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夜》读后感 ——一梦醒觉夜尽白

有人认为如托尔斯泰、陀思妥耶夫斯基之类,并不能称其为真正意义上的作家,他们作品中浓重的宗教气氛弥满了读者的视野,冲淡了真正文学意义上的表白,他们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是自己建立的宗教的教主。
与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其它作品诸如《罪与罚》、《白痴》、《穷人》、《被侮辱与被损害者》相比,《白夜》这个中短篇显得实在是微不足道,但与其它作品相同的是,它似乎也笼罩着一层薄薄的宗教气味,随着飘浮的文字组成的馨香沁入人的心灵,让人在安闲与沉静中感到一缕抹不去的忧伤。
白夜是地球南北纬高纬度地区特有的气候现象,在夏季一段时间里出现。在白夜里,晚霞与早霞相接,太阳处于地平线以下,整夜都灰蒙蒙的,可以看得到周围的一切。这部作品之所以以“白夜”命名,是因为故事就发生在白夜包裹着的彼得堡,作品时间跨度不长,只有四个夜晚一个清晨。除此而外,我们还能体会到另外的用意,正是这白色的夜,激发了主人公的幻想,它既不是白天也不是黑夜,处于二者之间,又超越二者之外,它带来的是一种非常态的生活。

“我”是一个平凡的彼得堡的公民,“我”最喜欢的就是远离开现实世界沉溺到幻想中去,在其中做着悠长的絮叨,飘浮的沉思,愚妄的沉沦,幻想之于“我”,如同一个书虫之于心爱的书籍,一个守财奴之于闪光的金子,一个瘾君子之于鸦片,一个酒徒之于美酒,“我”整夜整天地在那些虚无飘渺的幻影中游历,只有在那儿,才会得到心灵的安定。“我”幻想着,掌握了它,就好像掌握了通向安定与自足的钥匙,靠幻想支撑起的天空就如白夜里艳丽的北极光,美丽而空幻。它成了“我”生活的主要内容,它使“我”精神紧张,远避他人,孤寂地在空旷的屋室里听着自己的心跳。在幻想中,“我”有时快乐,有时郁闷,但无论是快乐还是郁闷,一旦化入“我”的迷惘的眼里,它就成了幸福。但“我”也有为之痛苦的时候,“屋里已经暗下来,他心里感到空虚、悲哀,整个幻想的天国已然在他的周围崩溃了,而且崩溃得踪迹渺然,无声无息,如同过眼云烟的梦境,并且就连他自己也回想不起究竟梦见过什么。”抛开这个河岸,“我”已不能享受现实的生活,于是在迷茫中继续寻找下一个驿站:“然而一种模糊的感觉却使他的心胸隐隐作痛、激动不已,某种新的愿望迷人地挑逗着、刺激着他的幻想,不知不觉地招惹起许多新奇的幻影。”
从这一点上说,陀氏很早就注意到了生活于城市之中的人们的焦灼感,他当然不会料到工业文明会使人之精神沿着他所描述的更上层楼。城市是什么?它在收纳了肌体的时候放纵了精神,光彩后藏着污垢,华贵后隐着饥饿,艳丽后躲着尘秽,它使众多的人们趋之若鹜,然后在声色犬马中筑起绝望的虚空。于是幻想就应运而生,在繁华的贫瘠中找到繁衍的沃土。对于在城市混迹的人们,即使这座城市不处于北极光的笼罩,控制它的也无异于非白日非黑暗的白夜。
娜丝金卡同样遭受着精神的苦难,她所拥有的生活就是每天被别针牵在祖母的衣襟上,那个瞎眼老妇似乎成了一种象征,她是过去的岁月,也是娜丝金卡的现实,唯独没有将来。娜丝金卡之所以没有像“我”一样沉浸到幻想中,只是因为她年青,她渴望着爱情,渴望着逃离这层束缚,这决定了她很容易地对房客产生感情。

在等待房客归来迎娶她的过程中,她遇到了“我”,“我”之所以爱上她原因并不全是她吸引了“我”,而是有人能静下心来倾听并且听懂了“我”所说的话,使我暂时抛却幻想找到失落已久的灵魂。但就是她接受了“我”的爱的那一刻,那个她等待着的青年撞入了我们之间,于是她理所当然地离“我”远去。
“我”坐在彼得堡的清晨,几个白夜里所发生的一切就如一场梦,“我”肯定会沿着上帝指引的最佳的生活方式——幻想一路走下去,短短几天内发生的如电如影如佛陀头顶光轮的一切注定成为不能忘却的一段经历。
托尔斯泰在他的《两兄弟》中表露了这样的观点,人生就是一段经历,我们在出发时是相同的,而我们的结局也是相同的,不同的只有过程,过程中发生的一切将会充实我们的心灵,它会使我们在踏上忘川那艘永逝之舟时感到一种人生的厚重。小说的结尾也向人们昭示了这一点。

赞(0)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帕布莉卡 » 《白夜》读后感
分享到: 更多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