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于在断断续续中看完了《乌合之众》
而且,看的还是简易版
我确定自己并没有看懂
或者,最多只看懂了10%的样子
1.
从小处来看
乌合之众说的是群体
也是群体中的你我
我们不可避免的存在于一个群体中
有形的有名称的,或者无形的只被氛围包裹的
在群体中的你我
智商以不被发觉的潜意识而拉回幼稚水平
被有形的领袖或无形的氛围操控
可以是一次购物消费和传播谣言
也可以是股票市场中的追涨杀跌
识别自己身处的群体,或许会有助于从“催眠”中醒悟
同时
想要“催眠”他人,要学会烘托氛围和最简单的方法
2.
从大处来看
乌合之众说的是人类文明
是朝代的更替
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的历史
可以简化理解为
人类从野蛮探索信仰
从制度追求文明
然后
反反复复
周而复始
3.
总的来看
我觉得我们大多数时候并不聪明
因为我们大多数时候是被某个群体裹挟前行的
要想把自己的聪明挖掘出来
需要独
更需要慎
4.
附上自己的读书笔记吧
也不知道自己以后会不会再重读这本书
乌合之众
卷一
第一章 群体的一般特征
群体行为特征不是简单个体行为特征的加和,而是一种类似于化学反应。
在行为以及智力活动中,无意识行为占压倒性优势的超过有意识行为。
无意识现象表现为遗传带来的种族禀赋。
恰恰是性格中的一般品质(即无意识因素)被我们没有意识到的力量控制,并被大多数正常个体在大抵相同程度上拥有。
在群体中积聚起来的,只能是愚蠢,而不是智慧。也就是群体会表现出最平庸的行为,个人智力会被磨灭。
决定群体特征的三个原因:
1.个人责任感因群体数量的庞大而消失。
2.传染性。个人为了群体利益而放弃个人利益。
3.由于群体中的暗示而被催眠。
一个群体经常是犯罪的群体,但也经常是英雄的群体。
启示:
在特殊的中国股市中,小散户们也是一个群体,他们虽大多不认识,但由于市场环境相同,操作数据可见,相互之间或许会无意识的形成行为模式吧。
在生活中,要尽量避免被某个群体传染或暗示;更要慎独。
第二章 群体的情绪与道德
1.群体的冲动、多变和急躁
群体非常类似于十分原始的生命。
孤立的个体有能力控制自己的反射行为,而群体则缺乏这样的能力。
对群体中的个人来说,不可能的概念消失了。他们认为愿望产生和愿望实现之间没有障碍。
2.群体的易受暗示和轻信
一切都取决于诱因的性质。
集体幻觉,事实扭曲。
群体的集体观察最有可能出错,这些观察经常只不过代表了某个个人的幻觉,这个人通过传染的过程,暗示了他的同伙。
事实证明,绝对不信任群体的证词是明智的,到任何程度都不为过。
说一件事情同时被成千上万的目击者所证实,通常就是说,真正的事实与关于它的公认描述大相径庭。
由此可得,历史作品中充满了太多想象内容。
历史记录的是传说,而传说会随时间而变。
3.群体情绪的夸张和天真
由于喜欢夸大自己的感觉,群体只能被夸张的情绪所打动。一个希望打动一群人的演说家,必须利用情绪强烈的主张,信誓旦旦,夸大其词,言之凿凿,不断重复,决不试图用说理的方式来证明任何事情,这些都是公共聚会上的演说家们十分熟悉的伎俩。
吸引人群的艺术无疑档次较低,但它需要十分独特的才能。通过阅读剧本来解释它们的成功常常是不可能的事。
4.群体的褊狭、专横与保守
群体只知道简单而极端的情绪,向他们提出的意见、观念和信仰,他们要么通盘接受,要么整体拒绝,要么认为是绝对真理,要么认为是绝对错误。
5.群体的道德
一个群体可能杀人放火,无恶不作,但它也能够做出奉献、牺牲和无私的高尚行为,做出一些远比孤立的个人所能做出的更加高尚的行为。
我们不应该过多地抱怨,群体特别容易被无意识因素左右,不善于理性思考。在某些情况下,假如他们真的理性起来,并考虑自己的眼前利益,那很可能,文明就不会在我们这个星球上生长发展,人类也就不会有它的历史了。
启示:
不要轻信群体的言论。(有时候影视作品和书籍也属于)
如果自己处于群体中,试着让自己跳出来观察群体行为是否合理。(我们经常处于某个群体中)
可以利用群体特征而结合自己目的,有针对性和技巧性的演讲,写文章,创业等。
第三章 群体的观念、推理能力和想象力
1.群体的观念
当一种观念通过各种不同的过程最终进入了群体的头脑时,它就拥有了不可抵抗的力量,引发一连串的后果,跟这一力量作对是徒劳的。
由于这个原因,就观念而言,群体总是落后于饱学之士和圣哲贤人好几代人。
2.群体的推理能力
群体推理的典型特征,就是把那些彼此之间只有表面关联的不同事物联系在一起,并马上对特例进行一般化。那些懂得如何操纵群体的人,总是向他们提出这种论证。
3.群体的想象力
群体的形象化想象力非常强大,非常活跃,非常容易受到强烈印象的影响。
不真实的事物对它们的影响力几乎像真实的事物一样大。它们有一个明显的倾向,这就是:不辨真假。
每个时代和每个国家的所有伟大的政治家,包括最独裁的暴君,都把公众的想象力视为他们权力的基础,他们在统治国家的时候从不试图跟它作对。
给公众的想象留下深刻印象的,并不是事实本身,而是它们赖以发生并引起关注的方式。如果允许我表达自己的观点的话,我会说,必须对它们进行浓缩,它们才会产生令人挥之不去的醒目形象。掌握了影响民众想象的艺术,也就掌握了统治他们的艺术。
第四章 群体的信仰所采取的宗教形式
卷二
第一章 群体意见和信念的间接因素
1.种族
不同国家的群体呈现出信仰和行为的巨大差异,而且,它们受到影响的方式也不相同。
2.传统
恰恰是群体,最牢固地抓住传统观念不放,最固执地反对改变它们。
3.时间
时间是我们名副其实的主人,要想看到一切事物皆被改变,只要让时间去自由地发挥作用就足够了。
4.政治与社会制度
深刻影响大众禀赋的手段,不能到制度中去找。各民族都受其民族性格的支配,一切制度,如果不是直接按照民族性格来塑造,都只不过代表了一件借来的外套,一种暂时的伪装。
是幻觉和言辞影响了群体的头脑,尤其是言辞,这些言辞的强大一如它们的虚妄。
5.指导和教育
从小学直到走出大学校门,年轻人所做的事情只是死记硬背书本,而没有调动他的判断力或个人主动性。对他来说,教育就是背书和服从。
这一制度的危险远比这严重得多,它使受教育的人强烈地厌恶自己所处的生活状态,强烈地渴望逃离它。
职业教育。
在生活中获得成功的前提条件是拥有判断力、经验、主动性和品格——这些品质都不是书本所给予的。书本就好比词典,查阅起来很有用,但把它连篇累牍地谨记在心却毫无用处。
如何让职业教育在发展智力上超出古典教育所达到的水平呢?
我们当前的教育制度是国家迅速衰落的一个重要原因,它非但没有提升我们的年轻人,反而使他们更低劣,更堕落。
人民大众的头脑是得以改进还是退化,部分程度上取决于指导和教育。
第二章 群体意见的直接因素
1.形象、词语和惯用语
词语的力量与它们所唤起的形象密切相关,而跟它们真正的意义毫无关系。
词语只有灵活多变、昙花一现的含义,随着时代和民族的不同而变化。因此,如果我们想通过词语的手段对群体发挥影响的话,我们就必须知道群体在特定的时刻赋予这些词语的意义,而不是它们从前所拥有的意义,也不是有着不同精神素质的个人赋予它们的意义。
2.幻觉
由于人民大众必须拥有自己的幻想,不管付出怎样的代价,因此,他们就像寻求光明的昆虫一样,本能地转向了那些迎合其需要的雄辩家。在民族演进的过程中充当主要因素的,一直不是真理而是谬误。
3.经验
它们唯一的用途就是向人们证明:经验究竟需要在多大程度上一代代重复才能发挥一点影响,或者说,才能成功地撼动民众头脑里根深蒂固的错误观点。
4.理性
要使群体信服,首先必须透彻地理解,是什么样的情绪使他们为之兴奋,并假装自己也被这样的情绪所感染,然后借助初步联想,提出某些极具暗示性的概念,极力改变他们的看法,以便能够——如果必要的话——回到最初出发时的观点,尤其是能够随时预测你的言论所引发的情绪。
第三章 群体领袖及其说服手段
1.群体的领袖
我们所说的领袖,更多的是行动者,而不是思想者。
领袖人物充当了他们的向导。但也有可能,他被定期出版物所取代,虽说效果要大打折扣,但是这些出版物为读者制造舆论,为他们提供一些现成的短语,免去了他们理性思考的麻烦。
2.领袖发挥作用的手段:断言、重复与传染
只有断言和重复,才有足够的力量彼此互搏。
像动物一样,人也有一种自然的模仿倾向。模仿对他来说是必然的,假如模仿十分容易的话。正是这种必然性,使得所谓的时尚拥有如此强大的影响力。
引导民众的,是榜样,而不是论证。任何时期都存在少数有个性的人跟其余的人作对,并被无意识的大众所仿效。然而,这些有个性的人不能太过明显地跟公认的观念不一致。假如他们这样做,模仿他们就太难,他们的影响力就等于零。
传染是一股如此强大的力量,以至在它的影响下,就连个人的利益关切都消失得不见踪影。
这一点也解释了下面这个事实:平民百姓所接受的每一种观点,最后总是以强大的活力灌输进最高的社会阶层中,不管这一观点的荒谬性有多么明显。
从而对一个民族的上层阶级发挥影响。从长远来看,是智力塑造着世界的命运,但方式极为间接。当这些观念由于我刚刚描述的那个过程而大获全胜、修成正果的时候,当初发展这些观念的圣哲贤人早已化作尘土。
3.威望
威望实际上是某个人、某部作品或某种观念对我们头脑的控制。这种控制使我们的批评能力完全瘫痪,让我们的灵魂中充满了惊讶和敬畏。
第四章 群体信念和意见的可变性局限
1.牢固的信念
一次革命的开始,实际上就是一种信仰的终结。
2.变化无常的群体意见
这些不同的原因导致了世界史上一种全新的现象,也是当今这个时代最典型的现象——我指的是政府在引导舆论上的无力。
现如今,密切关注民意成了媒体和政府的当务之急。
民意的普遍消磨大可不必痛加惋惜。这是民族生活衰退的征兆,这一点倒是无可争辩的。毫无疑问,那些力大无穷的人,那些有着几乎是超自然洞察力的人、使徒以及民众领袖,简而言之,就是有着真诚而强大信念的人。
卷三
在一个民族的生活中,制度和政府只扮演了一个很不起眼的角色。各民族主要受其种族禀赋的支配,也就是说,受各种品格的遗传残留的支配,而禀赋则是这些品质的总和。种族和我们日常必需品的束缚,是决定我们命运的神秘主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