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明师读书慧”读书心得 –
《学生管理的心理学智慧》这本书的作者是迟毓凯博士。他的课得到很多一线教师的追捧,大家纷纷建议他出书,把将讲课的内容写出来,于是有了这本书。与其他心理书籍不同的是,这本书很少提及关于心理学枯燥的研究,而是介绍基本的心理学规律并详细指导如何应用到学生管理的实践,实操性非常强,特别推荐给各位老师!
这本书的内容分共有三部分:教师角色的定位、学生管理中的影响策略和情景策略。也就是教师要明确知道“我是谁”?我该怎么做和什么时候管理才有效?我主要介绍前面两个部分。
我们究竟要做一个什么样的老师呢?
每个老师都会遇到,我要做一个什么样的老师呢?聪明的你可能会回答:“做学生喜欢的老师”。那什么是学生喜欢的老师呢?人民网曾做了一项调查,调查结果如下:1.严而有度的教师;2.像妈妈的教师;3.实习教师;4.有宽容心的教师;5.热爱学生的帅哥教师;6.温柔的美女教师;7.风趣幽默的教师;8.充满爱心的教师;9.以身作则、说到做到的教师;10.真才实学的教师······哇,听起来非常美好,但现实生活中以上的10点很难面面俱到,而且每个学生具有差异性,因此操作性不强。
作者在书中提出一个观点,他说教育的本质是一种“人际影响”,教师通过与学生的互动来影响学生的过程就是教育。因此教师可以定位——做一个有影响力的领导者。那如何才有影响力呢?他提到了三点:专业能力,人格魅力和威慑力。专业能力就不多介绍了,每次我们相聚读书会时,小伙伴们最认真的时刻就是我们的闫教授的点评,这就是专业能力的魅力。我们往往会受更有特权、更有经验的人的影响。因此,教师要提升自己专业素养。
而人格魅力这一个点,作者又从心理学告诉我们,不管哪个人,我们都会喜欢三类人。第一,我们喜欢美人。一个外表英俊或漂亮的人,人们很容易误认为TA的其他方面也很不错。中小学生则更重视外表这一因素,我记得每次师德师风调查的反馈,学生夸老师经常写的就是“漂亮”、“帅气”。第二,我们喜欢喜欢我们的人。心理学实验证明,当我们被告知被别人喜欢/仰慕的时候,我们会对这个“别人”产生一种回报的情感。因此教师不要吝啬赞美学生,要多表达对他们的喜欢。第三,我们喜欢和我们相似的人。当发现别人与我们相似,我们更有可能从他那里获得理解和认可,这一点对中小学生来说尤其重要。
叛逆时期的亲子矛盾很多就起源于“不相似”。以前有个家长当着孩子的面跟我投诉:“我都不明白他玩的什么鬼游戏,一群假人在那里打来打去,一点意思都没有,看他打游戏我就来火!”孩子冷笑一声,眼神里满满的鄙视:“你懂什么东西?你看的武打片才瞎了我的眼呢!”爸爸气得准备大打出手。这样的对话,双方互相贬低,互相嫌弃,只会在矛盾的路上越走越远,这种情形长辈对孩子的教育一定是无效的。因此,教师/家长要学会利用相似性拉近我们与孩子的距离,这一原理对应的举措作者称为“先跟后带”。“跟”就是通过重复语言、眼神、摸头等让对方感觉到我们的理解和肯定,然后在他放下心理防备再引导和教育他,这样的教育往往更高效。
书本还提及教师要“做学生的重要他人”。所谓的“重要他人”指的是对一个人的心理发展和人格形成极具重要性的人物。不同阶段,学生的重要他人不一样。一般来说,学前阶段是父母,小学阶段是教师,中学阶段是朋友,大学阶段是恋人或者朋友。因此,小学教师对学生的影响往往更加直接,而中学教师则要想办法成为学生的朋友,这样对学生的影响才会更深远。当然成为朋友是有前提的,在你没有树立教师权威前,不要随便和学生交朋友,这就涉及到威慑力。要让学生有敬畏之心是非常有必要的。这点教师可以结合自己的性格、奖惩权力去发挥。
我们究竟要做什么才能影响学生呢?
作者首先提出“认知失调论”。它指的是只要人们所经历的事情及态度和他的形象有冲突时,就会产生认知失调。比如一个学生各方面都很优秀,某一天他迟到了,他会很不愉快,因为他觉得好学生是不应该迟到的,这就是认知失调,接下来他会调整自己的行为(心理)来解除这种不协调。
这一原理提醒教师批评学生时要“先扬后抑”——在批评学生之前,一定要先表扬他。这样可以培养他良好的自尊心,培养他的“好人感”,再让他的“好人感”与他先前的错误行为产生认知失调,这才是改变的开始。上学期我级部有个学生带电子烟回学校被发现,班主任骂了一节课,他还是一脸无所谓的样子。于是班主任转交给我,当时灵机一动,我就想践行一下这个原理。我翻开生物书,问了他好几个生物问题,他全都答出来了,于是我拍桌子站起来就开始夸他:“你知道吗?你们班长只回答对3题,而你全答对了,说明你平时很认真听课,我知道你是个好孩子,好像上节课我还当着全班表扬了你?”“是,因为我抢答成功了”他有点诧异,又有点不好意思。“哦哦,那你不仅上课认真,反应速度还很快的嘛!我昨晚听到你们班几个同学跟班主任说要把你当成榜样,跟着你好好学习生物呢,你怎么看?”他的头更低了……我知道他已经产生认知失调!接下来,我才跟他聊电子烟的问题,“既然你都是榜样了,怎么能带这种东西回学校呢?”这样确实事半功倍……
教师们要记得,只有好学生做错事,他才会有内心不平衡,因此教师在批评前先要提高学生的自尊心,这样他做出改变的可能性才会越大。
书中还提及另一个心理学原理——“情绪二因素论”,提醒教师要组织多样的课外活动来影响学生。美国心理学家加德纳把人的智力分成了语言、逻辑、空间、肢体动作、音乐、人际、内省、自然探索八个范畴,每个学生擅长的领域不同,教师可以通过多样的活动帮不同学生找到成功的体验,再去教育他、影响他。这一原理特别适用于“后进生的转化”。
那什么是“情绪二因素论”呢?我举一个例子:在危险的吊桥上和安静的公园,同一个美女以同样的方式给陌生男士先做问卷再递交名片,哪种情形更容易收到回复电话呢?实验表明危险的吊桥上成功率大大增加。为什么呢?作者介绍说情绪有两个阶段:首先人们先有了生理感受,如害怕、紧张等,然后他们会从环境中寻找一个合理的解释。吊桥上的男士普遍心跳加快,他有这个生理感受,在遇到美女后他更可能归因为“爱慕对方”,所以回复电话可能性大。作者因此把爱情定义为心跳加快后找错原因的结果。虽然大家不大愿意接受,但情绪确实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心理研究表明:心跳加速、情绪激活的时候,恰恰是最容易拉近关系和被影响的时候。而青少年阶段的情绪丰富强烈,波动大。因此教师多举行活动,如篮球赛、演讲、敬老院服务等让后进生有成功的体验,激发情绪,做到“先情后理”,学生更容易被教师影响。
这本书还有特别有趣的一点,他还介绍一种极具中国特色的心理法则——互惠原理。作者指出我们中国人做事一般会先进行关系定位,互不认识的是生人关系,能够长期满足你的情感需要的是亲人关系,而熟人关系有时候只是满足物质需要,有时候则满足精神需要。不同的人际关系,中国人运作的法则不一样。
假如我跟你借钱1000元,如果是外国人,很简单,他会按照自己的原则或心情该借就借,不借就不借。可中国人就会通过关系的亲疏来决定是否借钱的行为:如果借钱的是陌生人,则运用公平法则,考虑这样做的好处,如有多少利息等。如果借钱的是自己的亲人,则运用需求原则,一般只要自己有,就会拿出来,不够还会帮忙办法。如果借钱的是熟人,这时运用的是人情法则,会考虑你是否帮过我,借了会不会还,当然也希望自己遇到困难时也能得到你的回报,这就是互惠原理。每个人都不愿对别人有所亏欠,受人恩惠就要回报。青少年学生呢?更是这样,他们很讲义气,回报情绪更加强烈。因此教师日常教育要给学生面子或者小福利,让他对你有亏欠的情感,从而拉近师生关系,你的教育思想工作就很好开展了,这就是“先拉后教”的策略。
我们究竟要做什么才能影响学生呢?概括起来就是16个字四句话:“先跟后带、先扬后抑、先情后理、先拉后教”。
作者简介:王曼佳,女,东莞市长安实验中学生物老师,年级组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