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本我还没看完就想写写的书,这是一本我拿起来就不想放下的书,这是一本会在我心里演出画面的书。
说来也是一种缘分,我从没被别人推荐过这本书,也从没有将此书列作我的书单之一,更不知道这本书讲的是大概什么故事,当然,我更不知道这本书是一本关于阿富汗和阿富汗人的书。
只是在一个APP上随便搜索时看到了这本书,被书名吸引了一下,然后把书放在APP的书架栏,便再也没管过了。
直到前短时间,在朋友那看到了这本书的纸质版,没想到那么厚。心血来潮般从朋友那借来这本书,便开始了和它的交流。
我承认我比较爱看外国小说,不同的国家背景下,生活方式的不同总我让我充满好奇。印象最深的就是《简.爱》,还有《复活》。
到今天下午三点半为止,这本书我看了还不到一半。我很想知道接下来的故事会怎么发展,可又隐隐的害怕故事会发展的很悲剧。我想快一点看完,又希望永远都看不完。
我还是很喜欢这本书里关于追风筝的赛事描写的,充满了童年的味道。就像我们小时候玩跳皮筋、过家家、烤百病等等。我是第一次听说放风筝比赛可以割掉别人的风筝,然后去追风筝,追到之后,风筝就归你了。这让我觉得很新鲜,就好像我也是他们中的一员一样。
我想到了萧红的《呼兰河传》,她小时候玩的那片后院菜园,她家储藏很多东西的小屋,偷东西的长工,长工媳妇生孩子的寒冷的夜晚,等等。
我当然也知道,这样的童年里,有快乐,也有透露着不公平的人与人之间的小把戏。
或许我也会觉得有点悲伤,但更多的,是我看到了藏在这悲伤下面的更多的东西,一种爱、一种忏悔、一种命运的无奈、一种真、一种善,一种释然。
“为你,千千万万遍。”哈桑的话和他的兔唇一样刻在了我的心里,至少这几天是这样。
哈桑和阿米尔(也就是我)的不公平的友谊从开始就透着悲伤,但哈桑还是那么让人喜欢,以及被羡慕,羡慕他的真和纯。阿米尔也始终被自己的所为而懊悔着,折磨着,甚至这成了他终生无法抹去的人性污点。
其实,他们都没有对错,或者说,他们的所为就是那时那刻的他们造就的,也会影响今后他们的一切。
所以,无所谓对错。因为他们终将为此而承担一切。
也许从未有过什么公平,也从未有过什么不公平。生活哪像数学题一样可以去计算去比较呢?
初中时候读郭敬明的《梦里花落知多少》会哭上好几天,后来看电视剧《与青春有关的日子》,人物的结局也会让我感慨万千。
慢慢的,我接受了所谓悲剧式结局。
有人告诉我说《追风筝的人》是一个悲剧,我不知道是不是真的如此,也不知道所谓的悲剧又是什么。
其实悲剧也没什么不好,悲剧不过是揭露了喜剧背后的故事而已。
试问谁没有阿米尔那样的恶呢?
我自认为自己是一个比较善良和富有同情心的人,但我依旧知道,我也有阿米尔那样的恶,我也像阿米尔一样把它藏在了心里,不知道什么时候才会有勇气说出来。
但我也相信,我们也都拥有“为你,千千万万遍”的执着。
2019,1,12下午6点
图片
end-
作者:三小姐 | 白天是公务员,晚上是超人妈妈,早上读英语,中午去健身,并以打扫房间为乐的一只文艺女。只愿记录一路走来自己的成长,孤独与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