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讲我们介绍了杜威教育学说中对教育本质的第一种理解:“教育即生活”。杜威还认为,“教育即生长”,生活就是生长,人的发展与形成就是原始本能的生长过程。如果说前者规定了教育的起点与终点,即人类生活,那么“教育即生长”则规定了教育的过程和方向,即儿童天性的生长与进步。
“教育即生长”是一个隐喻,我们可以在与历史上其他教育隐喻的对比中进行理解。
(一)历史上的教育隐喻
教育到底是什么?古今中外的教育者都有对其进行思考与定义的冲动,也发表了许多言论。如果教育不是“生长”,还是什么呢?历史上出现了那些教育隐喻?生长说与其相比,有着怎样的继承与创新?
与生长说直接相关的隐喻说首先就是19世纪的英国教育家斯宾塞的“预备说”,即“教育是未来完满生活的预备。”正如上一讲我们提到的那样,杜威认为预备说过于指向目的与结果,而忽视了过程,否认了现实生活的积累和多样性,是机械的。“教育即生长”就要我们重视儿童现在的生长与生活过程,重视儿童的兴趣与需要。
另一种隐喻是“陶冶说”。这种观点认为教育具有陶冶性情的作用。宋王安石《上皇帝万言书》中有“所谓陶冶而成之者何也?亦教之、养之、取之、任之有道也。”。即“教化裁成,修养品格”,英文中的“陶冶”一词为“cultivate”,也有培养之意。杜威认为,“陶冶”二字本来意义很好,但是如果将陶匠与泥土的关系比于教育者与儿童的关系,陶冶就成了塑造。陶匠拿泥土放入他的模型,是从外部塑造儿童。儿童不是教育的起点。将儿童的本能作为起点,从内面发生,那么教育就是生长。
除了预备说与陶冶说,还有一种经典的教育隐喻,即“伸展说”,代表人物是18世纪德国哲学家黑格尔(G. W. F. Hegel;1770-1831)与德国教育家福禄贝尔(Fröbel;1782-1852),主张幼儿自主自由地发展。福禄贝尔认为“成年人(包括家长和教师)在儿童成长过程中的作用就是帮助他们按照自然法则来展示自我本性,不断地向前发展”所以将幼儿园命名为“kindergarten”,意为儿童的生长就像在花园里按照自然规律生长一样。杜威认为,这种观点有道理,但是很危险。因为如果使学生按其能力自由发展,不加以规范,就容易走向放纵。所以在儿童的自然生长之外,杜威还增加了社会性的层面,走向社会是生长的目标。
(二)“教育即生长”隐喻与教育意蕴
《圣经》中,上帝创造世界的第五日,生命开始出现,滋生繁衍,天化育万物,地蕴养生灵,有了生命,世界才活泼泼起来。生长便是生命的表示,生命就是生长,生长就是生命。所以一开始,生长是一个生物学意义上的概念,我们每时每刻都在生长。人作为万物之灵,生长有着独特性,杜威认为“生长”是生活的特征,生命的完整生长不仅包括体格,也有智力的成熟与道德的提升。这种发展从个体内部生发,向社会生活中去。
“教育即生活”为教育提供了环境,而生长就是教育的基本资源。不能尊重儿童生长的条件和基本规律,也就不能实现良好的教育。那么,儿童较于其他生物具有怎样的生长条件?
“生长的首要条件是未成熟状态。”
对于儿童的这种未成熟状态,我们通常是从否定意义上去理解,只把它当做缺乏。如我们常说的“黄毛小儿”、“乳臭未干”都是大人用来讽刺小孩不成熟的说法。人们都希望缩短儿童的成长期,想让儿童一下子长大成人。但是,如果我们从肯定意义上看,就会发现,这个“未”字,蕴含着向前发展的无限潜能和力量。这也正是教育的价值所在。教育要尊重儿童的童年期,不仅仅将儿童的未成熟当做是浪费时间。相反,教育要利用儿童未成熟的特征,去创造生命的更多可能。
“依赖与可塑性是未成熟状态的两大特征。”
依赖绝不是寄生,仅仅寄人篱下不会促进我们的生长。依赖也不是无能状态的静止,而指向能力的发展。这是因为儿童生下来的无依无靠的特征正需要发展的空间来进行补偿。与一些动物相比,儿童拥有更广阔的向前发展潜能。幼兽生下来一个下午之后就学会了奔跑,但之后,它的成长除了量上的增加,就不会再有质的变化。人却不一样,儿童对他人与社会的依赖培养着我们的社会能力,防止我们形成利己主义的倾向,保证人与人之间的联结。
可塑性是未成熟状态的第二个特征,是一种对环境的适应能力,以婴儿期的大量尝试为基础。历史上还有主张延长婴儿期的教育学说,正是对未成熟状态可塑性的重视。
婴儿的长期性尝试塑造着儿童的经验,稳定之后就成为了习惯。习惯并不仅仅是没有理智的“坏习惯”,而可以是可贵的教育资源。它首先节省着我们执行动作的思维成本,提高着活动效率,此外,也指向培养理智与情感的倾向。每一种习惯的养成都是个体智力与情感选择的结果,故而,培养儿童良好的习惯,也是一种教育。
教育的目的就是帮助儿童养成良好的社会生活习惯。杜威在讲演中说道,“儿童或少年的教育使他养成一种新的习惯,这为将来的世界赋予了极大希望。”古犹太的先知有句格言说:“A little child shall lead them.”儿童代表社会的新希望,首先要从培养儿童的社会习惯开始。
到这儿,“教育即生长”这一理念对你是否有了些许启发,至少,我们需要用一种肯定的眼光看待儿童的成长期,积极的态度介入到儿童的生长过程。
“教育即生长”学说鼓励我们尊重儿童天性,启示我们教育要有终身学习的理念。生活就是发展,不断发展、不断生长就是生活。发展的终身性要求我们终身教育与终身学习。
但是,在这一节的最后,也要做一下提醒,不要走向放纵儿童的一端。杜威借埃默森的话语告诫道:关于儿童训练,有两点需要注意,除了儿童的天性以外,别的都要通过锻炼改掉;保存儿童的天性,但是阻止他扰乱、干蠢事和胡闹;保存儿童的天性,并且正是按照它所指出的方向,用知识把儿童天性武装起来。
这就是重视儿童未成熟状态的正确原则。
以上是教育本质的第二个命题“教育即生长”的解读,它引导着我们尊重儿童、热爱儿童,为学生的生长而教,只有做到这一点,才算是具备了作为教育者的基本素质。
策划与审校:闫德明
撰 稿:苗双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