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看张磊的《价值:我对投资的思考》一书,结合自己在基金、股票市场中的体验,逐渐了解到,所谓价值,不是基本面和收益率;而所谓投资,不是追逐金钱。
1.人生的每一步都算数
从出生到现在,每个人都会有经历,或多或少,或顺境多一些,或逆境多一些。真正哪种经历会更有价值?答案是每一种。
认真体验的经历,感知世界和自己的经历,都会在内心种下一颗种子,这颗种子或许还没有被意识到,或许还没有发芽,但它是存在的,是在影响着当下的你以及未来的你的。
基于过去的经历已经无从改变,现在能做的就是认真感知当下,投入当下,每一份在自己看来几乎没意义的工作,周围店面商铺的变化,身边人们生活的改变,每一个当下都应该多一些思考,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
感受身边的价值,才能更好发掘自己的价值。
2.爬山算法
所谓爬山算法,简单来说,就是无论你被命运抛到哪个地方,不要纠结,要立刻力所能及地在你周围展开最大的努力,最强有力的搜索,努力去找到一个最高峰。
原理是这样的,当你随机出现在世界上任何一个地方的时候,先找到方圆5公里的最高山峰,然后不顾一切登上去,再去眺望找到这座山上,方圆5公里的最高峰。以此类推,不断寻找,最终就能找到世界最高峰。
这个算法是我在其他书里看到的,但我觉得用在这里毫无违和。
面对人生的或变故或平淡,不要找别人的原因,也无需抱怨,找自己的方法才是关键:
a.学会正确面对不确定性。
b.快速找到方圆5公里之内的最高峰,然后不顾一切爬上去。
而价值,就是在这样的爬山中,不断积累。
3.高维思考,低维行动
投资不是投机,而是高维思考加低维行动。
高维思考,就是像自己是创业者一样思考,独立的思考。这个维度应该包括人、生意、环境和组织,这个也叫做投资的生态模型。
每一个维度又应该去追溯历史,感知当下,预测未来。
低维行动,就是按照自己的投资体系去一步步打卡完成每一个动作,理性而客观。
4.从发现价值到创造价值
如果价值投资的出发点是发现价值的话,其落脚点应该是创造价值。
发现价值是发现好企业,但所谓好的标准却是不确定的,会随着人、生意、环境和组织而不断变化。
所以发现应该是动态的。
动态的发现也是创造。
创造是陪伴式成长,是陪伴和帮助企业一起探索未来的路,怎样开拓市场,给客户带来效益,实现双赢,甚至多赢。
5.不是你死我活
长期结构性价值投资应该是反套利、反投机、反零和游戏,反博弈思维。
也就是说,投资不是我要打败你,不是你死我活,而是在“时间的朋友”的参与下,实现跨越周期的投资。
看重的是长远和格局。
而格局,又是最难拥有的,如果没有经历,就必须多看多听多了解了。
最后摘录几句作者的原话:
最好的分析方法是坚持第一性原理,即追本溯源,这个“源”包括基本的公理、处世的哲学、人类的本性、万物的规律。
商业竞争本质上要看格局,要看价值,要升维思考,从更大的框架、更广阔的视角去看给消费者创造怎样的价值。
价值投资不必依靠天才,只需依靠正确的思维模式,并控制自己的情绪。
价值投资者的自我修养,就是在长期追求内心宁静的过程中,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在道德自律和纪律约束中,重复反思,尊重常识。
信念有时比处境更加重要,你的格局观决定了你的生存环境,也决定了你的投资机会。
PS:
此书现在我读到大概1/3了,越读越觉得,投资和人生是一样的道理。
大格局、内心宁静、高维思考、坚定信念、控制情绪,才能创造自己的人生价值。
-end-
过了这么多年,我终于发现了那些让我喜欢的人的特质,他们总是生机勃勃的,有自己喜欢的事情,不过多的干涉别人的生活,懂得人际交往的边界,不四处炫耀自己所拥有的一切,言辞温和,与人为善,适度的野心。容得下生命的不完美,也经得起世事的颠簸,将人生的一切都根植于生活。
——扶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