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今天要跟大家分享的是我通过读书,把自己的心得体会整理提炼,写成短文,再发表在个人微信公众号上与大众分享的经验。
一、读《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解读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解读,我们要求园长必读,倡导幼儿园老师一起读。在阅读学习的过程中,我发现指南中的很多工作是需要家长参与的。比如健康领域中的大部分要求是针对家庭、家长,家长是主角,老师是配角。但家长肯定不会去学习指南,也不会读这样的书,即便去读,也不一定读得懂、看得明、学得会。怎样把这些教育、养育的理念、方法,有效的传递给家长呢?我把自己学习的心得整理简化,写作了“家长怎样配合幼儿园教育——健康成长篇”,在我的个人微信公众号“平凡论教”上发表(2018年10月24日)。
而在语言能力的培养方面,我发现根本不可能区分家长的作法、老师的作法,完全是家园一体合力共振的。所以就把这部分的读书学习心得整理、提炼,写成了“怎样帮助幼儿发展语言能力”在“平凡论教”公众号中推出(2018年11月20日2号)。
二、读金庸武侠小说
2018年10月30日著名武侠小说大家金庸去世,再次掀起一轮“金庸旋风”。于是有人出来讨论,学生能不能读金庸小说?我是金庸迷,从大学时代开始我读完了金庸的全部武侠小说,看完了根据金庸小说改编拍摄的全部电视剧。
在金庸的作品中,爱国主义始终是一条主线。江湖豪杰们的恩恩怨怨,打打杀杀,都融入了国家危难、民族自强的大背景。人物的命运,始终与国家、民族的命运相关联。在《倚天屠龙记》中,即使是魔教明教,在受到误解、攻击、仇杀的教派生死存亡关头,仍然可以放下仇恨,联合各派共同抗击外敌入侵。
在《鹿鼎记》中,即使是出生在妓院,连父亲是谁都不知道的韦小宝,竟然可以舍生死而投入反清复明的大业中。而当他认清鞑子皇帝康熙,实际上是励志图强,心怀天下百姓,维系国家安定的明君,比明末社会动荡、民不聊生的汉人皇帝更好时,又能放下狭隘的民族主义偏见,促进民族的大融合,国家的大安定。
在金庸的江湖上,正义、诚信、责任担当,永远是主流价值观。所有的恩怨仇杀,爱恨情仇,无不围绕这个主流价值观展开。作品中的武林绝世高手,大多出身草根,甚至极其贫贱,经过了无数磨难,历经劫数,最终修成正果。而他们都始终秉承正直、善良、诚实的品性,拥有百折不挠的恒心和意志力,比如郭靖、萧峰、石破天、张无忌、洪七公、令狐冲,甚至韦小宝。
金庸小说中还孕育了相当丰富的教育智慧,比如郭靖和杨康在不同的生活环境和教育方式下成长,塑造出不同的人物性格和人生命运。
我结合自己对金庸小说的理解和体会,在“平凡论教”中推出了“学生能读金庸的小说吗?”。文章分4个部分,1.金庸告诉你,怎样爱国;2.金庸告诉你,如何正三观;3.金庸告诉你,孩子怎么教;4.金庸教你学文学。
金庸小说,无论你喜欢也好,不喜欢也罢,他的影响力就在那里,它的吸引力就在那里,他的教化作用就在那里。马云甚至说,没有金庸,就没有阿里巴巴。喜欢金庸小说的也许会痴迷,但绝不会沉迷。在现在,网络游戏争夺孩子们的关注力、时间精力和成瘾威胁下,我们拿什么武器去抵御,去抗争?试试武侠小说,也许这就是横扫有害网络游戏的“降龙十八掌”。
三、读PISA阅读素养测试系列论文
通过查阅相关资料,阅读PISA阅读素养测试系列相关论文,我对阅读有了更全面、更深刻的理解。现在有一种潮流,说“得语文者得高考,得阅读者得语文”。阅读的重要性提升到了前所未有的战略高度,很多书籍介绍阅读。但是我发现,对照阅读素养测试的内容和要求,很多介绍阅读的书籍、文章对阅读的理解是片面的,甚至会将人引入歧途。比如,有专家提出小学阶段的课外阅读量要达到400万字,还开出了长长的书单,而且书单中绝大多数是文学作品。
按照PISA阅读素养培养的结构性设计,阅读不仅要读文章这样的连续性文体,还要读图片、表格等非连续性文本,也要读电子媒体和影视、动画等视觉语言。不仅要用眼睛看去理解文本,还要使用、评价、反思和参与。比如,我把自己对阅读的理解、体会,提炼、提升,结合自己的思考甚至实践,用通俗的语言,接地气的风格,写成“科普性”的文章,发表在个人微信公众号“平凡论教”上,这才算是完善的、深刻的阅读。这就是“平凡论教”2019年8月6日的推文,“你被阅读忽悠了吗?”
【专家点评】
无论你读什么,读《解读》也好,读《金庸》也罢;读别人写的也好,写给别人读的也罢,只要有一份教育的情怀,只要有一双儿童的眼睛,就会达到六经注我的境界,就会走向主题研读的高度。我觉得段局读书,已经有了这样的境界和高度。段局读书,有一个很重要的特点,就是把读书后的感悟写出来了,而且利用新媒体及时发表了。写,结合自己的工作实际,提出改进建议或可行性解决方案,这种把输入阅读与输出阅读相结合,是一种最有效的阅读。
(广东第二师范学院教授 闫德明博士)