着一大堆书,既有准备近一时期要翻阅的书,也有新近买回来的书,而这些新近买回来的书更多的是自己早前阅读某一个作家之后对这个作家有了新的感觉,便有了全面了解这个作家的想法,所以把这个作家目前在当当网上能买到的图书全都搬回家来,即便拿回来翻阅以后觉得不咋地,也无所谓,知道你不喜欢不代表别人不喜欢,会在某一个时候把这些书放到自己的书屋里面,让自己的那些朋友去借阅。

有人会说你这真是有病,我不否认,但是我还会那般去想,或许自己的水平和能力还没具备像作家那样的高度和深度,而另外的一些人的水平比我高,自然欣赏的东西与我不一样,我不喜欢或许他就喜欢,跟一个人的胃口很相近,每个人都有自己喜欢的口味。

说实话,我比较偏爱自己堆放在陋室里的这些书,这不是那些站立在书架上的书不好,而是堆放在床上的书是近时期用的比较多的书,或者是看到那些书就提醒你抓紧时间阅读,好像有一种警示作用,因为那些书对你近一阶段思考的问题非常有帮助,例如某一个大家的私人日记,他们的书信集,对你了解作家在那一个创作阶段的真实想法有着非常重要的提示作用。

这些年在阅读方面欠账太多,很多时候自己都会对那些已经落满尘灰的图书表示内心的歉意,但是到了这个节骨眼上也做不到每天什么都不干专心致志地看书,已经做不到这样的阅读了,现在才知道为什么古人说,少小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到了现在才知道当初想的是到老还早那,等退下以后有的是时间去阅读,后来发现到了退下来的时候,你的精力已经不能支持你的这种想法,看上四五十分钟,书上的字体就开始变得模糊了,眼泪随着就流下来,知道眼睛在抗议了。

年轻时候遇到一本自己喜欢的书,绝对一两天就结束战斗,不管是囫囵吞枣,还是一目十行,最起码你有一个大体的印象,能够跟那些跟我一样看了个皮毛的读者聊上几句,当然那些专心致志阅读的人不能同日而语,现在想一下也就是在自己三四十岁的时候读了几本书,到后来读书就成为了奢侈,把关注点放到了投机钻营上。

书读多了,想法也就生出来了,我的想法跟当时很多读书人一样,想要当个作家,那个时候当个作家很了不起,可是具备作家能力和水平的凤毛麟角,更多的人只能视为文学爱好者,而当作家的梦确实害了一批没有这样能力的年轻人,自认为可以为献身文学艺术经受生活的艰苦,到后来才知道根本不是那么一回事情。

周围那么多怀揣梦想的人,到现在成名的有几个人,五八四十,就那么一小伙人,特喜欢用冰山理论来形容,露在外边的是少数,绝大多数在冰山的底下。现在知道更多的人就是热衷而已,追求了一辈子,一辈子如梦如幻的。更可怕的是那些生活艰难又没有很好的天分却立志一生追求文学创作成功的爱好者,他们的作品像难产的孩子一样发不出来,他们的作品不被人认同,挣不到钱对于他们来说那就是灭顶之灾,这样的人太多了,身边就有这样一个跟我关系非常好的穷文学朋友,最终他没有逃过贫困带给他的灾难,在人生最美好的四十岁的关口离我们而去。这位朋友把自己的文学梦坚信到那样的程度,这就是生活的悲剧。

每个人都用自己的方式生活,阅读和文学的梦是有着这样理想的人才敢去做的,不管这个梦能不能实现,最终或许是满盘皆输,他们最终也会认了,都是喜欢做梦的人,梦就像一个肥皂泡,破灭是必然的。

当看到那么有学识的一位老师过着我们想象不到的艰苦生活,为了什么?就是为了实现自己的文学的梦,后来知道假如我们一个人这样的选择,真正让自己吃苦无所畏惧,最让人心痛的是这种辛苦和清贫不仅给自己带来麻烦,家里面的人也跟着深受其害,无论我们有多少给自己打气的动力,要知道你身边的亲人不具备你这样豁达的胸怀。

也就是在那时候突然明白,我连自己都救不了,谈什么拯救人类,最需要拯救的不是别人而是自己,也就是从那时候起自己当了逃兵,觉得不改变自己的那种思维模式,后果不堪设想,不仅仅是害了家人,也是害了自己,到现在还记得跟老师谈了自己的这些想法,他们能说什么,都在岌岌可危的境地。

前两天听朋友说,京城的一个艺术家不堪生活的困扰,在家乡跳桥自杀,那个艺术家与我同姓,没想到在社会发展到现在的关口,我们的艺术家依然有吃不上饭的,这不能不说是社会的悲哀,自己知道假如我不爬上岸,早在二十年前也就这样去选择了。

读书人不能读死书死读书,书不能成为自己的累赘,像是夜餐里面的曲奇饼干,高兴的时候,有饥饿感的时候就多吃一点,没有食欲,想去做别的事情,自然就不会理会这些,知道它放的位置,一定会是随手拈来的事情,那是你的喜爱,在不介意中感觉到随心所欲带给你的愉悦。似乎这样的读书才更有乐趣更有益身心健康。对于像我这样读了一辈子书的老年读书人,也只能如此自慰啦。

赞(0)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帕布莉卡 » 读书要趁早
分享到: 更多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