禹锡精神
尚书刘禹锡自屯田员外被贬谪为朗州司马,过了十多年才回到京城。当时正是春天,他写了首赠给看花诸君子的诗:“紫陌红尘拂面来,无人不道看花回。玄都观里桃千树,尽是刘郎去后栽。”这首诗写出后,传遍了京城,有人一向嫉妒刘禹锡的名声,就禀告给了执政大臣,并且诬陷刘禹锡心怀怨恨。后来刘禹锡去拜见宰相,宰相请他坐下,慰问了他许久,等到刘禹锡告辞的时候,宰相说:“你近来写的新诗,免不了拖累你,怎么办呢?”不几天,就让刘禹锡担任了连州刺史。刘禹锡写的自叙中说:“贞元二十一年的春天,我担任屯田员外,当时玄都观里没有花。这一年又被贬谪到连州,刚到荆南,又被贬为朗州司马。在那里呆了十年,皇帝下诏让我回到了京城,人们都说道士亲手种植的桃树栽满了玄都观,茂盛得就像红霞,于是写了前面那首诗,来记下当时的事情。不久又被贬谪到地方,到现在已经十四年了,才担任了主客郎中,于是我就重新到玄都观游玩,发现那里空荡荡的没有一棵树了,只有兔葵、燕麦在春风中摇动。于是又写了二十八个字,以等待以后重游。这时是太和二年三月。”诗是这样的:“百亩庭中半是苔,桃花净尽菜花开。种桃道士归何处,前度刘郎今独来。”
(《本事诗》)
刘禹锡因为前一首诗被认为是讽刺权贵,而再度被贬,一直过了十四年,才又被召回长安。在这十四年中,皇帝由宪宗、穆宗、敬宗而文宗,换了四个,人事变迁很大,但政治斗争仍在继续。他的《再游玄都观》有意重提旧事,一般人都爱抒发物是人非之感,而他偏偏将重心放在外界变化、自我依然之处,以此向打击他的权贵挑战。屡遭报复却从不屈服妥协,刘禹锡精神旺健,很有性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